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稅務:綠動青島 向新而行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青山綠樹,碧海藍天,中國第一。”百年來,無數寓居青島的人們無不發出這樣的感慨。為續寫好美麗青島的故事,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稅務局聯合有關部門,落地落細綠色稅收管理服務協作機制,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廣泛開展綠色稅收政策宣傳輔導,簡化環保稅涉稅信息申報,助力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綠色低碳加快發展。
治污減排 澄清碧海藍天
碧海藍天,映照出青島稅務部門用“綠色稅制”賦能“綠色發展”的生態文明實踐。
來到青島特殊鋼鐵有限公司廠區,廢氣淨化系統正在高速運轉,焦化酚氰廢水處理、中水回用深度處理等節水項目已經上馬……作為一家從事鋼鐵冶煉、金屬延壓加工的大型有色金屬冶煉企業,青島特殊鋼鐵通過改造升級,實現了大氣污染物的低排放、廢水的零排放。
2023年度,青島特殊鋼鐵有限公司實際繳納環境保護稅1100余萬元,比改造前的2018年度減少了近60%。從稅眼看發展,企業已然走上一條“主動減排、主動治污、主動轉型”的綠色之路。
為進一步高效落實綠色稅制,青島稅務部門探索稅費服務訴求與精准推送聯動機制,排查重點企業環境保護稅優惠政策應享未享情況,一對一跟進式宣傳輔導,確保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有效發揮“多排多繳、少排少繳、不排不繳”的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作用,“以稅助綠”成效顯著。
“自環境保護稅開征以來,黃島區稅務局多次開展宣傳輔導,引導我們轉變發展理念,進行綠色升級,不僅減少了環境保護稅的應納稅額,還使我們蛻變成為國家工信部首批公示認可的‘綠色鋼廠’。”辦稅人員查雋說。
在過去,以石油煉化為代表的化學工業也是高污染、高能耗行業,易給生態環境帶來沉重壓力。
中國石化青島煉化公司是青島最大的煉化企業,近年來,該公司以“減油增化”“綠色低碳”為方向,推進污染防治攻堅,逐步走上綠色循環、智能化工的發展之路。
企業綠色低碳轉型離不開稅收政策保障,開發區稅務局持續加大對石化企業轉型的扶持力度。一方面,通過12366熱線、微信公眾號、征納互動平台等多種渠道提供“線上”政策解讀和難點答疑﹔另一方面,建立“大企業稅收石化行業專家團隊”,面向石化企業定期開展入企座談、政策推介,提供“線下”點對點輔導,為企業生產注入“綠色稅動力”。
“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落地,為我們加速設備升級、擴大綠色生產增添了底氣。”中石化青島煉化公司的財務負責人殷暉說,“僅去年,企業所得稅節能減免就有224萬元,為綠色轉型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目前全廠的凝結水回收率、萬元產值能耗指標均較以前大幅提升,污水外排合格率穩定保持在100%。”
據了解,青島水環境質量改善度排名全國前列,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達99%以上。藍天白雲、綠水青山已成常態,青島入選全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正加速形成。
部門聯動 加速綠色發展
“真是神奇,我們排放的數據,稅務部門的申報系統居然自動給我們填好了!”前來申報環保稅的納稅人嘖嘖稱奇。
為護航綠色發展,黃島區稅務局一對一為企業輔導環保稅申報“免填單”操作流程。以青島特殊鋼鐵有限公司為例,未實施預填之前,季度環保稅申報需手工錄入360多條數據,單自動監測的數據申報就要用2小時,實施預填后從核對數據到完成申報隻需要5分鐘。
青島特殊鋼鐵有限公司辦稅人員查雋說:“之前環保稅申報數據全部掌握在技術人員手中,每次申報都要手工傳遞,現在我們直接通過電子稅務局就能掌握污染物排放源頭數據,而且系統自動調用生態環境部門的監測數據填入模板,形成申報預填數據,我們審核后一鍵提交申報,辦稅負擔一下子就減輕很多。”
這一切得益於青島稅務部門與生態環境部門打通數據壁壘,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兩部門按月共享污染源自動監測、排污許可等涉稅信息,實現環境保護稅申報“免填單”服務,申報准確率大幅提升﹔稅務部門還開通了12366綠稅熱線,為綠色企業提供個性化、全天候咨詢服務,開啟“稅務征管、企業申報、環保監測、信息共享、協作共治”的征管模式。
在青島能源熱電集團第五熱力有限公司,負責人於經理正向記者介紹兩台新設備,“我們一直將節能環保、減排降碳作為發展理念,專門制定了加大“煤改氣”項目投入計劃,投資金額約1.7億元,新建兩台116MW燃氣熱水鍋爐及兩套輔機,項目建成后,在維持供熱量不變的情況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約4萬噸,較燃煤時降低80%左右。”
於經理介紹說,“稅務、環保等部門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不論是上門宣傳講解環保稅政策,還是輔導我們便利化申報,都很及時暖心。現在我們申報環保稅時都不用填報稅源信息表,隻需填報污染當量數,系統會自動帶出污染物類別、污染物名稱、征收子目等內容,大大壓縮了申報時間。”
據了解,為助力企業節能減排、治污降碳,青島市李滄區稅務部門探索推進對環保設備更新等投入給予“綠色金融”貸款支持,實行環保處罰與取消稅收優惠聯動管理,不斷完善與綠色稅制相適應的現代稅收征管模式與服務管理辦法。
向新而行 助力企業轉型
在萊西市南墅鎮,石墨礦開採已有近百年歷史,這個因石墨資源豐富而興起的小鎮,早已不再開採石墨礦,卻依然擁有國內最大的石墨新材料產業集群,也是全國最大的石墨產品集散地。
“從2005年開始,由於產業轉型升級等原因,南墅鎮逐漸不再開採石墨礦,而是採用內蒙古等其他地區原材料,在南墅進行精深加工。”青島百興石墨有限公司總經理封雨鵬表示,這幾年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如何借助創新提升產品附加值,成為南墅鎮石墨新材料企業的首要任務。
在國家稅收政策深入實施的大背景下,青島百興石墨有限公司等企業正在迎來發展的新春天。去年,該企業憑借福利企業即征即退政策,成功獲得了101.2萬元的退稅款,這筆資金為其在高新技術領域的創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為助力企業開展綠色技改,保稅港區稅務局主動對接企業涉稅需求,向納稅人推送《稅務助力氣候投融資政策指引》《綠色稅費政策清單》等政策匯編,並將企業納入高信用“稅收優享單”,成立專班按項目進度定制個性化服務,服務企業綠色化改造項目。
“進行綠色化技改需要在設備方面投入大筆資金,稅務專班給我們針對性輔導了購置用於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稅收優惠政策,我們享受到11萬多的稅額抵免,減輕了我們設備更新方面的壓力。” 企業財務負責人趙臻說道,“除此以外,我們還享受了包括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稅率優惠、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等一系列優惠政策,享受稅費優惠金額約8100萬元,給綠色化改造和產品研發備足了資金,希望稅務部門繼續像這樣多給我們開展專項輔導。”
在青島多部門共同努力下,政策賦能綠色低碳發展的效應持續顯現,正助力產業發展邁上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新台階。(董霄陽 薛彥媛 郇翔宇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