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長波短訊

臨沭縣:流動黨員“流”在異鄉不離“家”

2025年01月07日10:46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臨沭縣堅持把精准有效、教育關愛服務體現到流動黨員管理全過程,圍繞“聚流建家、育流有家、愛流暖家、引流助家”開展工作,確保流動黨員“離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失”,讓流動黨員既有“家”更有“為”。

聚“流”建家實現流而有家。開展流動黨員集中排查活動,通過“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黨員找黨員”等形式,排查掌握流動黨員的基本信息,為全縣1000余名流動黨員建立動態信息數據庫,納入流動黨員信息系統進行管理,建立定期登記、定期通報、定期分析、重大事項報告等制度,做到流動黨員來源和去向、從業狀況和聯系方式、組織生活和現實表現等情況清晰,確保每一名流動黨員都納入黨組織管理。先后在北京、上海、廣東、濟南等流動黨員集中的地方建立駐外黨組織,完善駐外黨組織重點工作職責,細化抓黨建工作責任清單,對黨組織活動場所進行適當改造提升,添置辦公室設施、配備學習資料、營造黨建氛圍等,建成溫馨舒適的“流動黨員之家”,構建形成“上下貫通、執行有力”駐外黨組織管理體系。

育“流”有家實現流而有學。按照“把支部建到網上、把黨員連到線上”的教育模式,採取黨員幫扶共同學、“線上+線下”聯動學、結對共建深入學、專家輔導講解學等形式,抓好集中培訓學、支部集體學、黨小組自學、線上推送提醒學。依托燈塔—黨建在線、流動黨員網絡課堂以及騰訊視頻會議等載體,線上發布“黨建知識小課堂”,開展“黨紀專題輔導”,建立“微信本周我值班”制度,方便流動黨員“掌上”學習。綜合運用沂蒙精神展館、黨性教育基地等資源開設現場教學和體驗教學課程,開展“進基地、受教育、葆初心”等主題黨日活動,進行“正反面”典型教育,增強流動黨員紀律規矩意識。2024年以來,駐外黨組織開展參觀紅色教育基地26次、學習活動80余次,開展就業創業、實用技術、職業技能等培訓活動15次,確保流動黨員“離家不離訓、流動不流學”。

愛“流”暖家實現流而有情。家鄉黨組織落實流動黨員外出行前報告談話要求,由支部班子成員擔任聯絡員,定期聯系掌握在外工作生活情況,督促其向流入地黨組織報到,參加志願服務、進行走訪慰問等活動。駐外黨組織堅持“在外務工黨員之家、在外工作人員之家”兩大功能定位,開展“黨群同心大走訪”,深化“有困難找黨員”活動,用好“1+N”流動黨員結對聯系服務機制,成立法律、勞務、醫療、就業等小隊,開展“進行一次家訪、解決一個困難、獻上一份愛心”“三個一”活動,幫助解決住房、維權、就業等難題,增強黨組織凝聚力。2024年以來,駐外黨組織召開座談交流會25次,走訪慰問流動黨員72人,4人被縣委表彰為優秀黨員(黨務工作者),協調解決工作生活困難36個,搭建流動黨員與在外老鄉、黨組織的溝通橋梁,讓黨組織成為“暖心避風港”。

引“流”助家實現流而有為。聚焦“為駐地作貢獻”“為家鄉添光彩”,變“流動黨員”為“流動資源”,讓流動黨員“一面黨旗‘兩地紅’”。組織流動黨員開展“亮身份、踐承諾、比作為”主題實踐活動,常態化組織“弘揚沂蒙精神、爭做流動先鋒”“交通安全文明出行我先行”“國學大講堂”等志願服務活動,把沂蒙精神帶進居住社區,引導在外流動黨員牢牢樹立“我就是臨沭形象”意識。縣駐外黨組織聯合招才引智工作站等召開“建功他鄉、回報家鄉”座談會,制定“我為家鄉做點事”年度計劃,組織上海倉魯建筑裝潢有限公司、上海顯賢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等開展“桑梓情懷·回饋反哺家鄉”活動,吸引人才回歸、項目回引、資金回流,累計向家鄉學校、個人等捐款、捐物20余萬元,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助力鄉村振興。(朱偉)

(責編:公雪、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