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臨朐:心安此處向未來
時間不言,卻分秒陪伴﹔光陰不語,卻見証一切。奮楫揚帆的“更好臨朐”的確變了。
行走在臨朐,目之所及,日新月異。橋梁路網徐徐鋪開、縱橫交錯,住宅樓宇拔地而起、品質卓越,公園綠地花團錦簇、生機盎然,臨朐城市建設活力十足、動能澎湃……
回望2024,臨朐秉承初心、砥礪奮進,凝心聚力、干事創業,全力推進城市更新,著力提升城市顏值,保障群眾幸福安居,奏響了一曲高歌猛進砥礪前行的發展新樂章。
心安此處向未來。彌河畔、朐山下,一幅幅欣欣向榮、煥然一新的城市建設發展“畫卷”映入眼帘。
提能級增活力,開拓城市更新新路徑
城市的更新發展,不僅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關系到城市品質和能級活力的提升。
近年來,臨朐縣充分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深入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秉持內外兼修、建管並重的發展理念,用“匠心”和“繡花”功夫,高標准做好城市規劃和建設管理,夯實發展基礎,積蓄發展后勁,有力打響了山水園林宜居城市品牌。2024年3月,成功入選全省綠色低碳縣城試點,全省共18個,全市唯一。
站在改造提升完成的粟山景區上眺望,海岳新區車水馬龍、一片繁榮,成為臨朐新的城市門戶﹔粟山大橋建造唯美、雄偉壯觀,連東西兩城於一體﹔彌河沿岸山水相依、美景如畫,彰顯著生態、開放、活力、精致的城區品質。
一年來,臨朐縣城市更新扎實推進,編制完善了《臨朐縣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形成了“四心四軸,一帶七區”的城市更新結構,組織開展“城市體檢”,完成城區60平方千米、2560千米地下管網普查,對城區36座橋梁及275千米道路進行安全檢測,切實為城市健康“把脈問診”,為城市更新奠定了堅實基礎。
著眼於優化交通路網、完善城市綜合功能、推動片區開發建設,完成東鎮路、營龍路維修罩油5.3萬平方米,新建續建粟北路、書院街等14條、5.7公裡道路,現代式交通網絡的宏偉藍圖日漸清晰,為擴內需、穩增長、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撐。
著眼於補足城市發展短板、提升城市“軟實力”、改善城區環境,提前一年完成100.4公裡道路和62個小區雨污分流改造任務,消除雨污混接點420處,從根本上解決了雨污混排,進水指標明顯提升,全面實現雨污合流制管網清零目標,順利通過省住建廳抽檢驗收,加快了宜居、韌性、智慧的現代化城市建設步伐。
著眼於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優化公用事業保障、改善居住品質,持續開展物業管理服務專項整治,打造30個群眾滿意示范小區,新建改建市政管網28.9公裡,新增集中供熱面積50萬平方米,免費為4.5萬戶居民天然氣用戶加裝報警切斷裝置,持續增強城市配置資源、發展經濟、提供服務的能力,全面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
城市更新給城市功能、品質、活力帶來了新的提升,“好城區”建設正在成就居民生活的“高品質”,在臨朐即享“詩與遠方”。
惠民生舒民心,打造安居優居好房子
民生乃民之生計,安居乃民之所盼。
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是推動城市更新的重要環節,也是改善群眾生活品質的民生工程,臨朐縣以中心城區更新改造為重點,通過高標准規劃、高品質建設、高起點配套、高效率推進,著力提升群眾居住品質。
9月16日龍泉片區743套安置樓選房、11月18日三元太平東太平村225套安置樓選房、11月24日站北片區1520套安置樓選房……年初計劃的各安置片區接力回遷,群眾生活居住品質“原地升級”,幸福美好“安居圖”正在臨朐延展。
一套套安置樓回遷選房、一張張笑臉幸福洋溢,5373套選房居民不禁感嘆,這是一份特別的禮物,盼了這多年,終於分到新房子了,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待。
棚戶區改造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城市建設發展的關鍵一環,面對城市建設多年以來遺留問題,臨朐縣以敢啃“硬骨頭”的魄力,制定《全縣在建安置樓項目回遷交房作戰圖》,組成工作專班直插項目現場壓茬推進,累計解決遺留問題96個,真正達到了推進一項工作、解決一類問題、形成一片帶動、促進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局面。
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踐行“人民城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此,臨朐縣實施樓道革命、環境革命、管理革命“三大革命”,推動老舊小區更新、提升城市發展質感。
堅持問計於民、問需於民,組織相關部門、街道、社區實施了“點單式項目改造工作法”,把改造項目制成“菜單”交到居民手中,由居民確定改造項目,落實“三個百分百”工作機制,通過走訪、調研、公示等工作,做到了征求意見戶數100%,同意改造項目戶數100%,收取個人應承擔改造費用100%,有效保証了改造工程順利進行。
堅持政府主導、服務為民,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1.2億余元,建立老舊小區改造資金多方共擔機制,以政府補助資金為引導,吸引社會運營企業、居民、原產權單位等力量全鏈條參與改造項目策劃、融資、建設、管理。目前,已累計推動完成改造小區114個,改造住宅建筑面積78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1543戶。
從“有其居”到“優其居”,臨朐縣將持續以百姓安居之盼、樂業之需為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在城市更新、民生改善、社會治理等方面持續用力,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更加細致的工作、更加踏實的作風,為群眾的幸福指數持續加碼。
精於治細於管,構筑生態宜居新環境
“綠美朐城”是人們對美好城市生活的新願景,答好發展答卷、回應群眾期盼,離不開城市的精細化管理。
漫步在臨朐縣城,你將被山水綠化包圍,彌水逶迤,綠道蔥蘢,60公裡的生態長廊依城而建,孤聳於彌河東岸的朐山一山獨秀,一個個公園環境秀美,一條條街道管理有序,為群眾出行、活動提供了多樣化的空間。
這得益於臨朐縣在城市管理模式上創新探索,堅持定期開展“城市走讀”行動,核心是“精讀”,過程是“步走”,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通過“走讀”在環衛保潔、市政設施、園林綠化、公園管理等方面查問題、補短板、促提升,用繡花功夫把城市建設好、管理好。
城市管理在於“精”。為了讓城區精致起來,臨朐縣積極打造精品護欄、路燈,高標准創建駢邑路、興隆東路2條全要素示范路,優化直角路口41個,新設渠化島遮陽棚1250平方米﹔高標准完成8條道路綠化,在公園內、道路旁,精致建設花鏡、座椅、長廊,營造精致休憩空間。
城市管理在於“細”。從過去隻管路面等“面子”區域的市容問題向社區內部、背街小巷等“裡子”區域延伸,對城南街、金水街等8條背街小巷開展集中整治,消除衛生死角33處。加強市政設施精細管理維護,細化主干道、人行道、輔道、路沿石沖刷洗塵作業標准,以點帶面推動城區市容環境整體提升
城市管理在於“治”。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結合城市更新工作,持續對彌河、黃龍河、營子河等6條水系及兩岸灘涂地開展治理提升,利用城市邊角地、零碎地等“金角銀邊”,建設口袋公園107處,建成開放體育、海岳兩個大型綜合生態公園,年內新增綠化面積42萬平方米。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臨朐縣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堅持遇到什麼問題就突出解決什麼問題,居民需要什麼就完善什麼,讓每條道路變成“潔淨美”的“順心路”,讓每個公園從“一時美”變成“長久美”,一個個觸手可及、目之所及的變化,繪就了“更好臨朐,建設為民”的斑斕畫卷。(竇昊 徐學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