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矛盾糾紛化於源頭、止於訴前 青島中院發布“和青和理”多元解紛品牌和典型案事例
11月6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青島中院打造“和青和理”多元解紛品牌情況,發布青島法院“和青和理”品牌暨多元解紛典型案、事例。
近年來,青島中院始終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以多元解紛品牌建設為抓手,將“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與“以和為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傾力打造“和青和理”多元解紛品牌。
2024年以來,青島法院訴前調解案件總數17.8萬件,訴前調解成功12.1萬件,多年穩居全省首位,訴前調解成功率在65%以上,多元解紛工作成效明顯。
據了解,青島法院堅持抓前端、治未病,在黨委領導下不斷完善社會治理工作機制,推進形成“非訴挺前、司法斷后”的遞進式矛盾糾紛化解模式,從提升社會治理效能角度制發司法建議327件,發布白皮書29份。
激活調解資源,以“和青和理”品牌創建為抓手,指導基層法院打造“南法楓和”“北法融調·青心解紛”“法和情致”“和事嶗”“握手即和”“法正寧和”“平法度·新楓採”“沽水楓橋·法潤萊和”等8個多元解紛子品牌,建設貼近群眾的特色糾紛治理工作站,激活人民法庭基層治理“毛細血管”作用。全市法院通過基層治理單位累計化解案件5660件,將更多矛盾糾紛化解於萌芽,4家人民法庭被省高院評為“楓橋式人民法庭”。
為進一步凝聚解紛合力,青島中院以解紛需求為導向,不斷擴容升級解紛“朋友圈”。通過“總對總”與14家部委下的25家調解組織完成對接,委派調解案件1.4萬件﹔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台吸納306家特邀調解組織、2743名特邀調解員,形成涵蓋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的多元共治格局,全市法院38.6%的民商事糾紛在訴前實質性化解。比如,在住建領域,持續開展建設工程糾紛“評調裁”一體化改革,訴外化解糾紛2128件﹔在道交領域,以“萬單成訟率”促推行業治理,構建“1+2+3”工作體系推動道交糾紛非訴化解﹔在金融領域,運用預查廢、支付令、以保促調等多種方式推進金融糾紛化解,就信用卡糾紛治理問題向監管部門發送綜合治理類司法建議,2024年全市法院一審民事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同比下降43.3%,信用卡糾紛下降11.9%﹔針對特殊群體,實現綠色服務窗口全覆蓋,與市殘聯建立訴調對接機制,化解涉殘疾人糾紛2647件,青島中院獲評全省首批“有愛無礙”訴訟服務示范文明崗法院。
青島法院還注重通過科技賦能提升解紛效果。依托立體化訴訟服務體系,強化矛盾糾紛前端引導,2024年全市法院58.4%的案件實現訴前分流。暢通調審銜接,依托智能監管系統,全程在線跟蹤訴前調解案件分流、辦理、回流信息,李滄法院“省費減累”工作機制被評為“全省法院訴前調解優秀事例”。強化司法在線確認,對調解成功需要出具法律文書的,以“訴前調書”“訴前調確”出具文書,並賦予強制執行力,2024年全市法院累計出具相關文號案件1.1萬件。強化監督管理,運用大數據每月專項分析訴前調解工作,加強調解業務指導,不斷提升訴前調解工作質效。
發布會上,青島中院發布的9個典型案例和2個典型事例,包括証券虛假陳述糾紛、勞動爭議糾紛、涉殘疾人離婚糾紛、住建領域糾紛、物權糾紛、建設工程領域糾紛、軟件開發合同糾紛、涉農糾紛典型案例,以及“金法E站”助力金融糾紛多元化解和“品牌調解室”入駐“一站式”矛調中心典型事例,展現了青島法院以“和青和理”品牌建設為抓手,延伸解紛觸角、更新解紛理念、創新解紛模式、拓展解紛路徑,推動多元解紛工作創優躍升的做法和成果。(張傳坤 朱本騰 呂佼)
來源:大眾新聞客戶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