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生態環保

山東成武:“魚菜共生”生態循環新模式 實現節水效益雙豐收

2025年02月21日15:43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農活不沾土……在山東省成武縣永昌街道辦事處,藏著幾座特殊的大棚,大棚裡“魚菜共生”,環保又智能,經濟效益還特別可觀。

智能溫室大棚裡,翠綠的芹菜長勢喜人

智能溫室大棚裡,翠綠的芹菜長勢喜人

“採用新型的保溫材料,冬暖夏涼,水溫能達到27度左右,能全年四季養殖。”跟隨山東好阿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黃福現走進智能溫室大棚內,入眼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翠綠的芹菜長勢喜人,魚兒在池塘中自在游動。

“養魚池和蔬菜架之間,由管道相互連接,循環的水既能養魚,又能種菜。”黃福現介紹,依靠“一水循環”系統,使用智能水肥一體機等新設施,實現了可持續可循環、零污染零排放的生態共生種養模式。

魚池裡,魚兒自在地游來游去

魚池裡,魚兒自在地游來游去

據了解,在傳統農業中,水的利用往往存在著浪費和不合理的情況。成武縣因地制宜引進“魚菜共生”項目,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魚菜共生將水產養殖與水耕栽培巧妙結合,形成了一個生態循環系統。

“養殖水一部分通過中間集護口,一部分通過側排,進入到微粒區,把水體裡面的大的殘餌和糞便,先過濾出去一部分后,再通過水泵進入消化池,把水體裡面的氨氮和亞硝酸鹽,轉化成供植物所吸收的硝酸鹽,最后進入蔬菜池,從蔬菜池回流到我們養殖池,它是一個封閉的循環。”黃福現介紹。

黃福現正在展示魚菜共生模式

黃福現正在展示魚菜共生模式

通過魚菜共生模式,魚兒產生的排泄物經過微生物的分解轉化,成為蔬菜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而蔬菜則通過根系的過濾作用,淨化了水質,為魚兒提供更加清潔的生活環境。同時,養殖而成的魚類口感鮮美,生長在清潔水質中的蔬菜綠色健康,深受消費者喜愛這種模式不僅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還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現在我們基地每天出貨量在2噸左右,上市以來反響特別好,客戶買回去以后通過這個對比,這個芹菜的清脆度和口感比我們大田裡種的芹菜更好。”黃福現說。

一水雙收,魚肥菜美。“魚菜共生”生態種養模式成為成武縣節水農業、高效生態農業的智慧形態。近年來,成武縣不斷加快農業與現代科技創新融合,探索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不斷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推動成武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拓寬農業產業鏈條,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韓娟 陳妍妍 周宇航)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