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2024年啟動100個城市更新項目、51個城中村改造項目

1月8日召開的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被列為九大重點任務的第二項。作為解決各類城市病、塑造城市特色風貌、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城市更新也是擴內需、穩大盤、培育新業態新經濟的重要著力點。
過去一年,濟南積極穩妥有序開展城市更新行動,先后啟動洪樓廣場片區、槐蔭區市立五院片區等100個城市更新項目,啟動實施 51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城市面貌進一步改善,產業結構進一步升級,歷史文化進一步傳承。
城鄉環境更加宜居
曾經,老舊房屋密集、空中“蜘蛛網”交織、基礎設施老化、功能布局凌亂﹔如今,建筑塔吊高聳矗立、工程車輛來回穿梭、建設熱潮如火如荼。
這裡是濟南投資較大的非舊區改造類城市更新項目——濟南中央商務區西片區施工現場。該項目建成后,不僅能極大改善周邊居民生活品質,也能推動區域實現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的同頻共振。
無獨有偶,在二環西路以西,劉長山路以北的一個區域,白馬山片區西紅廟南紅廟城市更新項目的一棟棟居民樓拔地而起,周邊教育、商業、娛樂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高度集聚。作為2024年市中區第一個啟動的征遷項目,白馬山片區西紅廟南紅廟城市更新項目堅持“以產興城、以城聚人、產城融合”,按照“留、改、拆”原則實施新建文化配套設施及產城融合社區,提升街巷道路,完善片區品質與產業功能。
城市更新的基本目的就是滿足居民對更美好生活的需要。近年來,濟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市更新工作,頂格召開全市城市更新暨城中村改造工作推進大會和全市城市更新和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將城中村改造列為全市“民生保障類”重點項目,為加快城市更新注入強大的推動力。
在這一背景下,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聚焦居民“急難愁盼”和“城市病”等突出問題,統籌謀劃儲備和實施城市更新項目,從住區到街區、園區,從基礎設施補短板到公共服務提檔,2024年全市啟動100個城市更新項目、完成投資517億元,城市更新進入穩步推進期。51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啟動實施,群眾居住生活環境得到根本性改善。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2024年12月25日晚,華龍路579號燈火通明、人頭攢動,璀璨的燈光秀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拍照留念,在社交媒體上這處以門牌號碼命名的商圈已然成為網紅打卡地。
這個叫作“579百工集”的園區,是濟南市以城市更新優化產業布局的典范。從一個老舊廠房變身為舊貨市場,再轉型成文化創意和潮流時尚的聚集地,“579百工集”採取“老建筑留下老記憶、新業態凝聚新活力”的發展思路,致力於打造成為文化創意空間和青年發展友好型園區。截至目前,“579百工集”簽約入駐商戶50余家,吸引50余個興趣團體聚集,日均客流量達8000余人次。
與“579百工集”不同,位於天橋區官扎營街道的成豐面粉廠舊址是一處文保建筑,該項目作為全省活化利用類城市更新示范項目,在保留老建筑風貌特色的同時,積極探索引入數字化新業態,於2024年4月正式投入運營了全市首個專業電競賽館——電競新媒體產業園項目,給百年建筑注入了新鮮活力、重煥了商業新貌。
城市更新,不只是業態的升級,也帶來了活力的重現。洪樓廣場片區承載著濟南人的記憶和驕傲,2024年該片區迎來了蝶變升級。記者從日前舉辦的濟南歷城區“洪樓1905”暨洪樓廣場片區城市更新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上獲悉,更新后的洪樓廣場片區將整體打造集聚現代活力的國際步行街和高端品質的菁英會客廳。
“城市更新通過打造新空間,引入新產業、創造新生態、帶來新消費,這是城市品質提升和經濟發展不變的主題。2024年,這項工作也被納入了年度綜合考核,通過‘以考促干’的方式推動項目高效率、高水平、高質量落地。”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還要充分運用城市更新綜合管理信息平台,以日常填報、影像採集、實地幫扶等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多維度督導調度項目進展。
歷史文脈得以延續
身著漢服,頭戴簪花,站在起鳳橋上,側看小橋流水人家,穿越千年的古韻瞬間拍攝完成﹔沿著百花洲歷史街區來一場Citywalk,感受泉水與垂柳的呼應,古韻與現代的融合……古今文化,在此交相輝映。
“老濟南就是這樣,‘家家有泉,戶戶垂柳’,美得很。”簪花小姐姐旁邊,鄭女士跟老伴兒熱情地向外地游客介紹濟南老城魅力。在這裡住了快70年的老兩口,兩年前因明府城片區城市更新,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
如何在更新中系統保護、利用、傳承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在濟南古城(明府城片區)城市更新項目現場,施工人員根據不同院落和建筑的歷史價值特點,採取恢復性的建設方式,最大限度保護文物建筑的完整性、真實性。與此同時,項目強化產業銜接,導入合適的業態和內容,結合本土文化打造星巴克非遺店、百年白記“荷花酥”等特色店、定制店,實現文保建筑與特色文化的有機結合。
在上新街片區城市更新項目,50余處老建筑被納入修繕范圍,通過“中西合璧、新舊共存”設計手法,保存了上新街中西風情的城市肌理、傳統街巷、空間形態與歷史建筑。改造后的上新街一改往日陳舊面貌,目前已經有咖啡店入駐開始營業,也有時裝店等店鋪開始裝修工作。記者了解到,濟南印記、雙福等15家省市首店或形象店已簽約入駐上新街。
一座城市的更新發展,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關系到城市品質和競爭力的提升。濟南將繼續按照“政府主導、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持續深入開展城市更新行動,拓展城市文化和經濟發展空間,更好推動產業賦能城市發展,讓城市更有內涵和品質,更好滿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張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