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山東各地

山東嘉祥:全面推進交通管理高質量發展

2024年12月12日14:57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今年以來,山東省嘉祥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牢固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理念,扎實履職盡責,強化溝通協調,穩步推進道路交通安全排查整治,有力維護了全縣道路交通安全。縣級交安辦實體化運作得到省、市交安辦充分肯定,濟寧市交安辦和嘉祥縣政府辦公室專門給予通報表彰。

“協作共治”邁出新步伐,積極推出了交安實體化運作“嘉祥經驗”

理順管理體制。制定《嘉祥縣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委員會工作規則》,推行“1+4+N”實體化運行模式,健全完善“研判會商、定期調度、量化考核、業務咨詢、工作專報”五項機制,組織成員單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不定期組織開展安全大檢查。構建“主體在縣、管理在鎮街、落實到村”三級管理體系,在全市率先實現鎮街交安辦全覆蓋,組建農村勸導員隊伍1600余人,建設交通勸導站26處。

扎實查改隱患。印發工作細則,建立全縣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數據庫,精准統計隱患信息,對照隱患問題,落實台賬分類管理、現場簽字領責、限期挂牌整治、后期檢查驗收等整改措施,形成隱患排查整治閉環管理機制。今年以來,共組織排查整治“人車路企”道路交通安全隱患5580處,S319、S244及大黃線等重點路段整治成效明顯。

嚴格督導考核。將道路交通安全生產考核納入對鎮街安全生產考核體系,並賦予一定分值,每月對鎮街工作情況進行排名,倒逼責任落實。同時,定期對縣交安委成員單位、各鎮街履職情況進行實地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函告提醒,督促指導整改。

“簡案快辦”跑出加速度,全力打造了刑事速裁“嘉祥樣板”

今年以來,嘉祥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發展理念,打造了具有嘉祥特色的刑事速裁新模式,實現了執法辦案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2024年4月份,速裁中心運行以來,開庭16次審結案件176起,所有案件均當庭宣判,保持了零上訴、零抗訴、零投訴。2024年6月27日,李偉副省長蒞臨指導時,給予充分肯定。2024年5月11日,全市檢察機關“法安儒鄉•德潤濟寧”輕罪治理品牌創建觀摩團專門到中心觀摩指導。2024年7月19日,全市公安交警系統執法規范化建設推進會在嘉祥縣召開,交警大隊作了典型發言。

堅持問題導向,做強中心增支撐。針對危險駕駛案件多,從立案到作出判決時間跨度長,群眾對案件久拖不決不滿意,執法機關工作壓力大,嚴重影響了執法機關的公信力這一突出問題,2023年8月份,縣政法委組織公、檢、法、司四部門到外地學習考察,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做法,在交警大隊建設了刑事速裁中心。中心建筑面積500余㎡,設有執法辦案、檢察室、審判庭、律師工作站等功能區,可以完成受理登記、人身安全檢查、隨身財物保管、信息採集、血液保管、候問、醒酒、涉毒快檢、訊(詢)問等辦案流程。

堅持實體運作,提高標准增效率。公安民警、檢察官、法官和律師聯合常態化辦公,實現案件偵查、審查起訴、法庭審理、法律援助的一體化運行、“一站式”管理。縣公安局負責速裁中心的統籌管理和案件的調查取証﹔縣人民檢察院指派人員受理公安機關移訴﹔縣人民法院負責刑事速裁庭審工作﹔縣司法局負責提供法律咨詢和幫助。對適用速裁程序的案件,公安機關在5個工作日內偵查終結后,加蓋速裁程序印章集中移送﹔檢察官集中閱卷,集中告知、訊問犯罪嫌疑人,5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提起公訴決定﹔值班律師集中約見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法官對速裁案件做到送達、審理、宣判、結案5個工作日內完成。庭審採取集中開庭模式,實現“多人一庭審結”,辦案周期從原來的平均6個月,縮短到現在不到1個月,醉駕等輕微刑事案件的審理上了“高速路”、跑出“加速度”。

堅持科技賦能,規范檢存增共識。為規范血液中酒精含量檢測這一關鍵証據的固定,速裁中心專門設置了血液保管室、血液保管櫃、送檢箱及配套不含酒精的消毒專用包,引進了目前國內較為先進的樣本保存系統。民警查獲醉駕嫌疑人將其帶至指定的醫院採血,血液樣本由速裁中心民警統一保管、送檢,從呼氣檢測、血液提取、保管、送檢,系統自動留痕,執法記錄儀全程監控,杜絕了呼氣后不抽血、抽血不及時、保管送檢不規范等問題。路面查處、定點採血、專用消毒包、專人送檢、全過程自動留痕,為案件順利辦理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有力保障了執法公信力。

堅持平台聯動,數據共享增效果。公檢法三部門依托政法協同辦案平台,推動實現檢察機關監督數據、法院審判數據與公安機關執法數據共享。對有爭議的案件,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提前會商研究,在案件事實認定、法律法規適用、偵查取証方向等方面共同解決執法難題,提供專業法律指導,從源頭上減少執法問題發生。

