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濟南,“風景這邊獨好”
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濟南這座城市正煥發出新的活力,從智慧城市建設到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濟南正以其獨特的方式,書寫著現代化城市的轉型故事。
當前,數字濟南建設進入“全面提升”新階段,基層數字建設中涌現哪些新場景?數字化治理有哪些新突破?讓我們走進基層一線,感受新時代基層現代化發展的“數字脈動”。
搭載數字“新智慧”
社區治理注入“新力量”
走進歷下區趵突泉街道舜耕路社區,腳下不起眼的井蓋卻“大有學問”,這是社區新安裝的智慧井蓋,外表與普通井蓋相比並無明顯不同,只是多了三顆釘子。
這些釘子固定著一個黑色小圓盒,圓盒裡面安裝的是物聯網傳感設備,不僅能實時感知井蓋丟失、破損、移位、污水溢出等狀況,也讓每個井蓋都有了專屬“身份証”,通過專屬編號就能清楚地知道井蓋的位置、狀態、權屬等信息。井蓋的狀態能實時傳輸到社區智慧平台上,有效解決了傳統管理方式中無法第一時間發現、處置的痛點。
智慧井蓋是趵突泉街道數字建設的生動縮影。近年來,趵突泉街道緊緊圍繞數字濟南“1+4+N”工作體系,聚焦歷下區打造“數字產業化的高地”目標定位,全面落實“老舊小區+智慧社區”改造思路,加強智慧終端建設,推進場景應用,全力打造老城區街道數字治理新高地。
“多虧了這個‘小盒子’救了命,現在我睡覺就放在床頭。”趵突泉小區一區76歲居民狄女士口中的“小盒子”就是街道免費安裝的“親情e聯”設備。去年因為突發疾病,獨居的狄女士及時按下了設備上的按鈕,后台把消息推送給了小區網格員王倩,王倩第一時間把老人送到了齊魯醫院救治。
趵突泉街道老齡人口佔比高,老年人疾病的及時監測和處理是關鍵。通過智慧化方式精准收集老年人求助消息后,街道就能快速啟動多級應急響應。目前,該街道已為147名獨居老人免費安裝了“親情e聯”設備,在家就能實現緊急呼叫、智能監測。該設備還與第三方服務進行對接,提供智慧助行、助餐等服務。
此外,通過數據管理系統,趵突泉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殘疾人辦事窗口還把殘疾人証辦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等12個殘疾人高頻服務事項整合為“一件事”,實現集成辦理。申請人提交1次材料,即可聯辦以上事項。“以前需要做大量的人工審核工作,現在有了大數據推送,信息識別更精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基層數據管理系統的推廣應用,讓群眾充分感受到了數字技術帶來的便利。”窗口工作人員說。
目前,趵突泉街道成功立項省級智慧社區建設標准化試點,“‘紅領物業’智慧化社區城市運營管理”案例獲省級新型智慧城市和山東省數字賦能高質量發展職工創新大賽獎項。接下來,街道將進一步強化基礎設施,探索創新基層治理中急需的數字化應用需求和應用場景,讓群眾生活有“智”更有“質”。
賦能科技“新動力”
完整社區建設“有智慧”
為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與服務智慧化水平,近年來,市中區魏家庄街道結合麟祥街社區“完整社區”建設工作,探索出一條網格智慧化新路徑。
通過搭建“智慧魏家庄”黨建平台,實施社區治理智慧感知、數據分析、智慧管控和指揮調度,把麟祥街社區片區內的電子視頻監控數據、人口、房屋、事件、網格隊伍等基礎數據全部接入智慧平台,以網格為支撐,以事件為依托,社區開通“綜治巡查”平台功能,通過該平台網格員可以就發現的安全隱患和居民需求,及時錄入“綜治巡查”系統,確保網格內安全隱患、鄰裡矛盾、意見收集、事項辦理登記等大小事項能夠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介入、第一時間解決。
