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

“村村都有好項目”咋實現?一份攻略請查收

2024年11月07日09:19 | 來源:大眾新聞·大眾日報
小字號

  未見其面,先聞其聲。10月25日,還未踏入淄博市臨淄區金山鎮東崖村的蟈蟈房,就聽到了響亮的蟈蟈叫。蟈蟈房內,空調、暖氣等一應俱全,鐵架上井然有序地擺放著大小各異的蟈蟈罐。

  “第一年養殖,雖然沒啥經驗,但好在市場還算可以,一萬多隻蟈蟈,現在就剩下這千余隻成虫了。”東崖村黨支部書記孫成富介紹說,東崖村通過落地昆虫項目,養殖蟈蟈、螞蚱等,嘗到了甜頭。這些不起眼的“小虫”,一年就可為村集體增收10余萬元。

  發展集體經濟,產業是基礎,項目是支撐。“村村都有好項目”,既是淄博市各級大抓農村基層黨建的工作目標,也是實現“強村共富”的主要載體和重要抓手。

  “村村都有好項目”,項目哪裡來?又要怎麼選?今年,淄博市專門制定出台《2024年“強村共富”專項行動工作措施》,要求用好鎮街“上門問事、下沉議事、一線辦事”工作機制,廣泛征求村民關於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意見建議,深挖資源優勢。對於集體收入不足20萬元的村,提倡以小而精、短平快、風險小、收益穩的項目為主。今年以來,淄博市2542個行政村謀劃村級增收項目2785個。

  淄博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王志臣說:“希望基層干部,尤其是村干部,不怕基礎條件差、不怕身心投入累、不怕工作推進難,別嫌項目小、別嫌賺錢少、別嫌回報慢。”至於是從土地入手,還是圍繞傳統優勢做文章,或是引進新項目?關鍵要“因村制宜”。

  張店區湖田街道立足鄉村資源稟賦和產業現狀,成立聯村黨委,整合5個村(社區)閑置資源,實施宏湖產業園項目。目前,佔地50畝的一期工程已完成,建設廠房2萬平方米,吸引6家企業進駐,帶動聯建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超過200萬元。

  項目有了,怎麼推進才能更好達效?淄博市通過發揮聯村黨建資源統籌整合利用優勢,建立“共富公司”“共富聯社”“共富工坊”“共富聯盟”,並引入“國資介入、多方參與、利益共享”機制,合力發展產業項目,推動資源要素向鄉村流動。

  博山區域城鎮巧妙地以和尚房村等9個村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作為切入點,成功引進山東文旅景區投資集團,由山東文旅景區投資集團與本地企業山東華旅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強強聯合,共同成立了山東紅葉柿岩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各村通過資源入股、打包租賃等方式參與景區發展,輻射帶動村民共同致富。2020年10月景區開園至今,累計接待游客400余萬人次,帶動2500余名周邊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村集體經濟收入平均翻了一番。“通過引入國有資本,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我們成功讓更多游客看到了家鄉的山水之美。”山東華旅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房利軍說。

  目前,淄博市239個聯村黨組織覆蓋行政村1104個,實施共建共富項目266個,以集體收入不足15萬元的村為重點,引入國有資本,帶動各類社會資本齊參與,促進組織力、公信力、市場力“三力合一”。僅全市33個國資助力鄉村共富項目,就帶動355個村年增收4200余萬元。

  “村村都有好項目”,人是關鍵。好項目由誰來牽頭干?淄博市委組織部明確:村黨組織書記帶頭,帶領“兩委”班子一塊干。同時,要求每個村黨組織書記至少領辦一個增收項目。

  為持續抓緊抓實村黨組織書記這個“領頭雁”,切實推動全市村級帶頭人隊伍整體提升,今年2月,淄博市部署啟動以“頭雁領航、金雁高翔、歸雁還巢、雛雁豐翼、群雁競飛”為主要內容的“五雁興村”計劃。

  不僅如此,淄博市還落實村集體經營收益增量獎勵機制,打消“不能拿”“不敢拿”“不想拿”等思想顧慮,組織以區縣或鎮街為單位統一兌現落實,大力營造為擔當者擔當、讓實干者實惠的濃厚氛圍。去年以來,全市累計落實村級增收獎勵930余萬元。

  博山區中郝峪村創新採用“全民入股+公司化運營”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實現全村參與、全民入股分紅﹔臨淄區金山鎮通過“擂台比武”,確定給予項目資金支持的“擂主村”……如今,淄博市的廣袤鄉村,都在上演著屬於自己的“好戲”。到今年年底,淄博市將力爭實現集體收入20萬元以上村突破80%、50萬元以上村突破40%。(賈瑞君 劉磊 張濤)

(責編:賈曉宇、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