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

65年百本日記,從“小家”見“大國”

日記裡的家國故事

2024年10月03日08:58 | 來源:大眾日報
小字號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歌曲《國家》道出了國與家如同根與葉的聯系。

  在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杜堂鎮何庄村,村民何善軍從1959年開始,每天寫日記,65年間寫滿了100本。日記中,他記錄了關系家與國的大事小情,尤其是在國慶等重要的節日,他總會特意記上一筆。“我們這個小家的足跡,既是億萬中國家庭的縮影,也是國家發展的見証。”何善軍說。

  甩開膀子干出好日子

  “今天是國慶節,但魯西南的農村是最繁忙的季節,農民以辛勤的勞動來慶祝這個偉大的節日。”

  1981年10月1日,何善軍在日記中記錄了這樣一段話。彼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已在魯西南農村推開。何善軍一家6口,六七畝責任田,一到秋收秋種時節格外忙碌。

  “忙並快樂著。”何善軍說,農民有了土地,都想甩開膀子干出好日子。

  1962年何善軍從部隊退役返鄉時,魯西南農村生活還比較困難。最困難的時候連分配的地瓜干都是其他地區支援的,農民普遍“吃不飽”。何善軍返鄉后當過一段時間社辦企業廠長、拖拉機站站長,能領點工資,但也要為填飽肚子發愁。隨著孩子們陸續出生,日子過得更緊巴了。

  20世紀70年代末,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改革之風吹到了何庄村。

  “從當前形勢看,包產到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包產到戶后每人都操心,今年凡包產到戶的小麥都獲得了豐收。現在農民又在醞釀,秋種時種多少畝小麥?需要多少肥料?要澆幾遍水?明年能達到多少產量?可見,黨的政策調動起來的農民積極性是無法估量的。”1981年6月5日,何善軍在日記中寫道。

  手中有了糧,也有了活泛錢,1982年,何善軍把祖輩留下的堂屋翻蓋了,土坯房換成了磚瓦房,6口人不用再擠在窄小的老房子裡了。

  閑余時間外出打工的越來越多

  從小處看變化,能切實感覺到社會在前進。何善軍的日記中,記錄了農業機械化在小村的發展歷程。

  “過去收割機收割小麥后,需要把麥粒倒在塑料布上,再用袋子裝好拉回家,之后再晾晒,很費勁。后來有些農用三輪車隨收割機一起到村裡干活,一車隻需幾塊錢,就能把收獲的小麥拉到農戶家裡,大大方便了農民。”何善軍在日記中寫道,后來有了聯合收割機,直接收獲裝袋,省去繁重勞動,也省了打工人回鄉。

  有了機械的助力,上了年紀的何善軍輕快了不少。本村村民用在農業勞動上的時間也大大減少,閑余時間外出打工的越來越多。

  “今天國慶節,人們在多種不同的想法和行動中度過。同村的人冒雨去菏澤買了17馬力拖拉機,還有買旋耕機的。一些村民出去打工掙了些錢,就投資買農機具,想辦法再給別人耕種掙些錢。”在2000年10月1日的日記中,何善軍這樣寫道。

  “當時我就隱約意識到合並地塊規模種植的意義,后來這也在村裡實現了。”何善軍說。

  “以后要在城裡過年了”

  “再過二十年,自己就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回憶這兩個二十年的變化,那將是什麼樣的情況呢?記住這一天,二十年后再看這一天吧。”2001年10月1日,何善軍在日記中寫道,“2001年,國慶節、中秋節雙節趕到一塊。1982年也是雙節同一天,小二十年時間發展變化多大,物質大大豐富,想買什麼就能買什麼。”

  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他,和本村多數村民一樣,很早就把地租給村中大戶。這些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發展特色種養殖、生態休閑農業,吸引附近村民打工增收。中小企業創業園、汽車小鎮等產業也吸引了大批群眾就近工作。

  何善軍有3個孩子在城市裡干包工、在企業工作,1個在家搞養殖。5個孫輩在菏澤市區工作,結婚定居在城市。現在何善軍已有了3個重孫,四世同堂。

  “現在,國慶節成了團圓日,兒孫們都回村看望我們,好不熱鬧。”何善軍說,逢年過節,村裡平常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孩子們也都開車回到村裡,看望老人。一家幾輛小汽車,路上都停不下。

  因兒孫多在城市居住,最近幾年何善軍冬天也搬到城中居住,天暖和了再回來。在日記中,他高興地寫道:“遇到同村人聊天,我告訴他們以后要在城裡過年了。”

  最近這些年10月1日,何善軍都會在電視上觀看國慶慶祝活動。

  “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國家越來越強大了,這讓人激動、興奮。”何善軍說,作為一位八旬老人,親身見証國家和自己的小家一步步發展,越來越好,他很感恩。他將堅持寫日記,記錄下更多國與家的故事。(趙豐)

(責編:賈曉宇、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