每個事項辦理結束和問題妥善處理后,網格員還能及時在“綜治系統”銷號登記,從而形成網格閉環,做到社區基礎數據“一屏呈現、一網統管”,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矛盾不上交”。同時,開通社區報事議事板塊,通過對社區居民報事、議事、辦事信息數據進行后台分析,精准掌握社區居民訴求,“對症下藥”解決住戶煩心事、操心事﹔開發“問題牆+回音壁”等服務板塊,黨員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積極性大幅提升,營造出了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家園的濃厚氛圍。
為提速政務智慧化建設,街道把支部建在窗口,讓先鋒亮在崗位,依托市級政務服務“一體化”平台,開發“大數據”社區治理應用,推動政務服務、便民服務、惠企服務、健康服務等事項“全程網辦”,營業執照、社保登記等“一日辦結”。在街道便民服務大廳、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窗口服務區設置黨員示范崗、懸挂黨員公示欄、發放黨員服務卡、組織黨員承諾踐諾活動,研究民生事項下沉社區辦理路徑,推進幫辦代辦、陪同服務、上門服務等機制,著力把基層黨組織建成做優政務服務、推進優化營商環境主力陣地,形成政務和產業相互促進、統籌發展的態勢。
值得一提的是,街道黨工委還提煉形成“黨建引領、專業保障、多元參與”的社區聯防聯控體系,率先開展地震預警系統的應用建設,積極對接市地震局,邀請中國地震局、山東省地震局專家給予指導和論証,設計定制化街道地震預警系統建設方案,先后投入30余萬元,在社區、商場、學校、高層建筑等區域部署立式地震信息服務終端8套、高音喇叭10個、地震信息接收機2台、地震預警應急燈7個,地震預警終端布局基本實現全覆蓋。
此外,由街道應急管理辦公室牽頭,社區綜合黨委搭台對消防安全資源進行再整合,推行“社區安全應急一體化”治理模式,在高層住宅、九小場所等重點區域安裝煙感報警裝置,接入應急聯防站,對安全生產進行及時高效的預警和管理,構建平安、和諧社區。
創新服務“新支撐”
智慧社區管理“可感知”
城市之美,在於精致﹔城市管理,在於精細。城市精細化管理一頭連著發展,一頭連著民生,彰顯著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影響著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有了攝像頭,就相當於請了私人保安。”家住歷下區解放路街道青龍后街的李先生感慨地說,“自從這條街增加了攝像頭,連亂擺攤、亂丟垃圾等不文明行為都得到了有效遏制。”
自從解放路街道實施“智慧城管”互聯互通工程以來,轄區743路視頻監控串聯成網,能夠實時監控轄區道路積水、佔道經營等問題,部分點位已做到管理人員“零”跑腿,大大提高了應急處置效率。同時,街道應用無人機航拍、巡查、信息採集新方式,對街面秩序進行全方位巡查,實現“人巡+智巡”優勢互補,點亮了“智慧城管”的溫暖底色,使“民之所盼”不斷變為現實。
在智慧社區建設方面,街道推出“人文歷山”等智慧社區小程序,數智賦能社區管理,自2023年10月上線以來,解決居民反映的各類問題80件。小程序還聯動引入智能安防、智能菜櫃、碳中和小屋等智慧型設施,鏈接10個數字物管服務模塊,實時採集小區內空氣質量、充電樁、供電供水、垃圾回收等物聯設備數據,提高轄區居民智慧化生活品質。
此外,街道還充分運用“互聯網+”養老服務,發展“智慧養老”智慧化支撐作用,為轄區85戶獨居老人申請安裝“親情E聯”一鍵式SOS呼救和遠紅外定位動態監測終端,為獨居老年人提供緊急聯絡和異常報警服務。今年,街道累計募集善款5000余元,為60余戶老年人家庭安裝了“幸福家園—智慧助老一鍵呼叫系統”,系統包含煙霧探測器、人體活動探測器、手動報警器以及智能聯動攝像頭等設備設施。同時,各社區還組織社區工作者、網格員通過定期入戶走訪的方式,全力保障老年人居家安全。
構建智慧“新大腦”
賦能科技“‘HUI’生活”
“第三網格居民上傳一條消息,立即採取措施!”近日,歷城區鮑山街道城市之光社區綜治中心可視化“智慧一張圖”發出一條提示。同一時間,第三網格網格員收到消息。很快,網格員和社區工作人員趕赴現場。
這條預警消息,來自城市之光社區可視化“智慧一張圖”特色應用。根據該應用提供的位置、類型、等級等信息,工作人員現場核查后,確定這是因大風電梯門不能關閉產生的預警,僅20分鐘就完成處置。
社區情況“一屏掌控”、風險“一鍵處置”、基層治理一體推進……在歷城區鮑山街道城市之光社區,依托綜治中心已完成可視化“智慧一張圖”建設。
