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今日時評

提升科學素質 賦能共同發展(創新談)

喻思南
2024年12月30日10: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回應創新發展對科普的緊迫需求,適應科普工作形式、手段的新變化,必須推動科學素質建設向深度和廣度拓展

推動擴大世界公眾科學素質組織規模,分享提升科普服務水平的經驗,研討應對新一代技術給科普帶來的挑戰……前不久在北京召開的2024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上,一項項務實倡議、一場場思想碰撞,道出了國際科技界期盼提升科學素質、賦能共同發展的心聲。

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無論是加速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動能,還是面對生命健康、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戰,科技創新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厚植科學沃土、筑牢創新根基,加強科普工作,推動科學素質建設越發關鍵。

我國高度重視科學普及,不斷提高公民科學素質。2023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4.14%,公民的科學素質水平持續快速提升。同時,我國積極與世界各國開展科普交流,分享提升科學素質的經驗做法。比如,流動科技館項目自2018年陸續赴緬甸、柬埔寨、俄羅斯開展國際巡展,帶去豐富的科普資源﹔為防治全球重大遷飛害虫草地貪夜蛾,中國農業科學院通過組織國際防控研討會,派出專家實地指導等方式,介紹中國防控的理念和解決方案。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回應創新發展對科普的緊迫需求,適應科普工作形式、手段的新變化,必須推動科學素質建設向深度和廣度拓展。

進一步推動國際科技合作,讓科技成果惠及更多人。科技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流動越順暢,創新成果共享越便利,就越能激發人們的創新潛能,為提升科學素質創造更有利條件。當今世界,科技合作日益緊密,形成了難以分割的創新鏈條,開放合作的大勢不可阻擋。夯實公眾科學素質的基礎,需要匯聚智力資源,打破知識和技術的壁壘,讓科技成果為更多國家和人民所及、所享、所用。

搭建交流對話平台,促進全球科普工作互鑒互助。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積極促進公眾科學素質提升。去年通過的《2024—2033年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十年》決議,就將公眾科學素質提升置於優先地位。在這方面,我國是倡導者更是實踐者。自2019年開始,中國科協牽頭籌建世界公眾科學素質組織,目前籌備委員會成員和觀察員組織已達45家。

擁抱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人們跨越“數字鴻溝”。眼下,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深刻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也對科普內容生產及科學傳播等帶來深遠影響。發揮好人工智能的技術優勢,能有效增加科普供給,提高科普服務的精准性,讓科學知識傳播到更廣泛的人群。此外,還需加強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引導人們識別和防范相關風險,確保人工智能向上向善發展。

“科學技術是世界性的、時代性的,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期待全球科技界真誠攜手,共同努力,在更高起點上書寫深化科學素質國際合作的新篇章。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30日 18 版)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