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筑牢健康防線護航青春成長

春風拂過校園,山東省鄄城縣第十二中學的教室裡傳出陣陣掌聲與歡笑聲。近日,在萬物復蘇的時節,一場以“預防春季傳染病守護健康快樂成長”為主題的班會活動正如火如荼展開。全校師生通過知識科普、情景體驗、互動實踐等方式,共同編織起校園健康的防護網,用行動詮釋著“健康快樂”的教育理念。
主題班會正在開展(鄄城縣十二中供圖)
“流感病毒通過飛沫傳播,一個噴嚏可能影響周圍兩米范圍。”“正確洗手需要遵循七步法,指縫和手腕都不能遺漏。”在七年級19班的課堂上,班主任馮繪老師正通過動態PPT演示傳染病的傳播鏈。當看到正確佩戴口罩能阻擋90%以上的飛沫時,學生臧孝齊恍然大悟:“原來口罩不只是擋灰塵,更是守護健康的盾牌!”這種將醫學知識轉化為可視化場景的教學方式,讓晦澀的病理學原理變得鮮活可感。為強化教學效果,各班還通過真實案例展現傳染病的危害。“看到手足口病患兒手上的疱疹時,我立刻想起弟弟的小手,以后回家一定要提醒他認真洗手。”學生於藝釩在課后感慨地說。
分組知識競賽環節(鄄城縣十二中供圖)
如果說知識講解是種下健康的種子,那麼互動體驗則是讓種子生根發芽的養分。在特色活動環節,各班級或創新推出“健康劇場”,或開展知識競賽。學生們自編自演的情景劇《病毒大作戰》中,“免疫細胞戰士”與“流感病毒軍團”展開激烈對抗﹔知識競賽擂台賽上,關於傳染病潛伏期、預防措施的快問快答引發陣陣歡呼。八年級26班劉一諾同學在參演情景劇后深有感觸:“扮演發燒患者時才真正體會到,生病不僅自己難受,還會影響整個班級。”這種沉浸式教育模式得到教師團隊的認可,班主任郭迪老師表示:“當知識從課本走向生活,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思考,教育才能真正入腦入心。”
“守護學生健康不是單次活動,而是持續浸潤的過程。學校已構建起立體化防控體系:晨午檢制度配合智能測溫設備實現動態監測﹔食堂推出增強免疫力的營養餐譜﹔校園宣傳欄變身‘健康知識長廊’,用漫畫圖解傳染病防控要點。”鄄城縣第十二中學校長岳強表示。
當春天的風吹散最后一絲寒意,鄄城縣第十二中學正在用愛與智慧,為孩子們構筑起抵御疾病的堅實屏障,讓青春之花在健康的土壤中絢麗綻放。(杜雯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