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孔子文化節架起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橋梁

2024年09月27日10:06 | 來源:大眾新聞客戶端
小字號

歷史的長河源源流淌,歲月的弦歌從未間斷。

在25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孔子思想歷久彌新。歷經四十年的發展,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已然成為傳承和弘揚孔子思想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成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國際友好合作的重要橋梁,成為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重要平台。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1984年,為適應日漸興起的國際旅游熱的需要,曲阜在當年的孔子誕辰日舉辦了一場“孔子誕辰故裡游”活動,恢復了孔府古樂舞、孔府喜宴、暮鼓晨鐘等多種傳統儀式,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前來游覽。

“當時人山人海,其中還有許多國外友人。活動吸引力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可謂‘一鳴驚人’。”時任曲阜縣政府辦公室主任的步長存記憶猶新。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孔子誕辰故裡游”讓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生命力更加蓬勃。此后,國內外參訪者絡繹不絕。

為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優勢,促進對外開放和旅游事業發展,國家、省、市對“孔子誕辰故裡游”高度重視,不斷豐富拓展活動主題和內容。1989年,經國家旅游局和山東省政府批准,“孔子誕辰故裡游”活動更名為“國際孔子文化節”,1994年,改稱“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

自此,國際孔子文化節規格不斷提升,舉辦的“重量級”文化活動逐年增多。2004年,濟寧市成立節會活動辦公室,專門負責國際孔子文化節的研究策劃和各項工作協調,同年首次舉辦公祭孔子大典,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由政府出面的公祭活動﹔2005年,組織海內外30多家孔廟聯手,成功舉辦了“全球聯合祭孔”﹔2006年,舉行首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頒獎典禮﹔2007年,經文化部、教育部和國家旅游局正式批准,國際孔子文化節升格為國家部委和山東省政府共同主辦的大型節慶活動……

從小范圍、小規模活動開始,國際孔子文化節經過不斷充實、完善、發展、提升,逐步發展為一項融文化交流、學術研討、旅游參訪、經科貿合作於一體的大型國際性文化盛典,在海內外不斷掀起“孔子熱”“儒學熱”,推動了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國際孔子文化節也因此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十大節慶活動”。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曲阜,就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表重要講話。濟寧市牢記殷殷囑托,全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以國際孔子文化節為載體,孕育了一批文化品牌。公祭孔子大典連續舉辦2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連續舉辦18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連續舉辦10屆,這些儒家文化特色活動品牌,成為推動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平台。

——借力孔子文化影響力,承辦了一系列重大活動。“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布活動、中國網絡誠信大會、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國家話劇院“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等一系列重大活動在這裡成功舉辦。

——承擔新時代文化使命,建設了一批重大項目。相繼建成濟寧市文化中心、孔子博物館、尼山聖境、魯源小鎮等一批重大文化工程項目﹔推進黃河、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全力打造明故城、方特復興之路等十大新場景,將全市100家A級景區連點成線、串珠成鏈,形成以文塑旅、文旅融合大格局。

“40年來,孔子文化節使本地城市建設、文化旅游、經濟發展、精神面貌、人文環境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濟寧市文化傳承發展中心副主任趙相恩說。

歷經歲月的洗禮,國際孔子文化節既有著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始終不變的價值追求,又在時代的變遷中煥發著新的魅力。

今年正值孔子誕辰2575周年,是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實行山東曲阜主會場、浙江衢州分會場共祭孔子,開啟新的辦節體制的第一年,節點特殊、意義重大。2024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以“對話孔子 互鑒文明”為主題,將舉辦開幕式暨第十九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頒獎典禮、甲辰年公祭孔子大典、“高山仰止”——新杏壇·大家講、“斯文在茲”——全球文廟書院溯源之旅、“與朋友共”——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系列活動等5項重點活動。同時,聚力提升國際化水平、擴大國際性參與,參與嘉賓范圍不斷擴大,國際性板塊內容豐富。

國際孔子文化節,一直在變﹔國際孔子文化節,始終未變。從小城活動到國際盛會,從面向嘉賓學者到普通大眾,從發展文旅到推進文化“兩創”,其規模、內容、形式一直在發展中變化著。而不變的是賡續中華文脈的初衷,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堅守,是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擔當,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胸懷,是“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期願。(呂光社 張艷)

(責編:公雪、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