臨沂湯泉區:推動“溫泉+”多業態發展 打造溫泉文旅健康城

“過去游客泡完溫泉就走,現在我們要用多元化產品‘拴住人’。”觀唐溫泉副總經理李玉國介紹,觀唐二期打造的溫水鄉景區,將118棟明清古建筑從江西、安徽等地原樣遷建,形成集古民居展示、非遺體驗、漢服文化等於一體的露天博物館。溫水鄉美術館定期舉辦書畫展,依托王羲之故裡文化底蘊,打造寫生基地﹔非遺街區邀請柳琴戲、周姑戲等傳承人駐場演出……
走進在臨沂湯頭溫泉旅游度假區,各個景區的溫泉區別具一格,霧氣繚繞,上百個泡池錯落分布。室內泡池各具特色,有唐風古韻主題的湯屋小院、有融合西班牙風情的知春湖中藥浴池、有主打巴厘島夢幻風的奧華溫泉浮餐、還有泡溫泉的同時可以享受到定制化溫泉康養、美容和醫養服務的縵·溫泉……
在溫水侯康養一條街,艾灸的香氣從“煤山中醫傳承文化館”飄出,醫師剛為一位外地游客做完經絡理療。這條500米長的街道聚集了30余家康養理療門店,涵蓋正骨、推拿、藥浴等業態。既有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項目,又有三甲醫院的技術支持。
康養產業的“專業化”與“接地氣”在此交匯。湯泉區依托山東省第一康復醫院,打造“溫泉+康復理療”標杆,岩鹽氣溶膠療法、上肢蠟浴等特有技術吸引大批療養客群﹔同時,聯合臨沂大學等院校,開發中小學生研學課程,將健康知識融入趣味實踐。“療休養基地每年接待工會團隊超2萬人次,定制兩日游、三日游行程,復游率達40%。”康養理療街區運營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臨沂湯頭溫泉旅游度假區錨定“打造中國(臨沂)溫泉文旅健康城”目標,推動溫泉資源與演藝、研學、體育、康養等業態深度融合,打造“全鏈條”體驗場景,讓游客從“過路游”轉向“深度游”,持續擦亮“千年湯頭、萬古湯泉”的金字招牌。
如何讓游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湯泉區的做法是:以溫泉為核心,串聯起“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
“夜經濟”是留住游客的關鍵。傍晚,湯河岸畔的“湯河夜宴”游船緩緩啟航,兩岸燈光映照水面,船上長桌宴擺滿沂蒙炒雞等特色美食。游客李先生說:“白天泡溫泉、逛古鎮,晚上乘船賞夜景,行程滿滿當當。”
還有緊跟潮流的金沙灣帳篷營地的建設,臨河而建,提供星空露營、篝火晚會等體驗,是集家庭游玩、朋友聚會、新車發布、公司大型團建等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型露營基地。
留住游客,既靠產品創新,更靠服務升級。在湯泉區部分酒店,智能房卡聯動空調、燈光,游客踏入房間即可享受適宜溫度﹔引入“寶寶巴士”、電瓶車接駁等“公交+慢行”出行網絡,破解“最后一公裡”難題,入選2024年度全省旅游公共服務優秀案例﹔旅游廁所配備智能引導系統,入選2024年度全省旅游廁所建設與管理典型案例。
近年來,湯泉區旅游接待人數逐年增加。去年,共接待游客27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9.06億元。隨著琅琊勇士、古湯源等重點項目相繼營業,預計今年接待游客突破36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25億元。“下一步,我們將瞄准‘國家級度假區’目標,持續擦亮‘千年湯頭、萬古湯泉’金字招牌,不斷提升湯泉文旅康養融合水平。”湯泉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鄭斌信心十足。(邢仔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