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專題>>山東環境

走近美麗河湖 | 濟寧:京杭大運河

2024年10月17日15:01 |
小字號

濟寧市京杭大運河全長87.83公裡,流域面積3306km²,地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大運河文化帶“國家戰略”、南水北調東線戰略性工程的地理交匯點,是魯蘇豫皖南四湖流域唯一具備防洪灌溉、輸水航運等多功能的綜合性河流,素有“百丈方舟一線泉,待風待閘兩流連”的美譽。

突出問題

20世紀末,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運河面臨污水處理推進滯后、農業面源污染重、小碼頭無序布局等問題,部分河段水質一度惡化為劣V類,“千頃芙蕖送我船”的美景不復存在。

濟寧京杭大運河美景。

濟寧京杭大運河美景。

主要做法

一是高位謀劃,長制久清。出台《濟寧市水環境保護條例》《濟寧市大運河岸線保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成立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南四湖流域生態保護暨南水北調東線水質保障工作領導小組,貫徹落實《大運河(山東段)河道水系治理管護規劃》,統籌推進運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建成智慧環保綜合調度平台,實時管控2870家涉水污染源、110個河流斷面數據,“線上千裡眼監控,線下網格員聯動”,實現運河水環境監管全覆蓋。

二是岸水共治,截污控源。開展大運河岸線環境污染治理行動,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對干線兩側5公裡范圍內的問題實施清理整治。實施“兩個清零、一個提標”,沿線5縣區完成整縣制雨污合流管網清零,城市黑臭水體實現動態清零,8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達准Ⅳ類標准。創新畜禽糞污“用—處—清”模式,693家規模養殖場配建糞污處理設施,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清理取締沿線小碼頭、裝卸點323處,服務保障南水北調“清水廊道”建設。

三是水系連通,截蓄導用。依托運河實施5大區域水系連通工程,打造“一干六支、兩湖百庫、三引四調、六網融合”的現代水網。調配8座污水處理廠出水,對運河、泉河等13條支流進行生態補水。入選國家第二批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

四是生態修復,岸綠景美。沿線建成29處人工濕地淨化工程、40余公裡河流緩沖帶。持續增殖放流,年放流苗種100余萬尾。改造梁濟運河等8條河流生態景觀,打造70余公裡環城水系生態走廊,形成“一環八水繞濟寧,十二明珠映古城”的水城風貌,2022年榮獲“國際濕地城市”。

五是港產融合,水興惠民。融合發展孔孟文化、運河文化、水滸文化,以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水滸文化旅游節、運河文化論壇等為契機,充分展示“運河之都”城市名片。發揮“黃金水道”優勢,建成“公鐵水”多式聯運的3大港區,梁山港區列入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成為連接煤源產地和長三角經濟區的重要樞紐。

京杭大運河周邊小碼頭整治前。

京杭大運河周邊小碼頭整治前。

京杭大運河周邊小碼頭整治后。

京杭大運河周邊小碼頭整治后。

治理成效

如今的京杭大運河水清、河暢、岸綠、景美、人和。水資源調配持續優化。年再生水利用量達1.05億方,沿線河流常年維持生態水位。運河水深保持4米左右,2000噸級船舶“通江達海”。水環境質量顯著提升。2021年至2023年,運河干線國控李集、鄧樓斷面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及以上。其中,國控鄧樓斷面化學需氧量、氨氮、氟化物較2015年分別改善67.2%、93.7%、90.2%。水生態系統恢復向好。沿岸自然岸線率達到91.5%,水生植被覆蓋度穩步提升,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水蕨等水生植物達103種,高體鳑鲏、紅鰭原鲌等魚類達78種,“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鳥中大熊貓”震旦鴉雀、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等10余種稀有動物在運河繁衍。水經濟總量穩步增長。2023年3大港區集疏港量4800余萬噸,比2022年提升約12%,降低物流成本約20億元,港區年人均收入超10萬元。

京杭大運河鄧樓泵站建設前。

京杭大運河鄧樓泵站建設前。

京杭大運河鄧樓泵站建設后。

京杭大運河鄧樓泵站建設后。

經驗啟示

濟寧市堅持“三水統籌”,打造“岸水共治+水系連通+截蓄導用+生態修復”的治水新模式,推動“港產融合”,奮力繪就秀美風韻的美麗中國畫卷,探索形成北方通航與調水河道保護治理路徑,為北方平原缺水城市做好“水文章”,將水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提供經驗借鑒。

運河之都大橋美景。

運河之都大橋美景。

來源:山東省生態環境廳

(責編:賈曉宇、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