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人民日報看山東

人民日報刊發齊魯醫院副院長彭軍委員履職故事:為罕見病患兒點亮生命之光

2025年02月18日08:3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彭軍委員——

為罕見病患兒點亮生命之光

本報記者 李 蕊

清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血液病研究室走廊裡,全國政協委員、齊魯醫院副院長彭軍攥著一沓信紙,步履匆匆。這些信來自安徽、廣東、貴州等16個省份,但訴說著同一個主題:兒童罕見病。

自2023年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以來,彭軍的履職工作始終與罕見病緊密相連。2023年,他提交了關於完善罕見病多層次保障體系的提案,得到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反饋。令他高興的是,2024年1月,有15種罕見病用藥被新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去年全國兩會,彭軍提交的關於罕見病診療能力建設的提案引發社會關注。兩會閉幕后,他的辦公室收到幾十封求助信。“來信的多為農村貧困家庭,患者基本是兒童。”彭軍語氣沉重,“罕見病治療的特效藥價格高昂,在進入醫保之前,年均治療費可能高達百萬元。”

調研后,彭軍更加篤定:罕見病的防線必須在兒童時期就筑牢。“我國有2000多萬罕見病患者,約70%的罕見病在兒童期發病,且多為基因缺陷所致。”彭軍解釋,這類疾病若被誤診或延誤,可能導致終身殘疾甚至死亡。但許多基層醫院缺乏診斷能力,患兒輾轉多地、耗時數年才能確診,錯過黃金治療期。彭軍決定將2025年的提案焦點對准兒童群體,圍繞加強兒童罕見病早期篩查與早診早治建言獻策。

要摸清症結,必須深入臨床一線。去年,彭軍牽頭成立齊魯醫院罕見病多學科綜合門診,書櫃裡的專業資料摞了半身高,筆記本裡密密麻麻寫滿了與專家交流的情況……一沓沓信件,也是彭軍完善提案的重要內容。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他反復翻閱患兒家屬的來信,召集臨床專家逐封分析訴求,將“提高兒童醫保報銷比例”“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篩查培訓”等寫入提案。

“民生無小事,孩子的病牽動著大家的心。”彭軍的手指撫過信紙上的褶皺。他告訴記者,自己正計劃前往罕見病多發地區深度調研:“政策每前進一小步,就有托舉更多家庭走下去的希望,讓他們看見生命之光。”

■記者手記

群眾期盼,便是履職所向

彭軍堅守在臨床一線,他的提案聚焦“小眾群體”,卻詮釋了“人民至上”的宏大命題。幾十封來自天南地北的信件,不僅是患兒家庭的呼救,更是一把把丈量履職初心的標尺。當一名政協委員深入基層、傾聽群眾的聲音,提案就有了溫度。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征程中,需要更多像彭軍這樣的“扛梯者”,那些來自各地的信件,恰是最生動的注腳——群眾期盼,便是履職所向。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8日 04 版)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