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人民日報看山東

人民日報聚焦臨沂市:發展現代物流,沂蒙老區蹚出富民新路

2024年09月14日09:0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發展現代物流,沂蒙老區蹚出富民新路

本報記者 李 波 肖家鑫

“俺給貨車上完‘護照’了,出發!”咸友濤的物流車隊全部駛離山東臨沂現代物流城,8天后,就能到達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

2023年,咸友濤的物流公司通過《國際公路運輸公約》(TIR公約)申請了TIR証書,有了這本“護照”,車隊便可以在國際運輸中全程不倒裝、不卸貨、不開箱查驗。目前,臨沂已有4家企業獲批國際公路運輸資質,開通至吉爾吉斯斯坦、越南等7個國家的國際物流路線。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來到臨沂金蘭物流基地時指出,“物流業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凸顯。要加快物流標准化信息化建設,提高流通效率,推動物流業健康發展。”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地處沂蒙山區的臨沂市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從“外貨不入、土貨不出”到“融通四海、買賣全球”,革命年代的支前“大后方”變身現代物流之都,一條商貿物流的富民新路越蹚越寬。

2014年,在金蘭物流基地務工的咸友濤瞅准了公路與鐵路之間貨物中轉環節的商機,咬牙買下兩輛集裝箱卡車,專門從事物流園區與臨沂北站之間的貨物轉運。不到兩年,咸友濤就成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

2023年,臨沂物流總額達9334億元,是10年前的2.7倍。如今,臨沂3000多條物流線路,通達全國所有港口口岸和縣級以上城市。

“我們乘上了老區發展的東風。”咸友濤感慨之余也一度擔心——物流企業分散在老物流園區內,43個老物流園區又嵌在快速發展的城市中,數以萬計的大貨車穿行市區,效率下降﹔同時,“攬貨、配載、裝車、發運”的傳統物流模式,已無法順應數字經濟發展潮流。

怎麼辦?給物流企業“搬家”!臨沂在蘭山區西部規劃建設了佔地176平方公裡的現代物流城。今年7月,蘭山區1700多家物流企業入駐緊鄰京滬高速的12個新物流園區。

“這不只是空間轉換,更是服務標准的重新定義和升級。”蘭山商城管委會國際陸港建設服務中心主任杜慶明介紹,新的物流園區按照高效率的“倉配一體”模式運營,還建設了標准倉,“這意味著更多大型企業可以把高端訂單放在臨沂進行周轉和集散,將大大提高物流的附加值。”

推進現代物流業進一步發展,臨沂還有更大的藍圖。“臨沂共布局建設海外商城、海外倉31處,持續深化‘市場採購+跨境電商+海外倉’發展路徑,推進商貿物流國際化向縱深發展。”臨沂市委書記任剛表示。

蒙山沂水間的現代物流業故事,還在繼續書寫。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14日 06 版)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