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番茄成就大“柿”業——建行山東省分行金融服務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寨子村,一個以盛產優質西紅柿而遠近聞名的村落,被譽為“西紅柿之鄉”。寨子村地處北緯37度黃金緯度線,享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肥沃的黃河沖積平原,加之緊鄰黃河的便利灌溉,為綠色有機農業的發展提供了絕佳的環境。建行山東省分行積極響應鄉村振興號召,將金融服務下沉至基層,助力小番茄產業蓬勃發展,成就了大“柿”業。
賦能產業智慧升級
走進寨子村的西紅柿智能溫棚內,現代化高科技農業的魅力盡收眼底。番茄藤蔓層層疊疊,果實色澤鮮亮,如同紅寶石般點綴在綠葉之間。工人們各司其職,忙碌而有序,展現了一幅生動的現代農業畫卷。
高青縣潤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高青縣西紅柿產業的佼佼者,通過綜合運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以及環節控制、水肥一體化、有機無土栽培等現代農業技術,實現了農業生產的全程智能化管理。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一環。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實現農民增收、農村富裕,該公司計劃投資2.2億元建設溫室大棚230 棟,並配備生產道路、排水溝渠等基礎配套設施,主要用於西紅柿、西瓜等地方特色優勢果蔬種植。
可是,面對巨大的資金投入,該公司負責人一籌莫展。
建行淄博分行敏銳捕捉到企業困境,精心定制“綠色信貸 + 鄉村振興”綜合融資方案。深入研究人民銀行與銀保監會的信貸扶持政策,依據《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 年版)》,結合項目特性與經營規劃,精准判定該項目契合綠色信貸標准。這一“綠色信貸”標簽不僅極大提高了信貸審批成功率,還為項目贏得了“容缺”審批的政策傾斜,成功為該企業遞上1.4億元的信貸支持橄欖枝。
如今,該公司已發展成為高青縣果蔬產業的核心聚集區與智慧生產樣板園區,西紅柿年產量高達432.44萬斤,不僅為當地農業現代化樹立了典范,還帶動了周邊農戶就業增收,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成為區域農業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與新亮點,為后續農業產業融合與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金融“貸”動鄉村振興
在寨子村農戶張上海的西紅柿種植大棚裡,紅彤彤的西紅柿挂滿枝頭,長勢十分喜人。
今年是張上海種植西紅柿的第三個年頭。“這幾年,我們通過對西紅柿品種的升級和標准化種植,種出的西紅柿酸甜適中,味道純正,漿汁豐富,現在的西紅柿不僅在全縣范圍內有口皆碑,很多大中城市也有忠實粉絲。”西紅柿規模化種植的良好預期,讓張上海萌生了再擴建溫室大棚的想法。
可西紅柿還未大量成熟上市,投入種植的資金不能及時回籠,張上海一家犯了難。
建行高青支行了解到此事后,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上門對接,踩著田埂走進大棚,仔仔細細考察種植情況,一番評估后,快速為張上海辦理了裕農貸貸款2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建行的裕農貸業務優勢盡顯,給農戶們吃下了“定心丸”。像張上海這樣的個體農戶,貸款額度50萬以內,放款直接到個人銀行卡,採用自主支付方式,無需受托支付,徹底告別繁瑣流程,讓資金取用方便快捷,真正做到解農戶燃眉之急。而且,支行專門配備區域經理全程跟進,針對每筆貸款進度,每日督導不放鬆,確保流程一路“綠燈”,絕不拖沓延誤。
正是得益於這一系列貼心舉措,今年裕農貸業務在全市大放異彩,總體發放額度高達3400萬,成了響當當的惠農“金字招牌”。
“在你們這辦理貸款真是太快了,三天貸款就到了”,張上海難掩興奮,有了這筆資金,他將原來的5個大棚擴建到10個,產量增加了,今年的收入能增加一倍。
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裡”
正值西紅柿上市收獲季節,雙柳村村民庄雲濤正忙著採摘、分揀、裝箱,西紅柿打包后將直接發往東營、濟南及天津等城市黃三角優質農產品銷售處。
“以前取款要到鎮上,現在服務點就在家門口,辦理存款、繳費業務真是太方便了!”庄雲濤說道,他將每天的西紅柿貨款全部存到村裡的裕農通服務點,減少了20公裡的往返路程,大大節省了時間。
為“柿”農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建行高青支行充分發揮“裕農通”品牌效應,走進農村、貼近農民,打通了金融服務鄉村的“最后一公裡”,解決了村民在家門口存取款、轉賬、繳費等問題。截至目前,高青支行有裕農通綜合貢獻星級服務點40個。
隨著高青西紅柿的搶“鮮”上市,小小西紅柿不僅成為了村民的致富果,更照亮了產業致富、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寨子村的西紅柿產業正以嶄新的姿態,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魯啟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