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

山東日照:“山海交融”藍色畫卷

2025年03月21日14:49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黃海之濱,潮涌激蕩。在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區綿延41.93公裡的海岸線上,碧海藍天與產業創新交相輝映。目之所及,是生態修復后碧波蕩漾的海灣,是漁民滿載而歸的笑臉,是文旅發展線上的處處美景,更是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作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近年來,日照山海天以“經略海洋”為戰略引領,以“向海圖強”為發展路徑,通過海洋產業升級、海洋生態保護、文旅融合和科技創新等,逐步探索出一條陸海統籌、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成為山東海洋經濟版圖中一顆耀眼的明珠,一幅藍色經濟的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丁敏航攝

丁敏航攝

海洋產業升級:從傳統漁業到“海上田園”

“靠海吃海念海經”。大海是“藍色糧倉”,做好海洋這篇大文章,“大食物觀”是厚重的一筆。曾經,山海天的漁業以傳統捕撈和小規模養殖為主,產業結構單一,效益不高。但如今,在經略海洋的戰略推動下,這裡的漁業正經歷著一場嶄新變革。

每年一進入收獲季,位於山海天兩城街道的日照市天坤水產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偉就和其他忙著豐收的農民一樣開始忙碌了起來。

三疣梭子蟹是中國海產大型經濟蟹類,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經濟價值高,在國內外享有盛名,天坤水產在充分保護山海天黃家塘灣特色三疣梭子蟹種質資源的基礎上,改進了傳統的三疣梭子蟹保種與繁育技術,創建了一套集原種保種、生產繁育養殖技術於一體的綠色、環保養殖模式,使產值與產量較傳統模式翻了一番。

作為“國家級山東日照三疣梭子蟹原種場”,天坤水產是一家集漁業生產、科研教學、漁技推廣為一體的現代水產科技企業,是黃海海域首個三疣梭子蟹原種場,也曾先后被評為國家級山東日照三疣梭子蟹科技小院、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山東省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骨干基地等獲眾多“重量級”稱號。2025年水產品總產量預計增長5%以上。

依海而立,向海而興。山海天海洋發展局堅持陸海統籌、山海聯動、堅持向海洋要生產力、求新增長點,推動漁業“向岸上走、向深海走”,譜寫出鄉村全面振興的“藍色篇章”。天坤水產正是山海天發展海洋漁業的一個生動典范。

近年來,山海天積極探尋海洋漁業發展新途徑,探索“苗種培育+海洋牧場+休閑旅游”等多業態綜合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生態養殖,推進水產原、良種場“育繁推一體化”發展,實施重大育種創新聯合攻關,在原有日本對蝦、三疣梭子蟹等傳統繁育品種基礎下,相繼實現了南美白對蝦一代、單體三倍體牡蠣、石斑魚等特色優勢品種技術突破,其中南美白對蝦苗種產量高居全省地市前列,日本對蝦、三倍體牡蠣、石斑魚等品種育苗量居全市首位。

文旅融合創新:因海而興描繪發展新篇

面朝大海,同樣給山海天帶來了文旅產業發展的良好資源稟賦,依山傍海的好風景讓其獲名“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2024年,山海天進一步精准發力,聚焦把旅游業打造成新興戰略性支柱產業這一目標,全力做好項目上新、場景煥新、業態創新“三篇文章”,五一、端午等假期更是躋身全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前列,文旅產業正以前所未有的創新姿態蓬勃發展,成為推動山海天藍色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

陽光海岸綠道。李玉濤攝

陽光海岸綠道。李玉濤攝

碧海藍天之下,陽光海岸綠道宛如一條靈動的絲帶,沿著海岸線蜿蜒伸展。漫步其間,一側是波光粼粼的大海,海浪輕拍海岸,海風溫柔拂面﹔另一側是郁郁蔥蔥的綠植,四季變換著色彩,為游客帶來視覺與身心的雙重享受。騎行道上,游客們穿梭其中,感受著陽光的溫暖和運動的快樂,沿途還設有多個觀景平台,供人們駐足欣賞山海風光。

