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濟南

“泉”在濟南過大年│中共山東早期歷史紀念館春節文化活動精彩回顧

2025年02月18日15:02 |
小字號

2025年蛇年春節,是“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后的第一個春節,中共山東早期歷史紀念館精心策劃了“東東邀您過大年”新春系列文化活動,融合紅色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卡通數字人形象“泉東東”向全國各地廣大觀眾朋友們發出邀約,營造喜慶祥和、積極向上的節日氛圍,讓春節期間到館的市民和游客在感受傳統年味的同時,了解濟南本地紅色文化、重溫光榮革命歷史、賡續傳承紅色基因。

冬游紅色之城紀念館裡過大年

春節期間,中共山東早期歷史紀念館、中共山東省委機關舊址、美銘廣場面向社會正常開放,紅色展覽、革命遺跡、烈士紀念設施三位一體的參觀線路為市民、游客帶來新春“紅色+”體驗。

在室內展廳裡,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仔細地觀看展品,不時地低聲討論展板上的內容。固定展陳《齊魯曙光》將山東黨組織創建、斗爭、發展的歷程展現在大家面前,觀眾們紛紛表示,在這裡深刻感受了濟南這座紅色之城悠久的革命歷史,看到了在今天幸福富足生活的背后,先烈們是怎樣努力奮斗和流血犧牲的。

中共山東省委機關舊址是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重要活動地,來自青島的游客在舊址樓下停留了很久,他表示:青島和濟南都是兩位中共一大代表活動、戰斗過的地方,今天在濟南親眼看到了兩位烈士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這一刻仿佛穿越時空聽到了他們吶喊的聲音、看到了他們奔波的身影,很受震撼。

在美銘廣場,老人和孩子沐浴著冬日的陽光,不時有父母為年幼孩子念出雕像上的文字。有游客在兩位中共一大代表雕像前擺放了花束,在這闔家歡樂的新春節日裡表達著人民群眾對烈士的緬懷之情。

童享精彩冬日信仰鑄魂育人

當下正值寒假,作為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濟南市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濟南市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中共山東早期歷史紀念館的“紀念館裡的思政課”紅色研學活動持續開展。紅色場館、革命遺跡變身思政課堂,在教師的帶領下,青少年學生來到紀念館,開展了一場紅色思政課。

除了學習黨史國史,紀念館還組織孩子們進行了職業體驗。在前門客服崗位上,小學生認真學習了身份証掃描儀的使用方法,學著工作人員的示范,引導觀眾進入展廳﹔在室內展廳,擔任引導客服的小學生主動向觀眾推薦小程序“雲游紅色濟南”,邀請觀眾用手機掃碼體驗打卡、合影、答題等功能﹔面對觀眾的提問,小小解說員大方地說出自己的見解,將自己提前准備好的紅色故事生動地講述出來。

多元互動體驗詩城詞都迎客

春節期間來到中共山東早期歷史紀念館的觀眾會發現,站在館門口迎客的是一個“新面孔”,它的名字叫“泉東東”。

這是紀念館的卡通數字人形象,它的名字大有講究——“泉”代表著它來自“天下泉城”濟南,歡迎全國的觀眾前來體驗泉文化、泉生活﹔“東東”蘊含著泉水叮咚的清音,也令人聯想到紅色文化的力量就像東方的日出一樣磅礡和催人奮進。

一進館,觀眾們就接受到來自紅色文化的代言人“東東”的邀請——闖關答題。領取到專屬《尋寶卡片》的觀眾迫不及待地開啟答題尋寶之旅,在展覽內容中仔細尋找答案。答題全對的觀眾,通過自己的學習和研究,最終領取到了一份精美禮品,在這個春節裡留下了來自泉城濟南的新春祝福和紅色記憶。

濟南是詩城詞都,詩詞是城市的名片,也是歷史文化的脈絡。品味濟南的文化,當然要在詩詞歌賦中流連。來到紀念館的市民、游客也同樣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詩詞底蘊——身著漢服的工作人員熱情邀請觀眾參與“對詩挑戰”,在吟詩作對中對話古人,這一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濟南的革命歷史文化交融共濟,給觀眾奉上文化的盛宴、精神的食糧。

