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2024年山東中歐班列運行量質齊升,“帶貨”能力更強

2024年12月28日08:20 | 來源:大眾日報
小字號

寒冬12月,在上合示范區,山東中歐班列青島集結中心項目建設現場依然是一片忙碌景象:挖掘機等工程車輛正在進行道路施工,不遠處,辦公樓、倉庫等建筑已經基本成形。“項目預計今年整體竣工,明年將投入試運營。”山東高速齊魯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滿坤說。

“對於我們來說,2024年有特殊的意義。”滿坤說。今年6月,山東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萬列,眼下又迎來新的裡程碑,在上合示范區年開行量突破1000列大關。這第1000列班列,也承載著新的意義,它搭載了上合示范區首票陸路啟運港退稅貨物。以往從上合國際樞紐港出發,企業需等貨物到口岸完成清關才能申請出口退稅,而這批貨物在上合國際樞紐港報關放行后可以立即申報退稅。

這一變化得益於11月印發的《關於擴大啟運港退稅政策實施范圍的通知》,《通知》批准上合國際樞紐港成為陸路啟運港,自12月1日起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對這一政策在上合示范區落地的效應,滿坤充滿期待:“更多班列貨源將集結到上合國際樞紐港,進一步增強樞紐港的輻射帶動效應和集聚能力。”

為了讓貨物運輸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今年國家相關政策相繼推出。以往,鐵路運輸至口岸的貨物,如需換裝公路到境外運輸,要重新進行海關查驗等流程。今年10月以來,青島率先試點鐵公聯運新模式,企業隻需要在申報地進行一次海關申報即可全程暢行,鐵路與公路運輸無縫銜接,每個集裝箱可節約費用約500元。“試點兩個月來,我們積極推動白色家電、輪胎等山東產品以該模式出口,為企業節約物流成本,提高運輸時效。”滿坤介紹,該模式也使山東中歐班列在運輸模式上更加多元化,運輸優勢進一步拓展。

政策支持下,山東中歐班列積極探索創新,為企業提供了更多元的物流“解法”,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自身的內涵也更加豐富。

根據企業需求,山東中歐班列在青島先后推出家電專列、輪胎專列、化工專列、商品車專列等特色班列,創新發展“班列+跨境電商”“班列+冷鏈”“班列+運貿一體化”“班列+供應鏈金融”等新業態,累計服務外貿企業近7000家,為海爾、海信等重點企業開行供應鏈專列400余列,有效保障國際供應鏈產業鏈穩定暢通。

滿坤介紹,2023年上合示范區中歐班列進出口貨值達71.24億元,今年預計突破80億元。除傳統輪胎、日化產品、建材等出口商品外,新三樣等高附加值工業產品逐漸成為出口主力。

山東中歐班列青島集結中心項目的建設,則是完善班列功能、提升綜合服務能力的又一重要舉措。項目規劃建設中歐班列集結操作中心、供應鏈金融中心、跨境電商綜合服務中心、進口糧食監管中心,國際冷鏈物流中心等功能區域。

“項目建成后,將具備辦公、展示、倉儲、貨物流通和貿易等多種功能。”滿坤描述了項目園區未來的發展圖景。項目園區將促進物流、貿易和金融的融合發展,形成班列經濟生態圈。目前,青島集結中心項目園區正在進行市場推廣,吸引了眾多企業的關注,如日日順、玲瓏輪胎等企業已表達了進駐意向。

當下,山東正以中歐班列濟南—青島集結中心建設為抓手,提升輻射帶動能力,加快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滿坤認為,濟南、青島兩個樞紐的互補聯動,擴大了山東中歐班列的覆蓋面,對降低企業物流成本作用明顯。

今年1—11月,山東中歐班列開行2509列,同比增加10.2%,運行實現量質齊升。境外集疏運體系加速形成,去年設立的阿拉木圖集結中心運營成果初顯,今年9月設立中東歐塞爾維亞集結中心,形成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發展新格局。下一步,山東中歐班列將持續擴大班列開行規模,全面提升濟南、青島樞紐綜合服務能力,優化提升上合快線、日韓陸海快線、齊魯沿黃專列等特色線路,構建高質量國際物流大通道,助力我省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范薇)

(責編:公雪、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