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長波短訊

威海稅務:稅動能助力產業發展追“光”逐“電”向前行

2025年01月02日14:10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光電產業如何點亮生活?如果你和家人剛打開新買的激光電視,光電技術為我們提供了色彩紛呈、幀幀精致的視覺享受﹔如果你對無人機拍攝、攝影攝像感興趣,光電技術為我們提供了無懼塵土、光線侵擾高清攝取目標的鏡頭條件,光電產業與每個人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

位於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威海嘉瑞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瑞光電”)便是一家從事光學產品研發、設計、生產為一體的現代化科技型企業,自成立至今,已在光電領域深耕十余年,擁有獨立的光學工程實驗室,通過自主研發、創新,掌握了光學鏡頭、光學鏡片、光學模組的核心技術,產品覆蓋機器視覺、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生物識別、安防監控、AR/VR、醫療器械及部分國防應用領域,“高清無畸變玻塑混合光學鏡頭”和“非球面超高清防水防霧光學鏡頭”等主導產品的佔有率已躋身國內前三,與法國泰雷茲、海康威視、中國華為、小米家居、三星、歌爾等行業領軍企業保持長期合作關系。

“現在我手裡拿的這個小小的、長度不過4厘米的光學鏡頭,是我們的主導產品之一。不要小看了它,產品採用了我們自主研發的技術——瞳孔虹膜視覺識別,單個鏡頭的像素能達到6000萬。相當於我們站在一棟170層的摩天大樓上往下俯拍,能夠清晰地拍到地面花叢裡一隻正在飛舞的小蝴蝶的翅膀。”在嘉瑞光電董事長汪俊朋看來,企業發展的底氣來源於對技術的極致追求和對產品的自信,在單個鏡頭像素領域,嘉瑞光電已把技術做到了全球唯一,除此以外,嘉瑞光電還自主開發了40余種新技術、新產品,擁有80余項發明專利,56項實用新型專利,公司先后獲得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榮譽稱號 ,擁有威海市企業技術中心、工程實驗中心、一企業一技術中心等多種研發平台資質。

“技術創新投入高、回報慢、風險大,產業發展像是一場漫長的馬拉鬆競賽,而國家支持創新的政策紅利為我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量補給,為公司長期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汪俊朋表示。據統計,嘉瑞光電在2024年前三季度享受出口退稅100萬余元,預繳階段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220萬余元。“源源不斷的減退稅款幫助我們進一步優化資金鏈管理,為技術的研發攻關和高端科研人才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稅務部門也會根據公司發展和技術研發不同階段的需求,為財務人員提供涉稅問題輔導,幫助我們准確歸集成本費用、適用政策,為發展更添一重安心保障。”

為幫助像嘉瑞光電一樣的科創型企業抓住“科技創新”這一關鍵變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推動各類產業創新成果加速落地,國家稅務總局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結合轄區內企業發展各階段的涉稅需求,持續深化“服務前置+回訪問效”的方式,確保企業准確適用優惠政策。一方面,將納稅輔導前置化、精細化,對研發費用的歸集、核算等關鍵環節進行細致指導,消除企業申報的后顧之憂﹔另一方面,定期回訪已享受優惠政策的企業,了解其項目進展情況及政策落實后的實際效果,收集企業在研發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新困難,及時調整服務策略。

科創型企業的成長,是稅務部門服務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對於未來發展,嘉瑞光電將持續不斷加大研發投入,計劃在2025年前打造省級光學工程實驗室和國家級光學實驗中心,力爭成為北方最大的光學光電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一體化光學基地,在2030年前完成光學光電產業鏈布局,打造光學光電產業基地和人才高地,建成全國光電鏡頭、光電產品研發和生產一體化服務基地。威海經區稅務局將持續優化完善各項措施,以“稅”賦能,為科創型企業在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過程中,注入更多“稅動力”。(梁蓓蓓)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