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不斷拓展地質工作服務領域 持續開展16市生態地質環境監測
省政府新聞辦今天(11月1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省拓展新時代地質工作領域,服務支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情況。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省地礦局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在地熱清潔能源勘查開發、生態環境修復治理、海洋地質勘查、地質災害防治與應急救援等方面創新突破,為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高質量地質技術支撐。
地熱能是重要的綠色低碳可再生清潔能源。近年來,省地礦局依托自然資源部深部地熱能創新團隊,持續推進地熱能勘查與開發利用,取得了一批有影響力的重大成果。省地礦局局長張曉海介紹,目前,省地礦局已圍繞黃河流域等重點勘查區開展了20余個地熱能勘查項目,進一步查明地熱資源賦存條件,准確計算科學評價可採資源量,部署實施了黃河流域高溫地熱資源探測,孔深4283.67米,測得孔底溫度167.5攝氏度,創造了山東省高溫地熱資源探測井深和溫度的新紀錄。
張曉海表示,地質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礎性工作,服務於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近年來,聚焦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省地礦局承擔了黃河流域生態地質調查評價,累計完成山東省沿黃9市25縣的歷史遺留廢棄礦山修復調查評價,集成了黃河流域地殼穩定性、濕地資源調查評價成果,為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提供了有力的基礎地質支撐。發揮技術優勢,推動濟寧、煙台、青島、泰安等市獲批國家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以及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城市。2023年以來,共開展了140處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工程,累計恢復生態面積約2700公頃,為美麗山東建設貢獻了地礦力量。
地質災害防治是關系民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工作。省地礦局副局長侯新文介紹,今年以來,省地礦局依托5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中心,發揮15家局屬單位應急救援人才和裝備優勢,協助地方政府開展地質災害排查、巡查、應急演練和應急處置,累計完成各類地質隱患點排查1449點次,現場應急處置58次,有效保障全省汛期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同時,持續開展16市生態地質環境監測,初步建設了覆蓋地下水、地熱、土地質量、海岸帶、地質環境問題等領域的生態地質環境監測網。
張曉海表示,下一步,省地礦局將精准聚焦國家和山東省重大戰略需求,扎實履行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使命任務,以高質量地質技術賦能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方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