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裡兒有面兒有希望 且看小村“一路生花”
彌河發源於山東濰坊臨朐縣沂山西麓,流經臨朐、青州、壽光,在壽光廣陵鄉南半截河村,分為3股入渤海。壽光市紀台鎮后老庄村就在彌河之畔。這個不足500人的小村落,近年來圍繞著“產業興、生活美、村民富”的發展思路,走出了一條“農文旅”融合帶動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一地生“三金”,產業興旺有盼頭
冬末春初的后老庄村已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一座座現代化蔬菜大棚裡,綠油油的菠菜、水靈靈的生菜茁壯成長,羽衣甘藍昂首挺立,黃花菜和薺菜也舒展著水靈靈的葉片,這些蔬菜將逐步乘著有機農業基地強大的營銷系統走向上海、廣州、香港等地百姓的餐桌,不僅實現自身增值,也幫著菜農實現“一地生三金”的夢想。
天剛蒙蒙亮,大棚中打工的村民便忙碌起來,大家有條不紊地摘菜選菜、稱重打包、搬運裝箱,漸行漸遠的摩托車轟鳴聲將一早的收獲帶向遠方。“我把家裡的十幾畝土地流轉了,每天就來集團這裡上工,採摘、打包、稱重都是些輕快活,一天下來能賺一百來塊錢,離家近還能照顧孩子。”后老庄村村民張文娟笑著說。足不出村在基地打工,她每年能有將近四萬元的收入,加上每年每畝地1100元的流轉承包費,小生活越過越有滋味。
產業興旺村民富,齊心創造有盼頭。七年前的后老庄村還不是這番景象。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村尋不到好出路,村民們守著幾畝薄田靠天吃飯,大伙兒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房屋多年不見翻蓋,出行就靠拖拉機和三輪車。
2017年,山東濰坊壽光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對該村進行重點幫扶,選派駐村書記吳俊杰和駐村工作隊來到村裡,結合村庄實際開展幫扶工作。看著村民們靠天吃飯過日子,工作隊心裡很難受,在充分了解村情、調研民意、考察產業后,工作隊聯合村“兩委”班子決心發揮本村毗鄰彌河生態資源和交通發達的優勢特點,將土地流轉起來,進行集約化、科技化、綠色化發展。
土地是農民的天,剛一開始推行土地流轉時,不了解情況的村民們十分抗拒,甚至有人為了不參與流轉跑到外村躲了起來。駐村隊和村兩委吃了不少閉門羹。萬事開頭難,工作隊重新調整了工作方式,將多地流轉土地的影像資料匯集起來做成視頻,每天挨家挨戶上門給村民介紹,用通俗易懂的土話給大家耐心細致地做工作。
圖為向村民宣傳土地流轉政策
3戶、5戶、10戶……在工作隊的不懈努力下,最終,村裡流轉土地780畝、引入生態公司560多萬元投資,成功開展了有機農業基地項目。村民們徹底從土地的束縛中解放了出來,除了每年拿到流轉承包費,還可以到公司基地打工,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增收。形成了“門口就業賺報酬、土地流轉得租金、村集體發展得分紅”的“一地生三金”模式。
如今,后老庄村已形成設施農業示范帶,全村共種植蔬菜約560畝,其中設施蔬菜470畝,露地蔬菜90畝,年產值突破220萬元,戶均增收3.2萬元。后老庄村把發展壯大蔬菜產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項主打產業進行培育,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村民口袋鼓起來了,村集體也要富起來。后老庄村利用閑置土地,建起了30余畝櫻桃採摘園。“等到今年第一批櫻桃成熟,預計畝產能到2900多斤,來年產出會更加可觀。下一步,我們還將對採摘園進行轉型升級,聚力發展露營研學、農家樂美食、坐船垂釣等項目,推動‘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預計村集體年增收11萬元以上。”談及村裡未來的發展,駐村隊隊員楊玉美信心滿滿。
崇孝滿“院落”,老有所樂有奔頭
“蕭天佐在天門兩下會戰,我的娘領人馬來到北番。我有心回宋營見母一面,怎奈我身在番遠隔天邊……”近日,剛走進后老庄村老年活動中心,音樂室便傳來了清脆的戲曲聲。
每天下午兩點,村裡老人們都會陸續來到老年活動中心,圍在一起唱歌、聽戲、下棋、打牌、聊天,玩得不亦樂乎。今年82歲的張春會,每天會准時來到村裡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這裡,她和老閨蜜們一起唱歌、看報、聊天,其樂融融。
