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

“魯醫保健康 為民辦實事”之擦亮“扁鵲故裡”中醫藥文化名片發布會召開

2025年03月21日14:40 |
小字號

3月21日,“魯醫保健康 為民辦實事”之擦亮“扁鵲故裡”中醫藥文化名片新聞發布會召開。濟南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耿杰,歷下區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仵愛之,商河縣白橋鎮衛生院副院長李兆文,共同向大家介紹濟南市中醫藥文化建設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耿杰發言:

各位新聞媒體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新聞媒體界的新老朋友,也感謝你們長期以來對濟南市中醫藥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濟南是醫宗扁鵲故裡,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濟南市聚焦“扁鵲故裡”品牌打造這一核心任務,科學謀劃構建新體系、統一步調構建新格局、集聚合力強勁新驅動,中醫藥文化強力賦能中醫藥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濟南市成功獲批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成功獲批全國中醫藥文化宣教基地4個,省級中醫藥文化進校園試點學校6家,省級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8個,年均開展“扁鵲故裡 四時養生”主題活動突破千場。

下面我從三方面介紹一下工作情況。

一、頂層推動,優化中醫藥文化“生態圈”。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中醫藥文化強市建設實施方案》,接續出台《濟南市落實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中醫藥文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濟南市“扁鵲故裡”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工作方案(2024-2027年)》,6方面16項具體工作強力推動“扁鵲故裡”品牌打造,構建“扁鵲故裡”文化傳承發展新體系新格局。市委宣傳部、市衛生健康委、山東中醫藥大學聯合舉辦“扁鵲故裡”中醫藥文化周,與南陽、亳州等四大名醫故裡共同發布中華名醫故裡協同發展城市宣言,與中國中醫藥報簽署打造“扁鵲故裡”中醫藥文化品牌協議。“扁鵲故裡”中醫藥市集、藥膳大賽等活動接續舉辦,為市民奉上一場場精彩紛呈的中醫藥文化盛宴。2024年起,“扁鵲故裡”中醫藥文化周將作為濟南市打造“扁鵲故裡”中醫藥文化名片的固定活動,常態開展。

二、全域布局,織密中醫藥文化“服務圈”。參照國家和省有關標准,立足濟南實際,先后出台市級中醫藥文化宣教基地、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建設標准。截至目前,濟南市實現了中醫藥文化宣教基地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全覆蓋,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全覆蓋,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少年兒童全齡全覆蓋。依托濟南護理職業學院建成中醫藥文化博物館,轄區1家高校、1家中醫醫院(章丘區中醫醫院)、2家企業建成全國中醫藥文化宣教基地,濟南市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中醫藥文化旅游景區、主題公園、主題街區等。征集評選“扁鵲故裡 康養濟南”logo,深化“扁鵲故裡 四時養生”理念,推出扁鵲故裡“佳節”“悠游”“傳承”等系列活動,舉辦中醫藥文化夜市、扁鵲養生節、扁鵲文化泉城行等主題活動,豐富“扁鵲故裡”品牌內涵外延,群眾參與度高、獲得感強。

三、資源集聚,擴容中醫藥文化“朋友圈”。聚力“中醫藥+文旅康養”。做大做強宏濟堂、神秀谷等中醫藥文旅產業,推進扁鵲康養生態谷、魯澳大健康科技園等重大項目建設。推出中醫藥康養旅游精品線路,獲評齊魯康養打卡地8個、齊魯康養打卡精品路線2條。舉辦濟南藥膳大賽、中醫藥+新產品創意大賽,豐富中醫藥文化體驗。聚力“中醫藥+體育賽事”。借助濟南冬季暢游泉水國際公開賽等重大賽事平台,設置“扁鵲故裡”中醫藥展示體驗專區,提供適宜技術體驗和中醫藥推介﹔舉辦健身氣功八段錦培訓推廣及比賽展演,成立市中醫運動促進健康中心,體衛一體傳播中醫藥養生理念。聚力“中醫藥+國際交流”。依托魯澳中醫藥協同發展渠道,將中醫藥文化融入中醫藥出海藥品、服務及醫教研產交流全過程。聯合市委宣傳部舉辦“扁鵲故裡 和合共生”中醫藥文化交流活動,“扁鵲故裡”影響力日益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一以貫之集聚省會城市中醫藥文化資源優勢,在研究闡釋、保護傳承、融合發展、傳播交流、人才建設等方面聚焦聚力、久久為功,以中醫藥文化建設強勢賦能中醫藥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擦亮“扁鵲故裡”中醫藥文化名片。

新黃河·濟南時報記者提問:

