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山東:平台賦能驅動 有效調配資源推動融合

2024年10月21日09:48 | 來源:大眾新聞
小字號

編者按:2022年以來,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深入貫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部署精神,立足山東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的實際,秉持人才“第一資源”戰略定位,充分發揮黨管人才制度優勢,創新實施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融合發展機制,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各地、高校、企業及創新平台也結合實際開展了形式多樣、卓有成效的探索,進一步豐富了“四鏈”融合的內涵意義、發展路徑。去年,大眾日報摘選部分典型做法進行了編發,對深化融合提供了較好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隨著“四鏈”融合向縱深發展,各地各領域積極探索推進融合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模式,涌現出一批融合特征明顯、人才引領發展效能彰顯有力的典型經驗。近期,大眾新聞分“人才引領驅動型、高校輻射驅動型、產業牽引驅動型、平台賦能驅動型、市場要素驅動型”5個類型,編發第二批“四鏈”融合典型案例。

聚焦國家糧食安全使命

構筑平台聚才“強磁場”

——山東農業大學聚力打造小麥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

一、概述

高能級平台載體在集聚人才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22年,山東農業大學聯合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和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共同建設我國唯一聚焦小麥育種領域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小麥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經過兩年的建設發展,實驗室集聚高層次人才85名,主持承擔國家級、省部級課題經費3.65億元,與登海道吉、禾元種業等60余家企業達成橫向科研項目167個,總經費4800余萬元。共建山東農業大學德州(齊河)小麥產業研究院,集聚國內外相關方向的“最強大腦”,推動全國首個“噸半糧”示范區建設,真正實現平台和人才的相輔相成、同頻共振、雙向奔赴。

二、主要做法

1.聚焦國家糧食安全使命,共建科產教融合平台

實驗室立足國家糧食安全重大戰略,針對小麥領域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開展應用基礎和應用技術研究,旨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種業振興。2023年,學校依托實驗室,與德州市、齊河縣合力打造小麥產業研究院,建設國家急需、世界一流的科產教融合創新平台,聯合山東種業集團共建小麥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濟南中心,聚焦小麥全產業重大科學問題和產業技術難題,共同打造集研發、繁育、推廣、經營於一體的種業創新高地。依托科產教融合平台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構建“三位一體”全球引才宣傳體系,發揮國家和省級人才工程“磁石”效應,建立人才引進工作“特區”,以多種形式集聚國內外相關方向的“最強大腦”,開展有組織大兵團協同攻關,努力為小麥產業高質量發展、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實驗室育成國家和省級審定新品種98個,其中重大品種22個。截至目前,實驗室育成的“濟麥22”和“山農20”位居我國小麥種植面積前三﹔“濟麥44”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強筋小麥品種。創建了“冬小麥精播高產栽培的理論與技術”等15項高產、優質、高效栽培主推技術。

2.探索靈活的體制機制,打造引才聚智科創平台

隻有厚植成就人才的“黑土地”,才能營造人才聚集的“生態圈”。實驗室堅持圍繞平台需求引育人才,成立人才集聚平台工作領導小組,深入研判平台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人才的需求,科學制定人才引進計劃。面向全球推動實施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從收入分配、團隊建設、平台建設、研究生招生、職稱晉升、人才計劃等方面量身定做引進方案,精准招攬集聚國內外相關方向領軍人才和高水平研究團隊,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原創性突破,為平台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動能。實施“1512”人才工程,完善平台創新團隊培植機制,加速形成人才“雁陣”格局。堅持創新選人用人機制,淡化編制身份,選聘高層次人才到平台機構任職,為平台跨越發展注入新動能。面向全國以“項目制”“團隊制”等形式招募高層次專家,通過“專家組閣”“擇優委托”“揭榜挂帥”等有組織科研模式,引進專家團隊29個。

3.面向產業發展關鍵難題,搭建產業發展服務平台

實驗室和產業研究院依托人才優勢,與小麥產業龍頭企業、地方政府加強校地校企合作,依托山東現代農業高等教育共同體構建小麥產業“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發展生態體系,組織開展“個性化”“訂單式”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同時,加強戰略領軍人才培育,推薦領軍人才進入國家和省科技規劃、戰略研究咨詢專家庫,以及科技項目、科技獎勵評審專家庫,參與科技創新政策制定、重大項目指南編制等決策。組建糧食產業專家服務團,圍繞破解企業生產難題開展科技服務。選派教師到行業龍頭企業擔任“科技副總”、到地方政府擔任“科技副職”,深入產業一線幫助企業解決技術創新難題,面向產業急需開展定向科學研究。實驗室目前授權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125項,轉化品種、新技術、專利95項,成果轉化金額7500余萬元,《科技日報》頭版以《創制百余品種技術覆蓋過半中國麥田》為題報道實驗室品種技術成果。

4.聚焦小麥育種卡脖子技術,打造創新賦能發展平台

實驗室深入調研小麥育種“卡脖子”關鍵問題,凝練形成主攻方向,組織頂尖人才和領軍人才凝練重大項目指南建議,全面跟蹤指南動態,提升科研團隊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能力。依托大平台,組建大團隊,實施大項目,整合優勢研究力量,通過實驗室和產業院“雙子星”,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成果庫建設,鼓勵集成創新,加強論証策劃,傾斜資源配置,為解決企業問題,種業振興提供了創新支撐,利用技術扶持60余家種業企業快速成長。實驗室針對小麥豐產廣適、抗病耐逆及品質等性狀改良,不斷創新小麥育種理論,建立了科學高效的育種技術體系,在我國小麥育種領域佔主導地位。

企業家、科學家、教育家“握指成拳”