沉浸迎新納福重磅非遺體驗

正月初七,中共山東早期歷史紀念館內人潮涌動,熱鬧非凡,濟南剪紙傳承人范金枝受邀前來為青少年觀眾帶來非遺技藝體驗課,讓青少年有機會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領取剪紙工具和材料的觀眾圍坐在桌前,迫不及待地打開老師發放的剪紙教程,認真研讀每一個步驟和技巧講解。大家專注地盯著手中的紅紙,小心翼翼地折疊,手中的剪刀在紙間靈活游走,時而停頓思考,時而穩步推進,在展板和展廳的藝術氛圍烘托下,沉浸在剪紙創作之中。一旁的工作人員和剪紙老師隨時為大家答疑解惑,幫助觀眾攻克剪紙過程中的難題,分享剪紙藝術的文化內涵。

一位來自外地的游客激動地分享道:“春節來濟南本是為了體驗泉水文化,沒想到在紀念館還能參與這麼有意思的剪紙活動。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剪出了象征新年吉祥的圖案,看著自己的作品,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紅色濟南的文化底蘊和新春的喜慶氛圍。”完成剪紙創作的觀眾滿心歡喜,紛紛拿著自己的作品來到紀念館門前,與古色古香的建筑背景合影留念,用相機定格下這充滿文化韻味的新年美好時刻。

“泉”在濟南過大年熱情服務展形象

從初一到初八,中共山東早期歷史紀念館的值班人員和客服人員時刻牢記自己守窗口、展形象的任務,扛牢紅色文化宣傳使命,將“泉”在濟南過大年的要求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去。秩序維護人員在前門、出口以及人員密集處巡邏觀察,時刻關注展廳安全﹔客服員精神抖擻地上崗,向來自各地的游客奉上泉城濟南的誠摯問候﹔解說員每日提供公益解說,帶領觀眾有序參觀。熱情、周到、貼心的服務,將新春的祝福和文化的盛宴帶到了觀眾的面前,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活動豐富多彩 社會成效顯著

春節期間,紀念館精心策劃了青少年紅色研學、紅色地標打卡、答題尋寶、對詩挑戰、非遺技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並准備了精美的小禮品。從大年初一起,市民和游客熱情高漲,大家紛紛表示,在紀念館過大年,既能感受到泉城濟南優良革命傳統,又能收獲紅色之城的新春祝福。這次的春節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社會反響熱烈。春節期間,紀念館共接待觀眾游客2萬多人次,創歷史新高。來參觀體驗的觀眾游客中,親子家庭和青少年群體的比例明顯增加,越來越多的家庭重視對孩子的革命傳統教育,願意在春節期間帶孩子走進紅色場館,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

教育意義深遠。通過組織開展一系列活動,廣大觀眾深入了解了濟南本地的紅色文化,增強了愛國主義情感。許多觀眾表示,在春節這個特殊的時刻,參與這樣的紅色主題的活動,讓他們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發了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時代使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尤其是青少年群體,在活動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紛紛表示要努力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媒體宣傳廣泛。與媒體、學校、志願服務隊等團體合作,共同宣傳活動,有效擴大了活動的影響力。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大眾日報、濟南電視台新聞頻道、“愛濟南”客戶端等多家媒體對活動進行了報道,進一步提升了紀念館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觀眾們也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參觀感受,對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贊活動既豐富了春節的文化內涵,又讓大家深刻感受到紅色文化的偉大力量。

紀念館裡過大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文化、紅色文化在這裡共放光芒。紅色是濟南城市最鮮明的底色,也是我們奮楫追夢的力量之源。走在前、挑大梁,新春的鐘聲激蕩起奮斗的號角,讓我們精神抖擻再出發,在幸福與榮耀的願景裡續寫新時代的壯麗篇章。

來源:濟南市委宣傳部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