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山東各地

濰坊臨朐:點燃工業“主引擎”釋放發展“強動能”

2024年12月09日10:06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12月4日,2024年度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綜合評價結果公布,確定“濰坊市臨朐縣綠色輕量化鋁材加工產業集群”等10家集群單位為2024年度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綜合評價前10位。這一榮譽不僅是對臨朐縣在綠色輕量化鋁材加工領域努力的認可,更是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從機械轟鳴、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到高效運作、蓬勃發展的產業園區,再到日新月異、亮點紛呈的城市建設……濰坊臨朐處處洋溢著旺盛的發展活力,展現出勢不可擋的前進動力。

今年以來,臨朐縣堅定不移地秉持“項目為王”理念,勇於擔當、敢於挑戰、銳意進取。集中優勢力量狠抓項目建設,匯聚各方資源推進項目落地,整合多項政策促進項目發展,全力以赴推動項目建設加速提效,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1—10月份,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高於全市1.1個百分點﹔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38.5億元,同比增長14.6%,增幅居8縣市第1位、全市第3位。

“聚鏈成群”鏈出工業新活力

走進華建鋁業綠色低碳鋁基新材料智能制造項目現場,眼前一派繁忙。作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和山東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的引領性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建智能制造、倉儲物流、辦公研發等設施,產品廣泛用於航空航天、汽車、船舶、鋰電池包等高端領域。”據項目負責人介紹,建成后,預計年產綠色低碳鋁基新材料15萬噸,年營業收入35億元,利稅4億元,將推動鋁產業集群綠色發展。

作為臨朐的優勢主導產業,鋁型材產業已發展到159家規上企業,年產能180萬噸,關聯配套企業460多家,市場專業經營業戶1200多家,產品涵蓋11個門類、300多個系列、5000多個品種,集群年產值450多億元……

臨朐縣按照“互為上下游,形成產業鏈”的思路,推動傳統鋁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的多贏。

在上游,引進擠壓機、噴涂設備企業,覆蓋鋁加工生產全環節﹔在中游,建設了高性能特種鋁材、高檔工業鋁材等強鏈項目,實施智能制造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在下游,規劃建設了中歐節能門窗產業園、5G智能鋁家居產業社區等產業園區,引進了米蘭之窗、沃倫門窗等鋁門窗加工企業,延伸帶動密封膠、模具、玻璃等配套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引進一家企業、打造一個集群、發展一個產業,臨朐縣不斷為產業向前、企業發展“鋪路搭橋”,逐步實現了從低端到高端、從粗放到集約,從單一到多元的轉變。

今年以來,臨朐持續加大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力度,大力實施“強鏈、擴鏈、補鏈”工程,推出總投資額652.3億元的188個重點項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其中,16個項目入選省重大重點項目,入選數量連續三年居濰坊市第一。

“專精特新”匯聚發展新動能

“專精特新”企業是中小企業的領頭羊,雖小猶強,蘊含巨大發展潛能。在濰坊臨朐,一批 “專精特新”企業深耕專業領域、聚焦關鍵技術,成為縣域經濟韌性的重要支柱,推動了當地產業體系的優化和新質生產力的匯聚。

11月25日,2024年企業創新成果推廣目錄名單公布,臨朐縣山東高速鐵建裝備有限公司超高性能混凝土研制、臨朐玉龍造紙有限公司食品級烘焙紙的研發及產業化等8項成果成功上榜,數量位居全市第一。

在山東高速鐵建裝備有限公司的軌道板智能工廠,多台大型設備正在運轉,鋼筋籠綁扎、入模、張拉、檢測、放張、脫模……一塊塊7噸多重的軌道板從CRTSⅢ型高鐵軌道板智能流水線上不斷誕生。目之所及,軌道、線纜、機械手等部件,中控系統像一張無形的網,將多道工序聯系在一起。

“自2022年6月,這條設計年產軌道板4萬塊的智能流水線投產以來,產品工藝更先進。”公司總經理蔡元濤表示,被稱為“齊魯第一板”的軌道板每一塊都安裝了芯片,實現了質量可追溯,公司邁向了數字、智能化發展新裡程。

“智能設備取代大量人工並加速生產,日出板量有明顯增加。” 蔡元濤告訴記者,作為全產業鏈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先后獲得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山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等稱號。高鐵軌道板年產量達14萬塊,順利完成了濟青高鐵等重點項目生產任務,與波蘭、南非等20余國建立業務關系,出口混凝土軌枕超300多萬根,至今仍保持全國同行業海外軌枕最大訂單記錄。

為進一步激發企業的創新潛能,臨朐縣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重大平台建設、產業政策扶持、創新項目攻關、高端人才引育等方面持續發力,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全力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提質入庫,助力“專精特新”企業擴規提質,正是這種“精心呵護”,為臨朐成長出更多的冠軍企業提供了空間和土壤,持續為當地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

2024年,臨朐縣3家企業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2家企業認定為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0家企業認定為第一批山東省創新型中小企業。

“優化服務”推動發展新跨越

好的營商環境是發展經濟的“先手棋”,是“雙招雙引”的“強磁場”。“讓臨朐成為產業鏈關鍵企業最容易落地、最適宜發展的地方”已成為臨朐縣招商引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理念。

重視營商環境,臨朐的力度一直有增無減。

走進辛寨街道精工泰鋼年加工20萬噸重鋼生產項目現場,工人師傅分布在各個施工區域,緊張有序地忙碌。車間外圍,挖掘機正在進行土地平整作業﹔車間內部,移動式高空作業平台緩緩升起,技術人員正在進行設備安裝。作為2024年省重大項目,“目前,項目2號車間已經投產運營, 1號、3號車間主體結構也已竣工,新上的數智化生產線,將全面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項目負責人吳治成介紹道,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年產值可達8億元,利潤3千萬元以上,稅收2千萬元以上。屆時,將有效填補臨朐縣大型、超大型重鋼領域空白。

重大項目建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雙招雙引”政策的助推及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

“臨朐營商環境優渥,對企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比較大,總能在企業需要的時候及時提供幫助,這也堅定了企業發展信心。” 吳治成說,項目簽約后,臨朐迅速成立項目服務推進專班,主動靠前、強化保障,全過程當好政策的明白人和問題的解決員,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

營商環境沒有完成時,隻有進行時。今年以來,臨朐縣持續推進“一號改革工程”,全面打造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讓經營者在臨朐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發展。

聚力優化政務服務軟環境,高標准建成企業綜合服務中心,在全市首推開工一件事、全年無休不打烊審批模式。嚴格實行項目建設“承諾即開工”,重點項目建設期限提前近3個月。創新法治賦能產業鏈工程,深入開展法官進企、檢察官護企等系列主題活動,為全縣500多家重點企業精心做好法治體檢,幫助化解法律風險1200余項。

推動政企溝通“零距離”。探索建立大片區服務機制,深入開展“我為企業辦實事”活動,構建“主動發現—高效處置—舉一反三—晾晒評價”的企業訴求分層分類分級高效閉環解決機制。今年以來,收集解決企業訴求214件,提供貸款11億元……

如今的臨朐,“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外來項目涌進、“二次創業”潮起,營商環境軟實力已經真正轉化為推動發展的硬支撐。(孟凡霞)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