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社會法治

濰坊以高水平法治賦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2024年11月26日14:46 |
小字號

“新增股權、債權作為非貨幣財產的出資形式如何認定”“股東不履行出資義務怎麼辦”“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需要征求其他股東同意嗎”……今年6月,山東省濰坊市司法局組織公益律師走進臨朐縣企業發展促進會,為會員企業帶來一堂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施行后,企業組織架構的設計、調整及風險防范”為主題的法治公開課。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濰坊市聚焦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實施法治賦能產業鏈工程,探索推行“產業鏈+法律服務”模式,為企業排憂解難,與企業共謀發展。

以政策引領力強鏈

厚植產業創新發展“軟環境”

風箏是濰坊市獨具特色的文化符號和熠熠生輝的城市名片,如何進一步提升風箏產業發展質效?

關鍵部門和單位加強協作,專家學者深入研究論証,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在無上位法支持、無經驗可借鑒的情形下,該市組建立法專班,於今年7月發布《濰坊市風箏文化產業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作為一部具有濰坊地方特色的創制性立法,《條例》進一步明確對風箏文化產業的支持和鼓勵措施,聚焦風箏文化傳承交流及品牌培育保護,鼓勵企業和個人探索風箏文化年輕化、時尚化表達。

產業要實現長足發展,離不開良性健康的發展環境。濰坊市制定《實施法治賦能產業鏈工程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方案》,打造“法治濰民·法匯民聲”立法民意征集平台,征集助力產業發展意見和建議50余條。同時,制定《濰坊市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和監督管理辦法》,對涉企文件制定程序作出專門規定﹔深化“法治雙審”協同聯動機制,審核“雙招雙引”、產業扶持、外資利用等各類涉及市場主體的政策措施100余件。

以執法監督力固鏈

筑牢維護企業權益“硬支撐”

“行政執法檢查事前有報備、系統可查詢、事后能評價,對企業而言,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近日,坊子區某食品公司總經理通過涉企行政檢查報備系統,完成對市場監管和環保部門聯合執法檢查的滿意度評價。

為有效解決檢查頻次過高、隨意檢查、重復檢查等問題,濰坊市持續深化涉企執法陽光監督改革,搭建涉企行政檢查報備系統,建立涉企行政檢查和企業評價制度,對涉企行政檢查實行“全過程”監督。系統運行以來,已報備和辦結行政檢查事項1萬余件,涉及企業8900余家、企業評價9500余條。

此外,該市深入開展行政復議“入園區、進企業”活動,創新行政復議涉企聯系點工作機制及涉企行政復議案件“聽証+調解”雙向聯合模式,搭建園區企業和行政執法機關溝通橋梁,切實保障企業合法權益。截至9月底,共受理涉企行政復議案件203件,糾正和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79件。

以法律服務力護鏈

燃動助推產業升級“新引擎”

“您這次的‘法治體檢’已經完成,這是體檢報告,后續有什麼疑問可以隨時聯系我。”近日,“企業法律管家”將涵蓋8個風險模塊、65項合規體檢項目、90余個法律風險點的“法治體檢”報告交到某受檢企業負責人手中。

產業鏈發展到哪裡,法律服務就延伸到哪裡。濰坊市聚焦企業急難愁盼問題,推行“企業成長+法律服務”全鏈條融合服務模式,不斷拓展法律服務的廣度和深度,為產業發展裝上“助推器”。

供應鏈公司是新興的業態模式,合作對象多,商業活動頻繁。濰坊某供應鏈公司法定代表人因出差無法完成簽約,昌邑市公証處企業公証顧問通過線上平台遠程視頻形式,當天辦理委托公証,幫助企業順利簽訂合作協議。在“蔬菜之鄉”壽光,“法律服務鏈+蔬菜產業鏈”雙鏈融合機制將法律服務觸角“全覆蓋”延伸至產業各環節,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此外,濰坊市還邀請律師、專家開設“定制法治培訓課”,優化升級“律師來了”平台,進一步提高企業應對經營風險的能力。截至目前,“律師來了”平台共入駐律所255家,免費為企業和群眾解答法律咨詢256萬余次。

來源:法治日報

(責編:賈曉宇、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