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新春走基層 | 山東海陽:“核”力守護溫暖過冬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新春佳節即將到來,各地各部門多措並舉強化市場保障供應,滿足群眾節日消費需求。東北邊境小城吃上全國蔬果、膠東半島用上了核能供暖、西南地區物流智能揀送省時省心……近日,記者深入黑龍江、山東、四川等地,探訪春節前夕當地基層部門豐富商品和服務供給、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的扎實舉措,感受民生保供“最后一公裡”的那股熱乎勁兒和新鮮事兒。
——編 者
新供暖——
“核”力守護溫暖過冬
本報記者 王 沛
冬季,山東膠東半島的溫度已降到零攝氏度以下。在威海乳山市瑞馳康城小區居民於海燕的家中,室內溫度顯示為23攝氏度。
與以往燒煤供暖不同,今冬瑞馳康城小區第一次用上了核能供暖。“現在家裡的溫度舒適穩定,白天晚上都很暖和。”於海燕說。
瑞馳康城小區居民家中的這股暖流來自30多公裡外的山東煙台海陽核電站——國家電投“暖核一號”核能供熱工程。2024年11月15日,“暖核一號”正式啟動第六個供暖季。通過輸熱管道,核能產生的熱量從煙台海陽走進威海乳山,覆蓋兩市城區,為40萬戶居民提供清潔能源供暖。
“核能供暖效果好又綠色環保,居民評價很高。”山東核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核電”)設計管理處工程師張真表示,過去的5個供暖季中,“暖核一號”累計提供清潔熱量901萬吉焦,經測算,這減少了原煤消耗8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49萬噸、二氧化硫9632噸。
“暖核一號”核能供暖的原理是抽取核電機組部分做過功的蒸汽作為熱源,在物理隔絕的情況下進行多次熱量交換,最終通過市政供熱管網將熱量送到居民家中。這個過程中隻有熱量傳遞,沒有物質交換,公司還增加了輻射監測等手段,確保供暖安全可靠。
跨市供熱也面臨更多挑戰。為確保海陽、乳山居民溫暖過冬,山東核電攜手兩市熱力公司,在非供暖季做好設備保養維護,保障設備處於良好備用狀態。“進入供暖季,我們又增加了巡檢頻次,同時開展應急演練,不斷提高運維保障能力。”山東核電核能供熱系統負責人王林暉說。
2019年以來,“暖核一號”技術不斷創新,目前其供熱能力較最初建成時提升了36倍,供熱規模擴大了近20倍。這個供暖季,“暖核一號”總供熱面積較上個供暖季增加約50萬平方米。今后,核能供暖將被廣泛應用於膠東半島地區。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17日 1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