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長波短訊

向海圖強的東營擔當

前三季度預計實現海洋生產總值922億元,同比增長8%

2024年11月08日10:23 | 來源:大眾日報
小字號

  眼下,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新戶鎮萬畝鹽田蝦養殖基地裡的鹽田蝦正陸續進入成熟期,一筐筐捕撈出水的活蝦經過挑選分類后,被裝車運往外地。

  “鹽田蝦生長的水域含鹽量比普通海水高出3到4倍,這使得鹽田蝦的蝦青素含量更高,蝦肉纖維也更加粗大。”山東華春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解秀春說,也正是因為有這些獨特之處,鹽田蝦受到了市場的歡迎。

  山東擁有綿延3500多公裡的海岸線,其中東營的海岸線佔據了約13%。站在黃河口,眺望渤海灣,在這片孕育著藍色夢的土地上,東營堅持陸海統籌,奮力向海圖強,海洋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培育壯大,港口建設提速提效,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扎實成效,不斷為海洋強省建設貢獻黃三角智慧、展現東營擔當。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預計實現海洋生產總值922億元,同比增長8%,海洋經濟呈現穩中提質、持續向好態勢。

  近年來,東營市堅持深挖資源稟賦,推動漁業轉型發展,全市水產養殖總面積達到166萬畝,2023年實現水產品總產量54.75萬噸,今年1月至9月實現水產品總產量44.83萬噸,同比增長4.75%。同時,全市實施現代漁業種業提升工程,深化與上海海洋大學合作,加速黃河口大閘蟹苗種選育,海參新品種“華春1號”“魯海2號”推廣面積超過3萬畝,南美白對蝦苗種繁育能力達到450億尾/年,成為北方重要的苗種生產基地。

  作為一家在東營本土成長起來的海洋油氣開發設備企業,威飛海洋裝備制造有限公司在業內可謂獨樹一幟,其自主研發的首套國產化淺水水下採油樹系統國產化率達88%,且比常規設備高度降低近25%,重量降低35%。如今,威飛海洋已在渤海和南海“種”下8棵“樹”,均已完成工程化應用。

  深耕科技創新,海洋產業才能進一步向“新”圖強。近年來,東營市堅持科技創新賦能,建成涉海領域省級及以上科技創新中心20家,突破多項自主可控關鍵核心技術,為培育海洋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有力支撐。海工裝備制造業加快轉型,東營高新區高端石油裝備產業集群獲批全省首批“雁陣形”集群,產業規模佔到全省70%、全國30%以上。威飛海洋國產水下採油樹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成為國內首家、全球第五家能夠自主研發生產的企業。東營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園加快建設,吸引上海電氣、中船海裝、金雷科技等15家頭部企業進駐,海上風電裝備測試認証基地獲批建設,園區建設速度、產業集聚度、鏈條完整度走在全省前列。

  港口作為基礎性、樞紐性設施,在撬動海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關鍵支點”“戰略棋眼”作用。東營錨定構建黃河流域重要出海口目標,加快建設國內重要港口、國家能源保障港口、省會經濟圈主力港。經過40年的建設發展,東營港從一個鮮為人知的散貨小港,逐漸成長為聯通世界的深水大港,2023年,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7200萬噸,增速位居全國前列。

  海洋環境保護是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在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方面,東營全面落實“河長制”“灣長制”,扎實開展“藍色海灣”綜合整治行動和入海河流“消劣行動”“淨灘行動”,強化海陸聯防聯控,建立沿海、流域、海域協同一體的綜合治理體系。今年8月份,全市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達到89.9%,同比提高3.3個百分點。(楊珂 李廣寅)

(責編:賈曉宇、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