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日報 | 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將思政課搬到碼頭 青年與時代的距離更近了

2025年03月18日09: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山東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將課堂搬到碼頭

讓學生用腳步丈量國家進步的軌跡

本報記者 李 蕊

海風輕拂,鷗鳥淺鳴。在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一輛大巴車緩緩停下,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師生有序下車,開啟一堂行走在碼頭的思政課。

“就是眼前這座碼頭,創造了世界集裝箱碼頭領域的許多奇跡。”思政教師張玉萍指向前方,無人導引車列隊穿梭,橋吊舒展鋼鐵臂膀,集裝箱起起落落。

近年來,山東省教育廳鼓勵高校將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緊密結合。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將思政課教學現場從教室搬到了碼頭,讓學生親身感受自動化碼頭的發展歷程,聆聽“連鋼創新團隊”的攻堅故事。這支由普通工人組成的全自動化碼頭建設創新團隊,堅持自主創新、集智攻關,建成了一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化碼頭,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拼命都不一定能完成的事情,不拼命肯定完不成!”校長趙慶鬆向學生復述“連鋼創新團隊”的誓言時,現場一片肅靜。在青島港展館內,學生們駐足良久。實景、實情、實例,讓“連鋼創新團隊”成員身上體現的工匠精神、家國情懷等變得可感可知。

伴隨著張玉萍的講解,學生們邊走邊記錄。2023級水路運輸安全管理專業學生陳墨涵在筆記中寫道:“‘工人偉大、勞動光榮’不是口號,而是熔鑄在每一顆導航磁釘裡的精神。”“從教室裡走進碼頭現場,鮮活的思政課讓我們真正感受到工人用技能和勞動創造的奇跡。”港口機械與智能控制專業學生馬邦彥說。

課程尾聲,師生圍坐在碼頭邊分享感悟,學生們的討論從技術突破延伸到個人責任和家國情懷。“未來,我想成為智慧港口的大國工匠,讓‘中國方案’走得更遠。”一名學生的話引發共鳴。

陽光映照在海面上,意氣風發的學子們眼中閃著光。

“當學生用腳步丈量國家進步的軌跡,教育便不再是單向灌輸,這種‘變’,正是推動新時代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徐國旺說,“當思政課的‘步數’多了,青年與時代的距離也就近了,我們要堅持辦下去。”

《人民日報》(2025年3月18日 13版)

(責編:陳秋童、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