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人民論壇 | 良心、初心與民心
良心、初心與民心
桂從路
日常生活中,總能聽到這樣一些話,“做人要有良心”“憑良心做人、憑良心辦事”。良心為何重要?因為這裡面蘊藏著中國人的道德哲學。
前不久播出的電視專題片《反腐為了人民》披露了山東省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孫述濤案件細節,令人警醒。信奉“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的孫述濤,在擔任市委書記期間,制定脫離當地實際的虛高目標並向下傳導壓力,導致有關單位統計造假、嚴重虛報。面對鏡頭,他如此懺悔:“作假,說白了叫沒良心。”
良心者,良善之心也。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這是古人對人之為人的道德判斷。黨員干部首先要有良心,如果連良心這個“閘門”都失守了,私心和貪欲就會一瀉千裡,行為就會失去底線,什麼膽大妄為、違法亂紀的事都干得出來。結果不僅害了自己,更連累一地發展。即便事后“良心發現”,也悔之晚矣。
對於黨員干部而言,為人做事,顯然不能止於良心良知。良心可以成為衡量行為的標尺,但只是底線,還要以更高的標准來嚴格要求自己。把民心作為一杆秤,既用來稱一稱有沒有做人的基本良心,又用來量一量有沒有為百姓服務的初心。
“窯洞醫生”路生梅扎根基層醫院,一干就是50多年。從青春芳華到鬢染霜花,始終不變的是一顆守護人民健康的醫者仁心。西藏日喀則地震救援爭分奪秒,黨員先鋒隊挑重擔、打頭陣。“有你們在,我們就安心了。”黨員干部成為災區群眾的主心骨和貼心人。
人們常說“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這民意正是民心。許多黨員干部以“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自勉,苦干實干,堅守的是初心,贏得的是民心。為官一任,如果不能為百姓辦實事,而是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不僅不得民心、有愧初心,也必定良心難安。
正所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不少貪污腐敗分子自述,加入黨組織之初大多懷著為人民服務的赤誠之心,也都立志滿腔熱血為黨和人民事業而奮斗。但為何他們官位高了、權力大了,反而脫離群眾、滑入深淵?說到底是忘了初心、丟了良心,在與虛榮心、功利心等的較量中敗下陣來。
對於黨員干部來說,無愧良心、不負初心,加強黨性修養,始終為民造福,必然贏得民心。今天,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更加艱巨繁重,解決好百姓急難愁盼問題尤需用心用力。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知行合一的行動派,方能以實績實效造福於民、取信於民。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22日 0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