通過構建可視化“智慧數據大腦”,對社區內的特殊人群“一鍵定位”,可更快更便捷地提供志願服務,實現了社區信息的整合集成運用。通過打造居民個人專屬ID,配置心願一鍵發布、志願一鍵認領、積分一鍵兌換、共享空間使用情況、一鍵查詢預約等功能,實現由“數據”到“信息”再到“智慧”的轉換。
城市之光社區居民多是外地來濟的年輕精英人群,文化水平高,對高品質文化生活的訴求也非常高。城市之光社區針對轄區實際情況,探索創新“公益化+社會化+數字化”社區文化服務模式,在全省率先打造了社區服務綜合體。
“依托基層智治平台等數字化載體,瞄准治理難點及民生痛點等,持續打造一批數字化場景應用,社區治理加快邁向‘智治’,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城市之光社區黨支部書記曹佳介紹,“從問題發現到問題解決,形成完整的閉環機制。通過多跨協同、上下貫通,有效推動基層問題、事件快速上報、精准高效解決,基層治理變自上而下為上下聯動、單打獨斗為協同治理、傳統治理為智能治理,黨建統領基層治理效能顯著躍升。”
從搭建交流平台、促進居民參與、提供多元服務等方面,可視化“智慧一張圖”有效促進了社區問題的快速響應和解決,提升了社區的治理效能。用“屏對屏”“面對面”的方式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讓政策宣傳更易懂、民意表達更直接、矛盾化解更及時,切實把群眾訴求的“中轉站”變成訴求解決的“終點站”。
數字改革“新引擎”
工業強區澎湃“強動能”
出行用手機查看實時公交到站及路況信息,寒暑假通過智慧平台線上學習,機器人在工業園區忙碌穿梭,企業群眾各種審批實現網上辦理……如今,數字技術應用在章丘區無處不在。
2022年入選國家數據直達基層試點區的章丘,按照數字濟南建設“一年夯實基礎、兩年重點突破、三年全面提升、四年示范引領”的總體安排,聚焦數據要素融合賦能,推動各領域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推進決策輔助數字化、工作落實數字化,以數字化改革引領開創現代化強區建設新局面。2023年,章丘區入選全國縣域數字經濟50強區,今年8月入選全省縣域數字農業發展縣。
數字章丘建設,是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變量,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作為全國工業百強區,章丘肩負著濟南“東強”戰略和賦能齊魯科創大走廊、智能制造走廊的重要使命,是發展數字產業、壯大實體經濟的重要陣地。
為強化數字支撐,章丘以“山東通”“愛山東”等平台為依托,實現“無紙化會議”“治理有章”等21個業務應用系統入駐平台,438個機關內部事項全流程網上辦理,200個省市高頻政務服務事項雙端同源辦理,豐富“指尖上的服務”。
數字化改革,關鍵是實現“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的大協同。章丘深化對“一件事”場景的認識和把握,聚焦發展、服務、治理典型任務,推進數字化集成改革,把多個部門相互關聯的“單項事”,整合為企業及群眾視角下的“一件事”,通過集成化辦理,實現“一件事一次辦”。
如今,群眾辦事的個人信息通過“一表通”自動填報,並審核加蓋電子印章,形成了計生家庭獎補、殘疾人用藥補貼等29個“一表通”服務事項。2023年章丘“多網融合、一網協同”數字化基層治理模式入選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治理創新案例﹔今年上半年,數字章丘輕應用賦能中心在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作為典型案例參展。
在前不久召開的數字濟南建設全面提升大會上,章丘進一步明確了接下來6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以數字機關建設為牽引,推動服務、治理、經濟等全域全方位數字化轉型,讓數字濟南建設也有了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的“路線圖”。
來源:濟南市委網信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