中醫藥文化傳承要從娃娃做起。按照全市統一部署,歷下區在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請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仵愛之回答: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按照全市統一部署,歷下區衛健、教體等部門密切協同,指導轄區學校、幼兒園扎實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工作,走出了一條中醫藥文化浸潤少年兒童成長之路。歷下區成功創建中醫藥文化進校園試點學校省級2所、市級3所,市級試點幼兒園4所。順利承辦山東省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現場交流活動,1所學校作典型發言,2所學校的師生進行現場展演。主要抓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打造試點校園,推動中醫藥文化覆蓋少年兒童全齡

對照中醫藥文化進校園試點學校(幼兒園)建設標准,推選基礎條件好、特色鮮明的學校進行重點培育,確保點上開花。將工作從中小學向幼兒園延伸,更早陪伴成長。建立衛健部門與試點學校(幼兒園)的超強鏈接,定期指導、活動共辦、資源共享,形成常態管理。

二、指導開展特色活動,推動中醫藥文化滲透兒童成長全程

引導學校通過“院校合作”模式,邀請中醫藥專業人士擔任顧問,聯合研發特色課程。創新推出中醫文化與健康、小藥童中醫藥學習五步法等課程,創編健身拍拍操和手指瑜伽等養生操。指導學校成立特色社團,開展小藥童健康保衛戰、音樂與健康-中醫治未病等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3個社團案例獲評省級優秀案例。發動學校積極參與中醫藥文化研究工作,將豐富的教學實踐提煉總結為系統的思考,9個項目獲評扁鵲故裡中醫藥文化研究優秀成果,6個項目獲評齊魯中醫藥文化研究優秀成果。

三、全域布局宣教陣地,推動中醫藥文化隨處可見可感可得

高水平建設各類中醫藥文化宣教陣地,轄區有中醫藥文化宣教基地省級1所、市級2所。我區全部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建成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借力“扁鵲故裡 悠游”中醫藥文化地圖,組織開展研學活動,讓孩子們識百草、聞藥香,傳承中醫藥文化。孩子們,在健身氣功八段錦展演活動中斬獲佳績﹔在中醫藥市集中化身“小郎中”﹔在中醫藥文化宣教活動中成為“小專家”……孩子們既是中醫藥文化的接收者,也早已經成長為了中醫藥文化的小小傳播者。

濟南廣播電視台記者提問:

當前,濟南市實現了中醫藥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全覆蓋,這是中醫藥文化傳承傳播的重要網底力量。在這方面,商河縣白橋鎮衛生院做了一些探索,請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李兆文回答: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我是商河縣白橋鎮衛生院副院長李兆文,一名基層中醫師。白橋鎮衛生院現有職工65人,主要為白橋鎮及周邊居民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中醫科是衛生院的重點科室,現有專業技術人員9人,其中副主任中醫師1名。

在與居民接觸的過程中,我深切體會到,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傳播,首要的是靠中醫藥過硬的療效。2024年,經過市、縣層層遴選,我有幸參加了山東省中醫藥特色療法師資骨干推廣培訓班,全省知名專家孫付軍、齊向華、馬玉俠等親自授課。培訓回來后,我在衛生院開設了中醫藥特色療法推廣小課堂,積極推廣中醫藥特色療法,中醫藥特色中醫藥療法門診也隨之成立。現在我們中醫科人員都能掌握3-4種中醫藥特色療法。我用專家教授的調氣針法治好了一個反復20年的咳嗽患者﹔用疏肝調神針治愈了許多頭痛、失眠的患者……大家口口相傳,很多患者慕名而來。2024年,我們中醫科門診人次達到近3.3萬,同比增長23%。今年2月,孫付軍教授傳承工作室落戶商河縣中醫醫院,我有幸成為傳承弟子之一。我將抓住這個寶貴機遇,多學習、勤思考、多臨床,讓更多中醫藥特色療法在我們基層機構落地生根。

工作中,我們還利用各種形式載體,做好中醫藥文化宣教工作,讓居民們時時處處感受到中醫藥的獨特魅力。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商河縣各鎮(街)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設置了中醫藥綜合服務區、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我們張貼“扁鵲故裡 四時養生”主題展板、發放養生知識折頁、展示中藥材標本和常用器具,播放養生保健小視頻,居民候診的同時也能便捷了解到中醫藥知識。結合時令養生需求,我們還會定期舉辦中醫藥養生保健講座,居民關心什麼我們就講授什麼。我們還經常參加商河縣衛生健康局組織的“扁鵲故裡 四時養生”主題活動、中醫藥文化夜市等活動,走進老年大學、中小學、幼兒園,走進鄉村集市、城鎮社區,為大家帶去養生保健知識,傳播中醫藥文化。去年一次中醫藥文化夜市活動中,我現場診脈、針灸20多人,其中的7人后來到衛生院找我治療。可以明顯感到居民對中醫藥的認可度是越來越高了。

謝謝大家。

來源:濟南市衛生健康委

(責編:陳秋童、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