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發行山東省分行:勇擔當善作為 助力建設更高水平“齊魯糧倉”
農發行山東省分行始終把服務國家糧食安全作為最核心、最根本的政治任務,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總行黨委工作要求,深耕齊魯糧油29載,累計投放糧油貸款5500億元以上,支持購進糧油超過6000億斤,支持收購份額佔據了山東糧油市場“半壁江山”,地方黨政及社會各界對農發行糧食信貸工作給予高度評價,“糧食銀行”品牌形象持續鞏固提升。
立足職責使命,切實履行“糧食銀行”職能
棗庄市台兒庄區運河沿線小麥收割現場
堅決落實糧食儲備調控政策。始終把政策性糧油收儲資金供應作為頭等大事,及時足額保証各級儲備需求,隨時響應托市預案,供應糧油儲備資金3600億元,全行政府儲備調控業務主陣地“寸土未失”。服務好糧食儲備的同時,認真落實省政府能源調控計劃,累放能源儲備貸款36.1億元,助力端牢“能源飯碗”。大力拓展收購資金供應主渠道作用。因地制宜支持各類糧油企業開展市場化購銷,產區銷區協同發力,連續5年支持收購市場份額保持在50%以上。推動糧食信用保証基金實現省市縣“三級共建”,基金規模5.6億元,在全國糧食信保基金經驗交流會上,山東作典型發言。建行以來,該行累計投放糧食收購貸款超4700億元,支持企業收購糧油5700萬億斤,從未發生因農發行資金問題導致的“打白條”,切實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做到了糧農、企業、政府、銀行“四滿意”。近年來,多家主流媒體對該行服務糧食收購工作進行了高頻次報道。
深入落實“兩藏”戰略,全力支持糧食穩產增產
該行支持的墾利區高科技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項目
打造“農地銀行”品牌,夯實糧食安全根本。聚焦鹽鹼地綜合治理、全域土地整治等重點領域,全力夯實耕地基礎,農地類貸款余額973億元,居系統前列,支持新建和提升農田面積397萬畝,鹽鹼地綜合治理面積39萬畝,“鹽鹼地治理貸”被評為山東省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優秀金融創新產品。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和種業振興,為農業插上“科技翅膀”。聚焦加快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加大對現代種業、高端農機裝備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支持山東種業等一批科技育種企業,種業全產業鏈貸款余額164.9億元,居系統首位,“種業振興園區貸”被評為山東省“好品金融”典型產品。加大農田水利設施支持力度,健全農田灌溉體系。量身定制“黃河保護貸”“綠色節水貸”“防洪減災貸”等特色產品,累放農田水利貸款29.3億元,增加或改善灌溉面積200萬畝。
聚焦糧食“全鏈條”,助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該行支持的濱州中裕糧食精深加工
支持糧食精深加工與轉化。山東進入全國農業500強的糧油企業52家,該行先后支持近40家,通過“伴隨式”信貸服務,支持中糧集團糧谷、油脂板塊成員企業以及中農發等央企成員企業,支持福寬、象明為代表的首農集團、象嶼集團跨省國企成員,支持魯花集團、諸城外貿以及金沙河山東子公司等一批有影響力的加工企業。聚焦補齊大豆、油料產需矛盾短板,大力服務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全行大豆及油料貸款余額57.9億元,居系統首位,支持香馳大豆油料產業入選農發行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典型案例。助力糧食倉儲環節減損增效。大力支持糧食倉儲智慧化建設,近3年累計營銷糧食倉儲項目17個,審批授信47.4億元,貸款余額22.7億元,居系統首位。積極助推糧食市場產供銷銜接。推廣“產銷融合周轉貸”,支持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開展快購快銷,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創新“鏈條銜接搭橋貸”供應鏈模式,推動“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支持中裕食品打造全國首條最完整的小麥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大力支持糧棉油等重要農產品進口。近3年,累計投放外匯信貸60余億元,暢通糧食領域國內國際“雙循環”。
踐行“大食物觀”,因地制宜支持全方位開發食物資源
該行支持的濰坊壽光蔬菜基地項目
積極支持特色產業發展。大力支持壽光蔬菜、沿黃肉牛等國家級產業集群以及石榴、食用菌、對蝦等“特優精”產業集群發展壯大,助力“好品山東”農產品品牌建設。服務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累放貸款216億元,支持肉、蛋、奶、魚、菜、果、茶等重要農副產品的“產、供、銷、儲、運”等全產業鏈條建設,有效豐富市場“菜籃子”。落實“經略海洋”戰略。助力“海洋強省”建設,積極支持海洋牧場、海產品精深加工等,海洋貸款余額30億元,居全系統第2位,支持榮成好當家天海灣等國家級海洋牧場建設。積極支持林草提升。聚焦森林質量提升工程、林業生產基地建設,積極支持木本糧油、木竹材、林草食藥品等林草產品供給能力建設,目前林草保護貸款余額64億元,其中:圍繞棗庄石榴特色產業,審批石榴主要種植區提升類項目14個、金額25億元。(亓文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