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建立創業陪跑工作機制,為創業者提供全生命周期接力服務

打造陪跑空間、遴選陪跑項目、組建陪跑隊伍、提供陪跑賦能、暢通陪跑渠道……近日,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6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創夢護航”創業陪跑工作機制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決定在全省范圍內建立創業陪跑工作機制,為創業者提供全周期陪伴式服務。
作為山東探索創業服務新路徑的重要實踐,機制有哪些新做法?將為山東創業“金種子”帶來什麼影響?
量身定制項目陪跑計劃
山東是人口大省,也是勞動力大省,擁有良好的創業基礎與環境優勢。近年來,我省積極推動創業創新,出台了《山東省“創業齊魯”行動方案(2024—2026年)》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從資金扶持到場地提供,從創業培訓到技術支持,為創業者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隨著政策的落地實施,一些實踐中的堵點、難點也逐漸顯露。
“近年來,我們通過舉辦創業大賽等多項舉措,全力培育扶持創業項目成長。然而,目前在全省層面尚未建立貫穿創業項目全生命周期的長效服務機制,部門間政策資源和服務力量尚未形成有效聯動的工作合力。”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衣軍強介紹,“為此,我們創新建立創業陪跑工作機制,整合跨部門資源,精准篩選‘金種子’項目,為創業者提供‘初創—成長—成熟’全生命周期接力服務,助力創業項目加速成長。”
初創企業對緩解重點群體就業壓力、發揮創業帶動就業效應明顯。國家提出要優化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創業孵化、創業活動支持體系,優化創業促進就業政策環境,提升創業質量。山東建立這一機制,既順應發展潮流,也符合本省實際。
推動創業政策從“分散供給”轉向“精准滴灌”,《方案》提出,要遴選一批處於種子期、初創期,且預期市場前景廣闊、帶動就業效果明顯的創業項目,按照“一項目一建檔”原則,為每個項目建立專屬陪跑檔案,量身定制陪跑計劃,動態更新信息,及時調整服務策略。這種從篩選培育到持續跟蹤的深度服務機制,不僅為創業項目提供了全周期成長陪伴服務,更實現了政策資源的精准配置。
此外,聚焦創業者實際需求,《方案》還鼓勵各市依托現有創業孵化基地等載體,打造“一站式”創業陪跑空間,提供政策咨詢、項目孵化、場景模擬實訓等全方位服務。
“《方案》為我們精准化、精細化創業服務,提供了系統的創業支持框架。”青島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創業服務部部長華慧說,未來,青島市將結合本地產業特點,鏈接全市市級及以上創業孵化載體和高能級創業孵化園區,構建起全流程、多層次、全方位創業服務模式,遴選和陪跑海洋經濟、智能制造等優勢產業創業項目,培育一批優質企業。
專業隊伍全程護航 “接力式”陪跑
近年來,隨著我省創業主體數量持續增長,初創企業存活率不足、成長周期長等問題也逐漸顯現。省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創業服務處工作人員介紹,“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許多創業者普遍面臨經營管理經驗不足、資源獲取渠道有限、融資困難等現實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方案》創新性提出要組建“專業化”創業陪跑隊伍全程護航。“創業過程涉及資金籌措、技術研發、市場開拓等多個環節,不僅需要政策支持,還需要專業指導。”省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創業服務處工作人員介紹,“創夢護航”創業陪跑工作機制將同時建立由企業家、投資人等專業人士構成的導師團隊,和由省、市、縣三級人社部門業務骨干組成的服務專員隊伍,協同配合提供“導師指導、專員服務”雙重保障。
為暢通“接力式”創業陪跑渠道,《方案》提出建立“人社統籌、部門接力”協同機制。成長期企業由科技、工信等部門提供技術升級、市場拓展支持,成熟期企業由發改、統計等部門推動升規納統、對接要素資源,探索形成精准高效、無縫銜接服務鏈條。
“創業陪跑工作機制,是山東在創業服務領域探索出的一條創新路徑,實現了創業政策由分散供給向精准配置轉變,服務成效由基礎保障向高質量發展提升。”山東海創策源投資有限公司(海源資本)總經理孫鬆廷表示,“創夢護航”創業陪跑工作機制通過系統化的服務設計,將在優化創業生態、促進創新要素集聚、提升創業成功率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楊 帆 實習生 邢奕萱 高欣悅 於岱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