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

工業經濟“筑底”反彈,6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全省居首,來看品質濱州的新打法

2024年11月26日09:11 | 來源:大眾新聞·大眾日報
小字號

品質濱州的新打法

  統計數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今年1—9月份,濱州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稅收收入、進口總額、規上工業利潤總額6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居全省首位。

  登高首位,是階段性目標的實現,更是向遠而行的新起點。10月中旬,行走濱州,當地錨定“發展品質更高”“科創品質更強”“服務品質更優”等目標,向高而攀、向遠而行的發展實踐。

  老樹向高長新枝

  到濱州,不能不談鋁。

濱州因鋁而興、因鋁而盛、因鋁而強。(資料片)

濱州因鋁而興、因鋁而盛、因鋁而強。(資料片) 

  “以鋁產業為代表的傳統產業,是濱州最大的家底,也是新型工業化的主戰場。”濱州市工信局副局長雷燦說。

  調研中,兩組數據耐人尋味:一是1—9月份,濱州市電解鋁產量同比下降0.2%,下游鋁型材產量同比增長15.7%﹔二是1—9月份,濱州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工業用電量同比下降0.85%。

  “悖論”背后,是濱州傳統產業的新解法。2019年以來,濱州有1400多億元的傳統產業產能轉移,其中203萬噸電解鋁產能轉移出省,工業大市面臨產業轉型、產能轉移“雙轉”壓力。

  “鋁水減少,原來布局的一些項目無法滿產。”雷燦說,濱州從提升產品附加值、提升再生鋁產能著手,讓“老樹發新芽”。

  先立后破,向新而動。鋁可多次再生利用,而且再生鋁的能耗僅是電解鋁的5%左右。目前濱州再生鋁產能已達245萬噸,帶動下游鋁型材產量增長的同時,節能降耗顯著。

  雷燦介紹,濱州深入開展“技改全覆蓋”行動,全鏈條服務投資過500萬元工業技改項目494個。聚焦輕量化鋁新材料和裝備制造,全年謀劃實施重點涉鋁項目62個。從薄如蟬翼的高端鋁箔,到一體壓鑄的全鋁車身,從精美輕便的電子型材,到精密高端的航空鋁材,高端鋁產品更加豐富多樣。

  1—9月份,濱州工業增加值大幅增長的同時,規上工業實現利潤248.75億元,增長55.58%,連續4個月列全省第1位,工業經濟實現“填坑”回升、“筑底”反彈,主要工業經濟指標領跑全省。

  傳統產業向高而攀,離不開科技支撐。濱州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顧娟介紹,近幾年濱州研發投入強度實現了全省“三連冠”。

  山東魏橋創業集團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共同成立濱州魏橋國科高等技術研究院,下設的金屬材料中心圍繞鋁基材、鋁資源綠色開發項目重點研發。金屬材料中心副主任李濤介紹,中心研發的鋁產業全流程粒度在線監測系統已應用到生產線上,可實時在線原位檢測粒度大小,精准調控生產過程。

  “一些前沿技術也在推進,比如立足泡沫鋁進行防撞擊器件的研發、高端家居裝潢鋁功能改性,進一步把鋁產業往高端延伸。”李濤說。

  鏈上生花結新果

  10月11日,走進位於惠民縣的山東國創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輪轂、定軸等風電鑄造產品生產線馬力全開。該公司副總經理張振強介紹,今年銷售收入有望由去年的29億元提升到40億元。

  “‘填坑回升’,不僅要靠傳統產業迭代升級,還要聚焦規模化,推動新興產業擴容增量。”雷燦說。

  目前,惠民已成為我省四大風電裝備產業基地之一。一個新能源產業基地從無到有,得益於龍頭企業山東國創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的吸引力。

  “這些鑄造產品很重,單個上百噸的很正常。從出廠到港口上船運輸,物流成本很高。”張振強說, 憑借我省風電產業鏈龍頭企業的地位優勢,公司和相關部門組團招引上下游企業。目前已有10余家企業進駐風電產業園,風電領域85%以上的零部件可以在產業園內生產。

“漁光一體”新模式。(資料片)

“漁光一體”新模式。(資料片)  

  成立於2011年的濱州裕能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鋰離子電池、太陽能光伏、光刻膠等新興產業領域佔據了一席之地。該公司技術總監宋彥磊說,公司建有超淨高純潔淨實驗室及思達材料科學研究院,獨立自主進行產品升級及技術迭代,突破了一些關鍵技術。

  作為山東省高端專用化學品產業鏈龍頭企業,該公司在服務下游客戶的同時,也常到周邊企業對接交流,協助上游企業改善工藝。

  濱州市發展改革委綜合科副科長劉曉惠說,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增強了濱州市發展后勁,提升了發展質效。全市產品產量或市場佔有率列全球或全國第1位的有53項,22項來自新興產業。

  改革“破零”闖新路

  向高而攀、向遠而行,企業是主力軍。“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作為濱州的核心理念,正在一個個行動中見實見效。

  前不久,山東瑾泰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11輛貨值650萬元的燃油半挂牽引二手車成功發往哈薩克斯坦,實現濱州市二手車企業自主出口“零突破”。

  此前濱州雖有出口基礎,但非試點城市,企業無法辦理出口資質。今年3月,我國二手車出口資質全面放開,企業獲資質、搶先機,拓展外貿市場的需求尤為迫切。隨即,山東瑾泰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撥通了濱州市夢想服務熱線說明需求。

  濱州市民營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谷立敏介紹,濱州市實施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建立了“夢想收集、精准交辦、督辦落實、辦結銷號、回訪評價”的辦理機制。“一對一”服務6家企業成功獲批二手車出口資質后,市商務局又對接省二手車出口協會,幫助企業辦理了評估師資質,2個工作日內完成了出口車輛的許可証的申領,確保訂單如期交付。目前全市已累計高效圓夢6300余個。

  2022年以來,濱州啟動改革“破零”工程,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土地是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以往“誰的地給誰辦証”,有的企業有項目但因沒有用地手續而辦不了審批手續,致使項目無法落地。

  “我們再造審批流程,實現了租賃土地辦理工程審批手續的制度性‘破零’改革。”濱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政策法規科科長杜學文說,租賃土地為企業節約了用地辦理時間,壓低70%的用地成本,也縮短了項目建設周期﹔同時也為上下游關聯企業就近合作搭建了橋梁。沾化鎵元有限公司就近租賃山東魏橋創業集團廠區內40畝閑置土地,利用其氧化鋁母液提取金屬鎵,每年為國家提供120噸金屬鎵,拉伸了鋁產業鏈。

  目前,濱州市已有25個項目按此模式辦理了施工審批手續,整合土地1770畝,促進投資73.5億元。

濱州首創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資料片)

濱州首創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資料片)  

  把“企業家所想的”變成“黨委政府要干的”,一系列“破零”工程帶來的不僅是一個個難題的破解,更是確立了區域登高向遠的方法論。

  濱州市委書記宋永祥表示,濱州將在改革創新中進一步改出干部精氣神,形成用解放思想、轉變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新境界,深化黨建過程管控、思想方法訓練、監督貫通協調、督考評用融合“四項機制”,引導黨員干部扛牢責任、履職到位、轉變思維、把事干好,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多作濱州貢獻。(趙豐 王凱)

(責編:賈曉宇、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