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山東各地

 保障“她” 權益 濰坊密織女職工維權網絡 

2025年03月05日09:51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從遞交仲裁申請,到拿到調解書,隻用了9天時間,工作站不僅幫我爭取到產假工資差額,還協調企業恢復了哺乳室,全公司的女職工都能受益。”在濰坊市女職工維權工作站,剛結束哺乳期的張女士拿著調解協議書,激動地說。這個由濰坊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牽頭,聯合工會、婦聯等部門共建的維權工作站,已成為當地女職工信賴的維權平台。2024年以來,全市已建立這樣的工作站32家,通過創新“源頭預防+速裁保障”雙軌機制,累計化解女職工勞動爭議1000余件,仲裁案件平均辦理周期壓縮至20天。

織密前端防護網:讓維權探頭“全覆蓋”

走進女職工維權工作站,“鄧兆靜”工作室的仲裁員剛完成一起孕期調崗糾紛調解,企業當場承諾保持原崗原薪。“爭議升級到仲裁階段,往往已形成對立,現在我們前移關口,把預警觸角延伸到企業最前沿。”工作室負責人鄧兆靜如是說。

這種轉變源自工作站的“三級預警”機制建設。通過勞動監察用工動態監測、工會組織定期排查、人社部門大數據篩查,構建起覆蓋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女職工權益監測網絡。在女職工佔比超40%的紡織、服務等行業設立36個監測點,實時跟蹤勞動合同簽訂、產假待遇落實等情況。2024年通過預警系統提前介入企業用工指導127次,避免潛在爭議86起。

“三方聯動”服務模式更是將法律服務送到車間。由仲裁員、工會值班律師、心理咨詢師組成的服務團隊,每月開展“法律體檢進企業”活動。服務團隊不僅幫助企業完善了規章制度中的女職工權益保護條款,還推動建立“溫馨小屋”哺乳室。

暢通綠色通道:讓維權走上“快速路”

“真沒想到立案這麼快!”劉女士提交立案材料后,仲裁委現場出具了案件受理通知書。女職工維權工作站推出的“四快”機制——快立、快調、快審、快結,正在讓勞動爭議處理走上快速路。為“三期”女職工、新就業形態等重點群體案件開辟綠色通道,實行當天受理、三日調解、七日開庭的“137”快速處理機制。

濰坊市女職工維權工作站的3名女仲裁員、4名女書記員組成“巾幗速裁庭”,建立“一案三查”制度:查勞動關系存續狀態、查女職工特殊權益、查企業合規整改。在處理涉及“三期女職工”爭議案件時,仲裁員不僅積極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議,還推動企業建立針對“三期”女職工建立彈性工作制。2024年以來,“巾幗速裁庭”辦理案件調解成功率保持在70%以上。

構建協同大格局:讓維權服務“無盲區”

“多虧工作站幫我聯系到公益律師,不然真不知道該怎麼收集証據。”缺少法律知識的李女士在遭受無故辭退后,獲得了全程法律幫扶。全市法律援助工作站構建的“仲裁+工會+律所”模式,共吸納19家律所、100余名值班律師參與,累計提供法律咨詢3000余人次。

創新構建“調裁對接”工作機制,通過建立調解組織與仲裁機構“標准互通、流程銜接、效力確認”三位一體協同體系,形成“前端調解分流、中端仲裁確認、末端閉環管理”的工作閉環。奎文區廿裡堡街道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與濰坊市奎文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組成女職工案件聯合調解中心,對達成和解協議的爭議當場仲裁審查確認。在處置濰坊鑫榮制衣有限公司紡織女工欠薪案時,通過“基層調解+仲裁確認”模式,僅用30天就完成所有法律程序,及時維護了女職工的合法權益。

“維護女職工權益不僅是及時救火,更要通過制度創新構筑防火牆。”濰坊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院長康恆武說,“當企業看到守法成本低於違法成本,當職工知曉維權路徑清晰便捷,和諧勞動關系自然水到渠成。”站在新起點,濰坊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正在通過建立女職工權益保障信用評價體系、組建跨區域、跨行業維權聯盟等舉措,讓法治陽光溫暖更多“她”權益。(郭建秀 蘇文健)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