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專題>>紅色印記

紅色印記·其時有我|臨沭朱村:第一碗餃子敬英烈

2024年10月04日11:13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在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朱村,“第一碗餃子敬英烈”的紅色年俗已經賡續了80年,這是朱村家風家訓的傳承,也記載著朱村抗日戰爭史上最難忘的一幕。

朱村抗日戰斗紀念碑。王朔 攝

朱村抗日戰斗紀念碑。王朔 攝

1944年,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由戰略相持、防御階段進入局部反攻階段。1月24日(除夕)凌晨,槍聲驚醒了熟睡中的朱村,日偽軍500余人突然“掃蕩”朱村一帶。

此時,村裡人因過年剛睡下不久。駐守在沭河東岸頂子村的八路軍濱海四團三營八連聽到了槍聲,連長鄢思甲果斷地說:“槍聲就是命令。這一仗打好打壞都得打,我們不能讓老百姓過鬼門關,打完仗再過年。”

說完,連長鄢思甲帶領一個班的戰士,跑步奔向朱村。當八連趕到河邊的時候,隻見鄉親們正挎籃提筐、推車牽驢、扶老攜幼、到處奔跑。見此情景,鄢思甲縱身跳下河去,全連戰士緊跟著也跳進河水裡。他們踏破冰層,忍著刺骨的疼痛,迅速到達河對岸。這時朱村已被敵人佔領了,慘無人道的鬼子兵,正准備放火燒房子。

鄢思甲清楚地知道,多耽擱一分鐘,朱村便會被火焰吞噬,群眾的一切財產都將化為灰燼。他當即決定:指導員帶二排從庄東南打,副連長帶一排從庄東面打,他自己帶三排繞到庄北進攻,對敵實行三面夾擊。鄢思甲的脖子負了傷,隻簡單包扎了一下,又繼續指揮作戰……

下午2點多鐘,滯留在附近曹庄的日軍攜帶鋼炮、重機槍趕來增援,又打煙幕彈掩護,日軍終於丟下11具尸體,拖著30多個傷兵逃跑了。此次戰斗擊斃日偽軍40余人,八連有24位戰士英勇犧牲。

戰斗結束后,村民紛紛挽留八連戰士在村裡過年,連長鄢思甲以另有任務為由,謝絕了村民的盛情。男女老少眼含熱淚把連隊送到河邊。

正月初一一大早,廣大群眾手端著熱氣騰騰的餃子,抱著祭天祭祖用的燒紙,齊聚朱村老林,深切悼念為保衛朱村而犧牲的英雄們。此后朱村人民就形成了一個傳統性的習俗:“過年忘不了鋼八連”,每年的大年初一都到戰斗遺址祭奠英雄們。

鋼八連朱村紀念館館內。王朔 攝

鋼八連朱村紀念館館內。王朔 攝

八路軍鋼八連除夕夜救朱村的故事傳了一代又一代,軍民的魚水深情在沭河岸邊永遠扎下了根。革命戰爭時期,朱村先后有近百人參軍,村民踴躍騰房子、籌軍糧、抬擔架、救傷員,傾其所有,支援前線。2020年,村裡還改造提升了村史館、民俗館、支前館、治淮館等,以更好地保存住紅色記憶、傳承好紅色基因。(王朔)

(責編:賈曉宇、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