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利區:移風易俗潤鄉土 文明新風沁心脾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9月29日,墾利區“家國同慶 見証幸福”集體婚禮在民豐湖廣場舉行。
在數百名觀禮群眾的見証下,10對新婚夫婦締結白首之約、秦晉之緣。新婚夫婦代表現場發出倡議,倡導簡約適度,現代文明的婚俗新風,抵制高價彩禮、鋪張浪費等不良風氣,爭做新“婚”尚的倡導者、踐行者、推動者。
9月29日,墾利區舉行“家國同慶 見証幸福”集體婚禮
“雖然沒有高價彩禮,沒有豪車接送,但是在這個家國同慶的特殊日子中,有這麼多人見証我們的婚禮,我感到很幸福。”新娘代表楊夢凡說道。
近年來,墾利區大力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狠剎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互相攀比、鋪張浪費等不良風氣,提倡利用文化禮堂等場地舉辦新式婚禮,組建文明迎親隊,抵制濫放鞭炮、濫發請柬、滋事擾民等不良現象。喪事方面,農村紅白理事會全程包辦,時長控制在1-2天,對搞封建迷信、大操大辦的利用村規民約進行約束。
為促進移風易俗工作順利開展,墾利區將村內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黨員干部、老同志充實到理事會中來,加強對紅白理事會成員的培訓教育,要求理事會嚴格執行活動章程、辦事程序、服務規范,杜絕制度和執行“兩張皮”。同時,實施“移風易俗+美德積分”管理辦法。進一步總結提升積分制管理典型經驗,設立以移風易俗為主要內容的積分超市,增加移風易俗積分比重,加大突出問題“扣分”力度,讓移風易俗成為美德信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強化移風易俗宣傳,墾利區多策並舉、多管齊下,創新宣傳方式方法,豐富宣傳內容,讓移風易俗的宣傳更接地氣、冒熱氣、有人氣。
東營市墾利區勝興社區睦鄰廣場上,戲曲愛好者李景成將移風易俗改編成戲曲,現場觀眾獻上陣陣掌聲。
墾利區文明辦起草“移風易俗倡議書”,通過微信公眾號、電視、村大喇叭等形式向全區群眾廣泛宣傳移風易俗相關內容,引導全區群眾爭做新時代移風易俗的引領者、宣傳者、踐行者。
在此基礎上,墾利區通過宣講進社區、進田間地頭的方式,和廣大百姓群眾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組織一場場移風易俗宣講活動。
“咱們要做移風易俗的推動者,培養文明的家風,紅白事之類的不要大操大辦,拒絕鋪張浪費,給孩子們樹立一個文明、節約的好榜樣……”在康居社區,宣講員李格林通過“拉家常”的方式暢聊文明鄉村的美好畫面,讓村民聽在耳,學在心。
沒有宣講台,村民圍坐在大篷車旁邊、樹蔭下,積極打造“家門口微宣講”。通過聊天嘮嗑的方式進行移風易俗微宣講,以“微宣講”解說“大形勢”,變“書面語”為“聊家常”。
宣講員李格林將印有移風易俗的公益宣傳扇發放到社區居民手中
你一言我一語,共話幸福生活。從移風易俗到倡樹新時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從孝敬父母到家庭美德,宣講員用身邊的新變化講述時代進步的大成就,用身邊的小故事宣傳移風易俗,讓理論宣講少了距離感、多了親切感。群眾紛紛互動,宣傳接地氣,老百姓聽得懂、坐得住、樂意聽。
墾利區還創新宣傳方式,利用電子屏幕,散發傳單等形式,組織“移風易俗趕大集”“移風易俗進商場”“移風易俗進夜市”“移風易俗進景區”“移風易俗進音樂會”等方式,圍繞“高額彩禮丟面子、不要彩禮要幸福”等內容進行廣泛宣傳。同時制作移風易俗公益短片,通過區內主要媒體進行宣傳,營造倡樹文明新風的濃厚氛圍。(田鵬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