星島藍碳計劃、海洋美學館等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豐富的藝術內涵吸引著眾多游客。建筑外觀與海洋元素完美融合,流暢的線條、湛藍的色彩,仿佛是從大海中生長出來一般。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通過“陽光海岸·元氣森林”等精品項目,引入海底撈露營火鍋、木育森林等頭部品牌,打造“東海上人”沉浸式夜游等新業態,形成“白天賞景、夜間沉浸”的全時段體驗模式。同時,沙灘音樂節、海洋研學游等活動吸引全國游客,僅“音你而來”音樂節便匯聚數萬樂迷,點燃消費新活力。

 雲過山丘船塢民宿

雲過山丘船塢民宿

在民宿經濟領域,依托前期發展優勢,近年來,山海天實施“千家民宿提升工程”,推動精品民宿數量超1480家,帶動45個村庄實現產業轉型。過去靠海吃海、以漁業為主業的山海天,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陸海統籌、文旅融合、創新引領的新文旅目的地。

山海天文旅產業因海而興,仍在不斷提質升級,繼續書寫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故事。目前,當地正深入打造主題民宿,深挖海洋、民俗、田園等文化內涵,推動“海民宿”“茶民宿”向“可住可玩可體驗”的綜合體升級,以主題化發展實現差異化突圍。

生態筑基賦能:碧海藍灣裡的綠色實踐

文旅產業發展離不開好生態,漁業產業興盛更要保護好生態。近年來,山海天以生態治理為筆,讓海水更清、海灘更淨、海鳥更多、濱海濕地更美,繪就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濱海畫卷。可以說,生態保護是山海天發展的底線。

 葉連俊攝

葉連俊攝

走進位於山海天旅游度假區的兩城河口國家濕地公園,河水潺潺,鷗鳥翔集,魚翔淺底,或沙洲小憩、或覓食嬉戲……珍稀物種從昔日的“神奇偶遇”變成如今的“常來常往”。為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山海天啟動兩城河口濕地公園修復工程,實施河道清淤及生態修復工程,清理淤泥、垃圾雜草﹔加快河兩岸生活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建設,完成兩城污水處理廠及配套主管網建設和兩城工業聚集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宋年升攝

宋年升攝

在一系列綜合治理下,水清灘淨、人海和諧的美好畫面躍然眼前。山海天立足自身山海相連、海天一色的自然優勢和生態優勢,緊緊圍繞推進“生態立市”戰略,打出“聯動淨灣、生態活灣、協同護灣”組合拳,以建成“海灣環境高質量、生態系統高水平、親海空間高顏值、群眾幸福感顯著增強”的“三高一強”美麗海灣為目標,穩定實現“水清灘淨、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有機融合,探索出的美麗海灣守護新模式成為日照市改革創新典型案例,張北灣成功入選第一批山東省級美麗海灣優秀案例、第三批國家級美麗海灣優秀案例。近兩年,先后獲得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等榮譽稱號,成為山海天“生態立區”戰略的生動注腳。

單英攝

單英攝

如今,擁有“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級濕地公園”“國家級森林公園”等國家級名片的山海天旅游度假區正找准定位、發揮優勢,大膽探索、勇於創新,多措施並舉讓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推動該區成為更多人心之向往的宜居宜業宜游勝地,一幅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生態畫卷正在這裡徐徐鋪展開來。

從單一養殖到全產業鏈融合,從以傳統漁業養殖為主的片區到好生態、好景象帶來文旅新氣象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區不僅是資源的寶庫,更是創新與活力的源泉。未來,這片黃海之濱的熱土,將繼續以“向海圖強”的魄力,助力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在經略海洋的征程中,續寫更多“山海交融”的藍色篇章。(郭馨煜 於超然) 

(責編:陳秋童、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