村裡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際上是個文化的“大集市”,由壽光市局(營銷部)在2020年出資建設,設有毽球室、圍棋室、舞蹈室、綜合活動室、音樂室、圖書閱覽室、書畫室以及健身休閑廣場,可以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老年文體活動,不僅給村裡及周邊老年人帶來了歡樂和活力,還大大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以前我們干完農活就回家了,大家也沒地兒玩,實踐站給我們提供了玩的地方,大家一起唱個歌、跳個舞,平時的生活更有意思了。”張春會說,“玩累了就直接在‘晚霞食堂’吃飯,一個人在家不願做飯,在這裡吃得又飽又好。”
張春會所說的晚霞食堂,是壽光市局(營銷部)捐款籌建的、專為村裡高齡老年人打造的惠民項目。“現在村‘兩委’干部負責採購,我們工作隊負責燒菜、配送、打掃衛生,雖然累了一點,但不用另外雇人,既節約了老年食堂的運營成本,還能讓村裡的老年人吃得更健康。我們算了一下,現在這樣的操作模式,加上村集體收益、上級運營補助、社會捐贈,食堂能夠長久地運營下去。”工作隊成員李國偉對未來充滿信心。
圖為在老年食堂提供敬老服務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針對村裡老年人多的特點,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大力提倡、弘揚孝善文化,休閑文化廣場、村晚大舞台也相繼建成,健康義診、普法宣傳、養生講座等活動定期開展,健身設施、文化器材也及時配套更新。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包餃子、送粽子、做月餅、做香囊……孝老敬老的活動搞得有聲有色。
文明美“人居”,和美日子有勁頭
窗明幾淨,綠樹掩映,穿行在后老庄村的農田、院落和鄉間小路間,一幅幅恬靜淡雅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畫卷映入眼帘。近年來,壽光市局(營銷部)積極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后老庄村也完成華麗轉身。
“土坯房、臭泥塘、鹽鹼地、窄院巷,好女不嫁老庄郎……”說起過去的日子,今年65歲的王永利感慨連連,“那時,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村內盡是破落的土坯房,年輕人都早早地跑去外地謀生,大家都不願意回來。”為盡快改變村容村貌,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壽光市局(營銷部)積極用好上級政策,申請幫扶資金開展道路鋪設、路燈安裝、水塘清污、危房改建等項目,昔日泥土路變成寬闊的柏油馬路,盞盞路燈點亮村民的夜間生活,農家小院也變得詩情畫意。村庄的綠化更是讓人感到日子有奔頭,支脈河岸邊、村路兩旁新栽下的400多棵櫻花樹、海棠樹排排林立,讓人期盼著來年的片片花海。
同時,為調動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主動性、積極性,提升村民知曉率、參與率,駐村隊充分借助村民群聊、大喇叭廣播、流動宣傳車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平台,宣傳人居環境整治重要意義,讓宣傳入耳入心,動員群眾做好“門前三包”,引導群眾把院落空閑地建成小果園、小菜園、小花園,植綠栽花,以“庭院經濟”助力環境整治,攜手扮靚村內人居環境的顏值。
與此同時,村兩委探索實施了“網格家長”制度,將村內劃分為10個網格,每個月環境評選合格的獎勵衛生紙,並與年底文明家庭評比、模范村民評選挂鉤。制度的實施立竿見影。有條巷子裡,村民蓋房剩下的廢料一直堆放在院前,左鄰右舍的出行深受影響,大家有苦難言不願得罪人,村“兩委”做了數次工作都無功而返。“網格家長”制度一推出,沒出兩天,這戶村民就把廢料清理走了。“也不是為了那一提紙的獎勵,大家都積極營造靚麗的村容村貌,隻有他自己邋裡邋遢心裡也不是個滋味兒。”駐村書記吳俊杰說。
圖為幫助村民採收農產品
今年年初,后老庄村的“陽光愛心超市”正式營業,村民們參與環境清掃、糾紛調解、普法宣傳等活動可以獲取積分,積分可以兌換大米、食用油、挂面等商品。工作隊帶頭干、村兩委主動干、村民搶著干,如今的后老庄村,古樹環繞,碧水潺潺,加上錯落有致的房屋,讓人仿佛走入了小橋流水的詩境之中,鄉親們沒事還串門交流心得。工作隊乘勢而上,聯合村兩委積極爭取資金支持,利用閑置農房建設民宿、茶館、電商基地,挖掘當地特色文化資源,並不定時舉辦“鄉村大集”,設立中醫義診、愛心義剪、血壓檢查等服務攤位,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利。
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把村裡的事當成自家的事,在壽光市局(營銷部),幫扶的接力棒仍在傳遞,助力鄉村振興的探索仍在持續。(李可馨)
來源:山東濰坊壽光市煙草專賣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