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春日限定賞花游,期待更長“花期”

2025年03月19日09:57 | 來源:大眾日報 03版
小字號

近日,濟南百花公園內玉蘭花盛開,吸引市民和游客前來賞花。

近日,濟南百花公園內玉蘭花盛開,吸引市民和游客前來賞花。

  春和景明,濟南趵突泉公園的玉蘭綴滿枝頭,攝影愛好者穿梭在花影間拍照﹔淄博紅葉柿岩景區猶如“莫奈花園”,游客們在郁金香花叢中打卡……伴隨天氣回暖,齊魯大地的“賞花經濟”隨著春意一同升溫。山東多地推出賞花地圖,各景區以花為媒撬動多元消費場景,為春日文旅市場注入活力。

  當春日游遇上國潮風

  3月的廣饒孫子文化園裡,玉蘭吐蕊、迎春綻金、梅香浮動,杏樹枝頭綴滿待放的花苞,空氣中涌動著春日的蓬勃生機。結合春日特色,孫子文化園推出的游覽車供不應求,游客們乘坐其上穿梭於花海間。“像是進入了移動的‘花廊’!以前隻覺得孫子文化園是歷史景點,沒想到連一花一木都在‘說話’。”來自青島的游客周雨晴給記者展示著手機裡拍攝的美景。

  在孫子文化園,一些工作人員正忙著搭建舞台和打卡裝置等。為了讓游人在賞春日美景的同時體驗傳統文化,廣饒孫子文化園第四屆漢服花朝節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中。

  “第四屆漢服花朝節將於3月22日與游客見面,多名國風文化創作者將身著漢服化身‘花神花君’登台獻藝,為游客送上精彩的舞蹈和走秀節目。漢服巡游、水上巡演、國風運動會等活動也將上演。”廣饒縣文化旅游發展集團副總經理欒麗曼介紹。

  廣饒孫子文化園漢服花朝節已連續舉辦三屆,將賞花游和國潮風相結合,解鎖沉浸式文旅新玩法。今年的活動中,園區策劃了花朝傳說、詩樂禮宴、風起樂安、花朝拾遺、兵聖歸來國風藝術秀等一系列沉浸式演藝節目,結合高端游樂、文武市集、賞花露營會、威亞飛仙等特色產品,提升文旅消費體驗感。

  看花可以有N種玩法

  近日,淄博紅葉柿岩景區“雲上的郁花園”正式迎來盛花期。海拔600米的山頂,38萬株鮮花讓這裡瞬間化身藏在雲端裡的“調色盤”,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尋覓春天。“我在網上團購了景區套票,這裡五顏六色的花海還有各種打卡點都超出片!”濟南游客齊靜語說。

  自本次春季賞花活動開始,紅葉柿岩景區日均吸引游客約4500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長50%。“春季賞花是游客的剛需,我們近幾年都通過打造賞花游產品,植入多業態消費場景,培育一種微度假的山野生活方式。”山東文旅景區投資集團運營管理中心總經理、山東紅葉柿岩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鵬介紹,“比如今年景區就創新植入了春季時裝秀,聯動8個時裝品牌,跨界將時尚美學融入春日賞花游中。”

  春日裡,臨沂田園山頭盛放的各類繁花,成為以花為媒激活文旅消費的“富礦”。“我們近期推出了‘游田園·賞百花之旅’旅游線路,岱崮地貌漫山遍野的桃花林,蘭陵國家農業公園的百畝油菜花,朱家林旅游區的二月蘭、月季、矢車菊等,都是游客春游賞花的好選擇。”臨沂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臨沂紅石寨汽車露營地、雲蒙明珠旅游區、望海樓旅游區等,還將賞花游和露營業態相結合,讓游客享受“音樂+派對”、“啤酒+燒烤”、“帳篷+星空”的浪漫春日時光。

  打好“賞花牌”,多業態聯動形成規模品牌效應是關鍵。臨沂“一園一花”系列活動之一的梅花節,策劃“梅香墨韻”書法展、祈福敲鐘儀式,引入30余家特色商戶,涵蓋梅花主題糕點、文創手作、綠植盆栽等,打造“游、購、娛”一體化體驗。接下來各階段花季,臨沂還將推出“花漾臨沂”系列活動,整合周邊餐飲、市集等商戶資源,培育“花卉+攝影”、“花卉+文創”、“花卉+美食”等新型業態。

  拉長產業鏈延長“花期”

  “看到漸次開放的桃花,和春天來一場約會,心情頓時舒暢起來。”3月18日,在肥城市儀陽街道劉台村桃花源景區,來自泰安市區的游客張曉涵一家正在忙著拍照。

  劉台村是肥城桃的主產區,每年春天,延綿不絕的桃林仿佛一片粉色的海洋。早在2001年,劉台村在肥城率先搞起“桃花游”。“第一年吸引了幾千名游客,慢慢地,名氣越來越大。”劉台村黨支部書記劉學軍說。

  從枝頭的一朵桃花,到探索“賞花+鄉村游”、“賞花+美食”、“賞花+文化”等模式,肥城市圍繞吃、住、行、游、購、娛,不斷延展“桃花經濟”。

  肥城的桃樹全身是寶,花可賞、桃可品、木可雕。“目前,肥城桃木雕刻工藝品已發展到30大系列、4000多個品種,年銷售額突破24億元。”肥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劉任力說。

  賞心悅目的桃花、肥美多汁的桃子、技藝精湛的桃木雕,肥城的一花、一果、一木,拉長了“賞花經濟”鏈條。然而,年年歲歲花相似,如何打破“審美疲勞”,挖掘本土文旅消費創新點,豐富游客參與度與體驗感,成為延長“花期”的關鍵。

  在儀陽街道,“十裡桃花·桃源勝境”文旅項目正緊鑼密鼓地推進。“項目將打造集賞花、民宿、娛樂、商業於一體的綜合性文旅目的地。”儀陽街道黨工委書記李軍說,目前已完成項目整體進度的92%,將於3月28日正式開放,年可吸引游客80萬人次。(畢勝 唐曉寧 曹儒峰 譚芳 劉冰霖)

(責編:陳秋童、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