“民生警務”實現新提升,再次獲評“全國一等縣級車管所”

2010年以來,連續13年,嘉祥縣大隊車管所在全市公安機關車駕管業務滿意度測評中始終位居第一方陣,連續6屆榮獲“全省優秀縣級車輛管理所”。2022年12月,被公安部評定為“全國優秀縣級車輛管理所”。2024年9月,交警大隊車管所作為全市唯一參選的縣級車管所,以全省第三名的成績再次被評為“全國一等縣級車管所”,實現“全國一等縣級車管所”二連冠和在全省排名中爭先晉位。

拓寬“一門辦”。建成了建筑面積達6600平方米的新車管所,保險、郵政、醫療、銀行、稅務等相關機構入駐服務大廳,部門協同服務,實現了業務辦理無障礙、群眾辦事少跑腿的服務承諾,真正實現“隻走一扇門,辦結所有事”。

拓延“就近辦”。建成了黃垓交通管理服務站,實現了車駕管工作的業務延伸,更加方便偏遠鎮街群眾就近辦理業務,縮短了業務辦理距離和時間,破解服務觸角延伸不夠難題,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拓展“網上辦”。積極推介“網上車管12123平台”,手把手教群眾下載、使用。該項便民措施在深入人心的同時,正逐步推動著“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的高質量轉變。

拓深“智慧辦”。在全市建成首個智慧車管所,24小時不打烊,可辦理車輛選號、補換証件、拍照、繳費、體檢及申領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等業務,滿足了群眾在節假日和下班時間辦理業務的需求。

問民“怎麼辦”。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專門的民意感知中心,健全業務回訪、咨詢服務、信訪投訴、協調督辦等機制,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對工作人員全部配備使用評價系統,對每項業務服務效能即時測評。

“事故預防”達到新水平,助力實現了減量控大“保二爭一”目標

1-10月份,嘉祥縣交警大隊“減量控大”綜合考評累計排名位居濟寧全市第二名。

創新路面勤務機制。組織各中隊在國省道和縣鄉主干道實施錯時勤務機制,開展“亮燈”行動﹔落實高峰護學勤務機制,每天在城區12個校園周邊設置護學崗、16處主要路口設立高峰崗,早7時10分上崗,晚4時30分上崗,直至22時下崗,落實“定崗、定人、定責”勤務機制,全力為廣大師生平安出行保駕護航。

嚴查重點交通違法。探索交巡警融合執法,聯合開展飆車炸街專項整治13次,摸排改裝線索4條,暫扣改裝電摩62台。每天組織開展酒醉駕專項行動,查獲酒醉駕1430起﹔每天堅持在早6-8時,晚7-8時高峰時段開展農用車和面包車專項整治,已查獲違法載人260起、超員102起。聯合交運部門開展大貨車百日攻堅整治,查獲超載4221起,查扣“百噸王”356台,查處總量全市第一。

全力整改道路隱患。常態化開展隱患排查,制作《道路隱患整治清單》,針對S244、S319和大黃線存在的45條重點隱患,縣政府主要領導作出專門批示,逐條落實整改責任,一次性通過了全市驗收。聯合太平洋等7家保險公司,對7處鐵路下穿道路落實了防積水措施。

完善提升基礎設施。施劃、復新標線7.8萬平方米、震蕩線160余條、停車泊位600余個,安裝紅綠燈5個、警示燈46個、標牌423面、隔離護欄3500余米,封堵不合理開口29處,整治視距不足農村平交路口13處。新建啟用了G327馬庄路口、呈祥大道演武路路口固定交通信號燈和大黃線北外環路口電子警察設備。

強化教育勸導力度。重點關注農村區域交通安全,三月份開展“禁止酒醉駕宣傳月活動”、四月份專門部署“農民集體出行‘雙備案’”、五月份強化“交通安全節日安保”、六月份組織“公路禁打禁晒專項活動”。13個鎮街全部完成了首批宣教陣地和10處規范化勸導站定點選址建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宣傳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嚴把出村第一道關口,力爭將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消除在上路之前。同時,自10月份起,依托縣交安辦,創新推出了交通安全警示發布機制,精心制作了秋收農忙時節嚴禁佔道打場晒糧、冬季惡劣天氣安全出行等警示教育錄音資料,通過微信群、路面顯示屏和農村大喇叭等方式,不間斷地推送、播放。

堅持科技賦能管理。新建啟用G327馬庄路口、呈祥大道演武路路口固定交通信號燈和大黃線北外環路口電子警察設備,在G327等3條重點道路建設大貨車抓拍系統,查處貨車未靠右行駛273起、闖紅燈69起。啟用駕乘電動自行車未佩戴安全頭盔抓拍系統,頭盔佩戴率居全市前三。

下步,嘉祥交警將迎難而上、向險而行,進一步科學用警,優化執勤模式,全員奮戰在交通管理第一線,確保全縣道路持續安全暢通,確保廣大群眾平安有序出行。(閆曉民)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