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本網特別關注

山東省政協委員劉霞:甘當“泥腿子”守好“齊魯糧”

2025年01月24日10:21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濟南1月24日電(記者宋翠)2025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要建設更高水平“齊魯糧倉”,實施農業良種工程,培育優良動植物新品種20個,建設省級良種繁育基地50個。

“建設更高水平‘齊魯糧倉’,我既是見証者,也是參與者。”在山東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山東省政協委員、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長劉霞提出,這需要我們扛穩農業擔當,筑牢糧食安全根基。

山東省政協委員、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長劉霞。郭笑攝

山東省政協委員、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長劉霞。郭笑攝

山東作為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份之一,以約佔全國6%的耕地和1%的淡水,生產了約佔全國8%的糧食、11%的水果、12%的蔬菜、13%的水產品,農業總產值、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農產品出口額常年位居全國首位。2024年,山東省全年糧食生產總產量達到1142.04億斤,實現了連續四年總產突破1100億斤的新台階,穩居全國第三位。

“這些成績的取得,與現代農業科技進步、種植管理模式創新以及農民生產積極性的提升密不可分。”劉霞自豪地表示,近年來,山東省啟動實施了農業良種工程、種業企業創新能力提升行動、鄉村振興提振行動等一系列支持種業創新的科技計劃,培育出濟麥44、濟麥60、魯單510、魯黑甜糯201等一批優良作物新品種,為建設更高水平“齊魯糧倉”提供了“糧芯”。

這幾年,劉霞經常到田間地頭,與農民朋友拉呱聊天,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她觸動最深的一件事是:

有一年,她去推廣鮮食玉米秋播種植。剛開始,老百姓都不接受。在他們的觀念裡,都是5、6月份種玉米,100多天才能成熟。當時已經是8月初了,隻有60多天的生長期,傳統品種不可能成熟。

“為讓農戶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我就在一片空地上試種。”劉霞回憶說,10月份,當鮮食玉米成熟時,種植戶們都來找我,有的從田裡直接跑來,腳上還沾著泥土。

劉霞向種植戶展示最新選育的甜玉米種子。受訪者供圖

劉霞向種植戶展示最新選育的甜玉米種子。受訪者供圖

“那一刻,我感到無比欣慰。”劉霞眼含熱淚,動情地說,“這表明,優秀品種和先進技術,是非常受老百姓歡迎的,需要我們科研人員、農技推廣人員和有關部門共同努力,做好宣傳推介。”

“建設更高水平‘齊魯糧倉’,需要我們扛穩農業擔當,筑牢糧食安全根基。”對此,劉霞建議,一是盯緊 “命根子”,堅決守牢耕地保護紅線﹔二是解決“卡脖子”,推進育種理論創新、關鍵技術攻關﹔三是培養“泥腿子”,讓更多科研人員到基層傳經送寶。通過有力舉措,為中國碗裝更多中國糧貢獻山東力量。

(責編:公雪、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