推動“四鏈”融合共振

——濱州魏橋國科高等技術研究院構建企業主導的創新聯合體

一、概述

2019年,世界500強企業山東魏橋創業集團與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中信信托深度合作,高標准建設濱州魏橋國科高等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魏橋國科”),不斷凝聚企業、高校、金融三方力量,聚焦產業發展需求,立足新型研發機構定位,縱深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構建起“科技創新+產業轉化+金融支持”的全鏈條創新生態系統,實現了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截至2024年6月,魏橋國科獲得魏橋創業集團總投入超100億元,引進各類人才400余人,獲批山東省先進鋁基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等7個省部級以上科創平台,開展研發項目99項,產生知識產權300余項,轉化公司15家,在推動高端鋁、智能紡織、新材料等產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主要做法

1.匯聚優勢資源,組建高水平實體化創新聯合體,助力產業鏈創新發展

魏橋國科堅持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建設思路,由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投資85億元牽頭組建。組建過程中,魏橋國科在發揮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的同時,還注重匯聚國科大、中科院豐富的科研人才資源和中信信托金融資源,賦能魏橋國科建設,共同打造以企業為主體的實體化創新聯合體。主動對接濱州產業基礎,結合企業發展需求,同步結合中科院相關院所特長,設立金屬材料、先進紡織材料、高端化學品材料、智能技術、能源與環境、航空宇航、未來技術7個研究中心,有組織開展科研工作,對相關領域進行技術突破,既服務於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又探索更多未來產業領域的可能性,有效支撐了濱州市、魏橋集團等相關產業鏈創新發展。

2.頂層設計牽引,構建高層次人才規模化集聚機制,搭建多樣化人才隊伍

積極優化完善管理架構,採用“大院強所”支撐策略,建立理事會、學術委員會和院長辦公會“三會”機制,促進人才隊伍系統化搭建。其中,理事會由魏橋創業集團董事長、魏橋國科科創基金董事2名企業家、中科院4名高級管理干部和清華大學等機構的4名戰略科學家組成﹔學術委員會由中科院院士任主任,中科院、國科大、蘇州大學等相關專家任成員﹔院長辦公會則由具有科研院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成果轉化機構運營經驗的專家和魏橋創業集團高管組成,主要負責魏橋國科重大問題決策、學術監督與評價、日常工作執行等。堅持全職和柔性兩手抓,以七大研究中心為基本單元,中心採用主任負責制,根據實際需求靈活配備一定數量的研究員、科研助理、工程師,每個研究中心圍繞重大科技任務組建若干個跨學科、跨領域、跨機構的科研團隊,共組建科研項目團隊30余個,集聚研發人員226名。在北京設立魏橋國科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作為“人才飛地”,發揮地域優勢和戰略協同作用,幫助魏橋國科引進京津冀地區優秀人才。同時,制定“人才十條”,提出四類人才及其認定標准,明確薪酬待遇、科研經費、安居待遇,頂尖人才年薪可達500萬元,科研經費按需保障。目前,魏橋國科已集聚各類人才400余人,其中,副高級及以上職稱人才佔比達到51.4%,碩博士佔比達到近90%。

3.建強創新“支點”,創建人才效能提升重點平台,提升人才鏈創新鏈融合效能

聚焦金屬材料和高端化工材料領域,建設人才效能提升重點平台,制定建設方案,明確人才引進、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等目標任務,不斷完善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系,釋放集聚人才、聯合攻關等集成效應。聯合國科大、山東大學等國內62家高校院所和重點鋁企,協同搭建山東省高端鋁制造與應用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產業需求信息數據共享平台,開展科技研發和技術聯合攻關項目42個,帶動研發投入6.15億元,形成國家、行業標准20余項。加大高端科研設備投入力度,投入1.8億元打造分析測試中心、碳中和科學與工程實驗室等16個研發實驗室,耗資4000余萬元購置高性能球差掃描電鏡,配套立項“原位芯片實驗室系統的研發”項目,在材料表征能力上的多項指標達到全球唯一。持續完善平台與重點企業對接機制,與魏橋紡織、山東宏橋等10余家企業構建起緊密高效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征集制定3批有針對性、前瞻性的攻關指南,涵蓋企業技術需求170多個,涉及機器視覺檢測、工業人工智能、無人系統等前沿領域,面向海內外公開征集解決方案。截至2024年6月,魏橋國科以“揭榜挂帥”形式立項11個項目,破解高端鋁、智能紡織、新能源汽車等產業技術難題30多個。

4.“園區+基金”聯動,推動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助力創新鏈產業鏈融通互促

聚焦科技成果早期融資難、轉化難等問題,堅持“園區布局+基金配套”一體推進,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從高校院所走進企業、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打通成果轉化“最后一公裡”。搭建轉化平台,推動開展前沿技術領域的研發轉化一體化大型項目,在魏橋國科周邊配套建設佔地120萬平方米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航空航天產業園、數字經濟產業園、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等4個科技成果轉化園區,魏橋國科的研究成果可直接引入科技園進行轉化賦能和孵化。深化金融賦能,魏橋創業集團牽頭,魏橋國科參與設立7隻科創基金,備案規模達到178億元,強化成果轉化不同階段的金融支持。目前,已投金額超過30億元,投資項目15個,涵蓋光刻膠、鋁基復合材料、激光選通成像等多個前沿領域,促進了一大批以“中科系”為代表的優秀成果在濱州轉化應用,推動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無人機、先進材料與裝備、智能制造四大核心產業鏈集群式發展。其中,投資的中科復材公司生產的鋁基復合材料部件已應用於華為、榮耀、星網等產品中,年營收突破5000余萬。(張依盟)

(責編:公雪、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