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本網特別關注

彎彎睫毛“翹”動美麗經濟

喬姝 鄭昕橋
2024年12月08日08:55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鑷子翻飛、手指舞動、小錘起落、圓管輾轉……11月12日,山東平度大澤山鎮一家美妝睫毛加工點裡,一排排整齊的毛發細絲,在工人手中變身成卷翹的睫毛,被粘在卡紙上,摞成小山,等待封裝和售賣。

當天下午4點,快遞的廂式貨車停在加工點門口。“當天拉走,當天發貨,我們的訂單來自全球各地。”美妝睫毛加工點負責人李向英正招呼著快遞人員,把一摞摞堆疊整齊的貨箱搬上貨車。

山東平度,被稱為“中國睫毛第一縣”,是全球睫毛產品主要生產集散地之一。這裡年生產美妝睫毛1.2億副,涵蓋品類3000多種,總產值超百億元。據統計,全球每10對美妝睫毛中,至少有7對出自平度。

“平度產”假睫毛展示。人民網 喬姝攝

“平度產”美妝睫毛展示。人民網 喬姝攝

特色產業 助力富民強市

從平度市區出發,驅車40多分鐘就能到達大澤山鎮。在鎮上的長樂片區,街道兩邊的招牌大多不離“睫毛”二字:睫毛輔料、睫毛半成品、睫毛模具……應有盡有。

平度美妝睫毛的生產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以大澤山鎮為源頭,最初由村集體出面承接國外企業訂單,此后集體生產轉變為家庭作坊,開始承包經營。

經過多年試水,平度美妝睫毛逐漸打開市場,有了回頭客。心思活絡的經營者開始招工、建廠、辦企業。出貨量的增大、盈利空間的增加,使得從業人數、產量劇增。在你追我趕中,一個規模化的產業集群就此誕生。

在大澤山鎮一家美妝睫毛加工點,員工們正專注地對著一簇簇睫毛做最后的定型、質檢和包裝。

除去包裝重量,一對粘貼式美妝睫毛隻有五六克重。“別看這睫毛小小的一片,工藝多著呢。”負責人李向英介紹,經過卡毛、合毛、切毛、卷毛、拆毛、定型、抹膠、上台、包裝等十幾道工序,一副副美妝睫毛才能“走”下生產線,“飛”往世界各地。

對於從事美妝睫毛加工的工人來說,這一道道工序,既考驗手工,又考驗眼力。家住長樂片區的王振娟,是個做睫毛十多年的熟練工,她把美妝睫毛分裝在模具上,完成著質檢之前“上台”的工序。

“每天能分裝兩千四五百對美妝睫毛,月收入5000元上下。”王振娟表示,“這裡離家近,工作時間自由,照顧家裡老人孩子都方便。”

在平度,像王振娟這樣在家門口從事美妝睫毛生產、加工、銷售的人員有6萬多人。

設計定制、加工、包裝、銷售、物流、外貿……經過40多年的發展,平度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睫毛產業鏈。平度睫毛企業落地生根,遍地開花,現有經營主體5000余家,加工點2萬多個,睫毛生產業已成為獨具特色的富民強市產業。

深耕細作 擦亮金字招牌

老一輩多從事家庭小作坊式生產,沒有明確的規章制度,產品質量不一﹔現在的市場,則對產品的質量和款式要求更高。

為緊跟市場需求,平度睫毛企業不斷進行設備升級和技術創新,美妝睫毛生產工藝更加精細,產品質量日漸提升。

王海波是當地睫毛產業的“后起之秀”,其組織的研發團隊成功推出具備自主技術的可降解美妝睫毛,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認証。“綠色環保,成本低,舒適感高。”王海波表示,產品一經推出便備受歐美市場歡迎。

從創業之初的貼牌生產,到如今的自主研發,美妝睫毛行業告別無序競爭。在王海波看來,產品過硬是打出品牌、開拓市場的前提。“隻有注重產品的創新研發,才能在行業中站穩腳跟。”

“平度產”多彩立體款假睫毛。人民網 喬姝攝

“平度產”多彩立體款美妝睫毛。人民網 喬姝攝

目前,“平度造”美妝睫毛遠銷海內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搶手貨。支撐起龐大市場的背后,是平度睫毛生產逐漸轉向工廠化、訂單化、規模化。

“工廠化生產才能更好地達到高品質,睫毛的長度、翹度、粗細等都能更好地統一標准。”睫毛產業從業者於浩表示。

2021年,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當地“中國美妝用品(睫毛)產業之都·平度”稱號,大大小小的睫毛企業,在深耕細作中,擦亮著平度市“中國美睫之都”的“金字招牌”。

鏈式突破 打造“產業大腦”

美妝睫毛生產技術門檻並不高,制作分散、勞動密集的傳統生產方式,削弱了平度睫毛源產地的優勢。

為了集聚資源要素,進一步“建鏈、強鏈、補鏈、延鏈”,當地政府不斷強化政策、財稅、人才等要素支撐,規劃建設。

美妝在線新經濟產業園、美妝配套產業園,以及大澤山和舊店生產基地,探索出睫毛產業集聚化、數字化、品牌化發展的新路徑。

11月20日,美妝在線新經濟產業園正式投入使用。“產業園的建立,補齊了睫毛產業鏈的上、中、下游。”該產業園運營部負責人潘薪宇說。

在上游原材料環節,投資5億元建設的美妝配套產業園,將原料生產企業、化工企業遷入園區,填補了平度原材料生產環節的空白。

精品睫毛原料。人民網 喬姝攝

精品睫毛原料。人民網 喬姝攝

手捧米粒大小的材料顆粒,睫毛原材料企業負責人張瑞杰介紹:“這是我們自己的配方,拉出來的絲韌性好,價格比進口便宜一半。目前,一條生產線一天能產出睫毛絲200公斤。”

在中游生產加工環節,2021年開始,產業園與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合作,建設智能制造設備和數字化車間,上卡機、卡毛機、切毛機、涂膠機等設備已經投入使用。

在陳棟梁的睫毛生產廠房裡,激光睫毛切割機上跳躍著電火花,磨尖、卷毛、切毛等五道工序一步到位。“機器生產周期快,款式更新便捷,產品更加輕薄舒適。”陳棟梁說,產業園交付后,公司將進一步實現規模化生產。

技術人員正在操作全自動睫毛點膠機。人民網 喬姝攝

技術人員正在操作全自動睫毛點膠機。人民網 喬姝攝

在下游銷售環節,美妝在線新經濟產業園開展電商培訓,並與多家線上銷售平台合作,助力企業向終端銷售轉型升級。同時,參與、制定行業標准,助力行業規范化發展。

一家睫毛企業的負責人竇寶來表示,產業園為商戶提供了政策扶持、專業培訓、配套服務等多項便利。

美妝在線新經濟產業園負責人韓鬆明介紹,產業園致力於構建中國首個集合式“美妝睫毛產業大腦”,集交易平台、智能制造平台、物流交付平台為一體,助力美妝睫毛產業“鏈式突破”。

2023年、2024年度,平度“美妝睫毛產業大腦”分別入選山東省 “產業大腦”入庫培育名單。

作為縣域特色傳統產業,平度睫毛產業推動特色產業數字化升級,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模式。

“我們將繼續深化與科研院所合作,提高睫毛產業智能化、機械化水平﹔培養、引進銷售和研發人才,帶動睫毛企業開拓國際高端市場。夯實‘中國睫毛之都·平度’區域品牌基礎,打造‘翹’動全球的美麗經濟。”平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從欣表示。

(責編:公雪、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