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記者跟著曲阜社區干部訪民情:社區商業街如何從冷清到熱鬧?
'
回應群眾訴求、主動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難題
社區干部的一天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區是基層自治的基本單元,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基層基礎”,強調“通過社區這個平台,辦好‘一老一小’等民生實事和公共事務,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是中國特色基層治理的顯著優勢,要把這一優勢發揮好”。
社區雖小,連著千家萬戶。社區黨員干部天天同群眾打交道,要及時感知社區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決。民生實事辦得快不快、好不好,群眾滿意不滿意,是檢驗基層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標識。近日,本報記者跟訪社區干部工作的一天,記錄他們如何主動發現需求,把社區工作做到位,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難題。
一條社區商業街從冷清到熱鬧
“社區治理說到底就是人和人、心與心的問題”
本報記者 李 蕊
清晨,和煦的陽光洒向歷經風霜的明故城牆,王長青推著自行車走在街上,熱情地跟商戶們打招呼。
“大姐,早啊!”“大姐,來嘗嘗我蒸的大包子!”“大姐,進來坐坐,拉拉呱。”……
王長青是山東省曲阜市魯城街道闕裡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一輛自行車、一個杯子、一把馬扎、一本《民情日記》,和一張始終和藹可親的笑臉,是她的“標配”,居民們都親切地稱呼她“大姐”。
在轄區22條商業街全部轉一遍,王長青大概要花2個小時。從大成路出發,途經車水馬龍的鼓樓街,穿過明故城牆左轉,一條文化氛圍濃厚的街道映入眼帘。
這條被稱為“誠信一條街”的南馬道,緊貼著城牆根,是年輕人眼中的“網紅打卡地”。然而在兩年前,這裡還少有人來。
“小面鮮生”的店主陳思語曾在法國生活了7年,2022年7月,她回到家鄉,在南馬道開起面館。
“初來乍到,大姐經常來跟我聊天。我覺得街道整體風格過於傳統,如果增加點藝術氛圍,說不定能成為‘網紅街’。”陳思語當時提議,王長青記在了心裡。
王長青逐一征集了15家商戶的意見,對於打造“網紅街”的想法,大家一拍即合。“這條街是‘三孔’景區的配套,又是明故城的延伸,經營者裡年輕人居多,店鋪也都很有特色,確實有潛質。”王長青說。
翻開王長青當時的《民情日記》,議事情況歷歷在目。王長青和社區兩委班子成員邀請魯城街道、綜合執法局、社會信用中心、市場監管局等相關單位前來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共同商議,決定將南馬道升級為商業示范街。
從基礎設施改起,南馬道通車並重新施劃停車位,商戶門前根據統一規劃,擺放符合整體定位的各類景觀飾品,供游客、市民拍照打卡。街道面貌煥然一新,客流量慢慢多了起來。王長青又有了新的想法:“文化生活得跟上!”
根據社區實際和居民訴求,王長青牽頭成立了讀書會,地點選在南馬道咖啡店。咖啡店經營者桂娟愛讀書,她在咖啡店裡專門設計了一面書架,擺放了500多冊各類書籍,還在不斷更新。陳思語和桂娟都是2023年度的闕裡社區“好商家”,她們不僅靠著誠信經營、熱忱服務贏得顧客的認可,還積極參與社區讀書會、運動會等活動。
簡單吃完午飯后,王長青拿出《民情日記》,一邊翻看微信消息,一邊記錄居民、商戶反映的問題和訴求。
為了不漏回每一條信息,她和自己有個“約定”:每天下午1點至2點半,晚上6點半至7點半,這兩個時間段集中處理微信消息。多個置頂的社區工作群,3000多個微信好友……記者通過她的手機,直觀感受到了她的工作常態。
“社區治理說到底就是人和人、心與心的問題。”王長青說。她翻開《民情日記》,有一頁記錄著這麼一句話:“用心做好每件事,用情對待每個人,問題才會迎刃而解。”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10日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