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活動、集體婚禮、家門口的文化活動……國慶期間文明新風吹遍齊魯大地

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在山東,有人用志願服務開啟假期生活,爭當“文明使者”﹔有人選擇集體婚禮,做時代新風的倡導者﹔還有人奔波在鄉村社區,隻為讓更多人共享文化盛宴……結合全省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教育月,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干部群眾攜手並肩,歌頌美好生活,共筑時代新風。
用志願服務為祖國送祝福
“先輩們不是為了個人的名利地位去戰斗,而是為了國家的獨立、人民的幸福去奮斗!”在東營市東營區開展的“喜迎國慶、禮贊祖國”愛國主義教育宣講活動現場,辛店街道雅苑社區老黨員蘇金章用親身經歷,將學生們帶回紅色歲月。勝利六中學生許恆睿說,越了解那些驚心動魄的戰斗故事,越覺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牢記歷史,好好學習。
國慶假期,山東各地開展“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國慶”活動,通過舉辦升旗儀式、傳唱愛國歌曲等方式歡度國慶。青島“小優精特”宣講團通過演講、線上展播等形式開展微宣講,讓黨的聲音更貼近群眾。聊城開展手抄報繪畫、創意手工等活動800余場次,威海舉辦少兒合唱展演、課本劇展演等活動,涵育青少年愛國情。
“大娘,國慶節到了,給您帶了些新鮮蔬菜和生活用品。還有什麼需要,和我們說。”10月1日,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上門看望壽光市聖城街道水泥廠小區的獨居老人肖金英。這個國慶假期,志願者共上門走訪慰問高齡獨居、殘疾、困難老人400余戶,發放蔬菜禮包286份,協助小維修、幫代辦、免費理發、免費拍照等百余次。
各地廣泛組織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深入社區、鄉村、敬老院等,開展有針對性的志願服務。濟南平陰縣“小鴨愛心洗衣房”為老人清洗大件衣物﹔日照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電商直播基地開展直播助農……
金秋時節,齊魯大地迎來旅游高峰。在泰安岱廟景區、紅門游客中心廣場等熱門旅游景點,志願者為游客提供旅游咨詢、線路引導、預約購票等服務。
婚禮減負 幸福加碼
10月1日上午,一場特殊的集體婚禮在濟南國際園博園舉行。十對新人身著傳統禮服,走上舞台,卻扇、結發、盟誓、行合巹之禮、共寫和合之道……
在現場百余名觀禮嘉賓的見証下,新人們領取了結婚証書、“泉城有喜、和合雙全”禮包,共同宣讀《婚事新辦 喜事簡辦承諾書》,並發起移風易俗倡議,帶頭為愛情“鬆綁”。不少新人表示,能夠把小家的喜事融入國慶節歡慶祥和的氛圍裡,特別有紀念意義。
山東各地,新的婚嫁理念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年輕人。在濟南市章丘區、濟陽區,舉辦了“真愛與國同慶 倡樹文明新風”集體婚禮(頒証)儀式,引導新人感悟婚姻家庭蘊含的責任與擔當。在日照市東港區、莒縣,舉行了“與國同慶 永結同心”2024年婚姻登記集體頒証儀式,新人們還集體簽訂了《文明婚禮承諾書》。
山東各地持續深入推進移風易俗,抓住國慶假期結婚喜事多、返鄉人群密的機會,持續深化移風易俗宣傳教育,大力倡樹文明婚俗。
泰安、濟寧等地組織文明實踐志願者走進農村大集,向群眾普及婚事新辦、勤儉節約等理念。煙台在文明市集上設置移風易俗猜盲盒等互動小游戲,威海開展快板《移風易俗聽我講》、情景劇《這個婚怎麼結》等小戲小劇展演。
讓更多家門口的活動豐富群眾生活
金黃的玉米摞在一起猶如“金山”,棗樹上挂著“小燈籠”……在德州樂陵市丁塢鎮農民畫家們的筆下,一幅幅豐收圖景躍然紙上。國慶假期,丁塢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舉行了“迎國慶話豐收”棗鄉農民畫集中創作活動,現場氣氛熱烈。
丁塢鎮老年大學校長賈西亮說,在文明實踐所,農民畫愛好者有了場地和專業老師,各類文化能人能一起搞創作。
立足特色資源,各地策劃推出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在青島,國際少兒時裝周等42場活動,吸引游客80余萬人次。德州開展小戲小劇國慶七天集中展演等活動3000余場次,“尋味德州”、“糧王”表彰等活動1670余場次。
“同志們,沖啊!”“團長”一聲令下,沖鋒號響起,“戰士”和游客們一起跳出掩體,發起“解放縣城”的最后沖鋒。國慶假期,臨沂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庄村的山東紅嫂家鄉旅游區,推出紅色沉浸式演藝節目《重走支前路》《跟著團長打縣城》,收獲一波熱度。
紅色文旅熱潮在各地涌動。臨沂依托華東野戰軍總部舊址暨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文明實踐基地,組織開展“禮贊祖國 共慶華誕”系列活動。萊陽市組織大學生參觀膠東第一縣委革命歷史文化展覽館,重溫革命火種從無到有、從星火到燎原的奮斗歷程。
家門口的精彩活動源源不斷,得益於近年來全省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的發展壯大。省文明辦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將繼續豐富文明實踐活動內容、創新形式載體,不斷提升志願服務質效,以“文明實踐我行動”為主題,充分利用七大傳統節日和重要時間節點,持續打造更多群眾參與度高、特色鮮明、可持續運轉的文明實踐品牌。“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優質文化直達基層,豐富更多人的生活。”(趙琳 李廣寅 蘇燕 張浩 董鈺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