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榮成:建設海洋牧場,打造美麗海灣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靠海吃飯,將牧場建在海洋上。在威海榮成的愛倫灣國家級海洋牧場,漁民們正在海上作業,陽光洒在海面,呈現出一片盎然的景象。
愛倫灣國家級海洋牧場 王朔攝
何為海洋牧場?海洋牧場是指跟陸地上放牛、羊的牧場一樣,將魚、蝦、貝、藻等海洋資源有目的和計劃地在海洋上放養。
近日,“保護海洋生態,建設美麗海灣”山東媒體行來到威海榮成。愛倫灣國家級海洋牧場位於榮成市桑溝灣北部,是集海洋生態保護、休閑漁業採摘、海洋生態體驗、海洋知識科普宣傳為一體的科研教育及海洋漁業產業數字化、信息化發展示范基地。
10多年前的桑溝灣是無法建設成海洋牧場的。
“當時桑溝灣沿岸曾遍布小養殖場、小冷藏廠、小加工廠,城鎮污水、工業廢水直接排進海水中,造成嚴重污染。通過當地的大力整治,近岸2000米的海上養殖全部清退,數以百計的小養殖場、小冷藏廠被拆除,海灣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在此基礎上,海洋牧場開始建設。”愛倫灣海洋牧場運營部經理卞大鵬說。
如今的海洋牧場建有展廳、體驗館、服務中心等設施。展廳內,設有海洋牧場建設歷程、創新成果和發展成就展,還有大型升降電子沙盤生態養殖模式展、世界扇貝殼、鮑魚殼展,設置了海帶館、鮑魚館、微藻館,通過影音、多媒體、VR體驗等多種技術,將海洋牧場直觀地呈現在觀眾眼前。
微藻車間 王朔攝
走進體驗館,牧場建設有智慧監控平台,實現了對海洋牧場的實時視頻監控,以及主要水質指標的實時監測和預報。在這家山東首個5G海洋牧場,工作人員可以借助5G全景監控對海洋水質、營養成分、養殖品生長情況等進行實時監測。
同時,海上生態養殖基地實施多營養層次生態立體綜合養殖,年養殖產量50萬噸,是國內重要的“海上糧倉”基地。依托豐富的養殖資料,建立了以藻貝魚等為原料海產品精深加工基地,年加工海洋食品產量達10萬多噸。
生態牧場展示 王朔攝
此外,海洋牧場在海上建設了3000多平米的多功能平台,配有大型游艇、快艇等船隻,游客可以盡情體驗海上觀光採摘、垂釣、逗魚、用餐、水上漫步等親水項目,享受休閑漁業帶來的無窮樂趣。
“未來,榮成將進一步強化措施、提高標准,不斷提升海洋環境精細化管理能力,在做好桑溝灣美麗海灣提升增效工作的基礎上,推動全域美麗海灣建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臨海親海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榮成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實習生 王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