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本網特別關注

“兩河牽手” 協力行 大德之州新潮涌

鄭昕橋
2024年09月13日09:54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從空中俯瞰德州潘庄灌區武庄渡槽,滾滾黃河水通過引黃渡槽流向遠方,而渡槽下,碧綠的徒駭河水靜靜流淌。這樣一座獨特的“水立交”,讓黃色與綠色緊緊相握,塑造出“河上有河”的奇觀,也成為“兩河牽手”工程中的一道靚麗風景。

2023年,德州市搶抓黃河、大運河兩大國家文化公園和山東“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建設機遇,正式實施黃河、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貫通工程,即“兩河牽手”工程。近日,“文化‘兩創’·政協在線”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走進德州,實地採訪報道德州市政協深入挖掘黃河、大運河文化,助力助推“兩河牽手”工程的履職故事。

河與河相牽

“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黃河水立交渡槽文化公園。”臨近午時,在武庄渡槽旁,禹城市交投集團公司董事趙雁飛向記者們介紹,“大家面前的這座渡槽,淨寬18米,長180米,設計流量120立方米/秒,橫斷面面積和流量均為山東省最大。”

當天,採訪團一行從齊河縣的黃河岸邊出發,一路北上,行至武庄渡槽,但見河與河十字交匯,對於“兩河牽手”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

趙雁飛說,武庄渡槽始建於1971年,是“兩河牽手”工程的重要樞紐,黃河水正是流經這座渡槽,才最終實現了與大運河的“牽手”。

實際上,早在20世紀80年代,黃河和大運河在德州就已實現水系相連,但長期以來,兩河的保護利用程度卻並不相同。

為了加強對大運河德州段的保護利用,早在2002年,市政協便組織對漳衛南運河污水治理情況開展視察,此后的2006年至2017年,又圍繞大運河通航、保護與申遺等主題開展了10次視察,掌握了大量一手資料,為全國政協、省政協相關調研協商提供了翔實數據。

2017年,德州市政協圍繞大運河德州段的保護傳承利用工作,召開常委會會議進行專題協商,2018年又圍繞大運河德州段通水復航重大課題進行調研協商。

“應該說,這些年,大運河的保護利用一直是德州市政協協商議政的重點,也是委員們關心關注的熱點。2017年以來,德州市政協共辦理關於大運河保護利用的委員提案30件。”德州市政協副秘書長、研究室主任李志輝說,如劉慶同等5名委員聯名提出提案,建議強化大運河節點規劃、統籌沿線一體化建設﹔還有委員就加強大運河水環境的治理、還原歷史古河的原真性風貌等建言獻策。

德州市政協的履職成果,委員們的真知灼見,得到了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有力推動了相關政策舉措落實落地。大運河德州段的保護利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而這也為最終實現“兩河牽手”打牢了基礎。

“‘兩河牽手’工程北起大運河四女寺水利樞紐,南至黃河齊河潘庄引黃閘,通過潘庄引黃總干渠、馬頰河、沙楊河、減河全線連通黃河、大運河,貫穿德州市域南北,總長度130公裡。”德州市自然資源局黃河大運河連通廊道建設指揮部負責人高永文向記者們介紹,截至2023年底,130公裡路網全線貫通,萬畝廊道植樹全面完成。

從“水通”到“路通”,“兩河牽手”工程初步搭起框架。如今,兩河連通廊道沿線,風景旖旎,鳥語花香,更有步道、景觀小品點綴其間,一幅“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鋪展在人們眼前,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市民和游客前來“打卡”、游玩。

脈與脈相融

暢通水脈、傳承文脈、帶動人脈——“兩河牽手”工程起筆在水,落筆在人,行筆則突出一個“文”字。

“為打造‘兩河文化’集中展示地,我們每個水利工程的規劃方案中都要融入文化元素。”德州市政協委員,市水利事業發展中心正高級工程師馬兆會在座談交流時說。

210米的小王庄橋坐落在馬頰河上,目前正在施工建設。“從去年3月份開始設計,開了十幾次會研究方案,中間幾易其稿,最終於去年7月才定稿,就是為了更好地體現德州文化特色。”馬兆會說。

在德州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王德勝看來,“兩河牽手”不是簡單地連通兩條大河,而是黃河塑造的傳統農耕文化與運河塑造的傳統商貿文化的碰撞融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通過文化‘兩創’,更好推動文旅融合與鄉村振興。”他說。

實際上,對於“兩河文化”特別是大運河文化的挖掘和保護,德州市政協始終在關注、支持、推動。

2019年,民革德州市總支部就挖掘和保護大運河文化遺存“德州窯”址提出提案。相關部門結合提案辦理,勘探確定了“德州窯”址的保護范圍,建立了“德州窯紅綠彩”陶瓷博物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得到明顯加強。

2022年,德州市政協圍繞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情況開展民主監督,進行民主評議,提出了全鏈條打造德州運河文化名片等建議,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2023年,德州市文旅局、市自然資源局結合辦理張彥才、王德勝等委員的提案,集中力量規劃了覆蓋全域、連通周邊的6條文化旅游體驗廊道,構建起全域旅游新格局。

在深入調研、建言助力的同時,德州市政協還充分發揮優勢,挖掘文化內涵。“2007年,我們就征集編印了《運河名城》叢書資料,共計5萬多字。”德州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郭付軍介紹,2017年編印了《記憶大運河》《德州運河文化》《運河文化名鎮·四女寺》等作品,2021年啟動“德州運河文化三部曲”創作編印工作,2023年全部完成,為大運河開發利用保存了基本文化資料。

王德勝表示,圍繞“兩河牽手”工程,德州市縣兩級政協和廣大委員在歷史文脈挖掘和重塑中持續發揮著積極作用。

“黃河文化與大運河文化源出同流、遺產共生、空間交疊。”德州市政協委員,德城區政協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高玉林說,“我們一方面組織文物資源普查,聘請專家挖掘11個村庄的歷史文化,另一方面積極協調推進‘兩河牽手’工程重點項目。”

在大運河文化展示中心建設現場,記者們看到,文博建筑群已初具規模。據了解,項目整體進度已完成50%,主館力爭2025年初建成投用。目前,一條集文旅風景觀光、歷史文化展示、鄉村振興示范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廊道將兩條文化大河連通起來,形成了“水上游、岸上行”的文旅休閑新場景。

“我們將‘兩河牽手’工程融入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成功舉辦了‘兩河牽手’戶外嘉年華活動,共計3萬人參加,120萬人次在線觀看直播,形成了文化氣息濃厚、文娛消費活躍、文創產業興旺的喜人格局。”德州市政協委員、平原縣發展改革局局長鄭則浩說。

心與心相通

對於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大運河文化,委員們一直牽挂於心、落實於行。座談交流時,大家結合自身實際,暢談助力“兩河牽手”、助推文化“兩創”的體會和建議。

“我精心組織參與了‘說說俺們的村史’‘尋美德州’以及‘兩河牽手網紅走單騎’等一系列網絡話題傳播。”德州市政協委員、山東匠派文化傳播公司總經理、大德網融媒體中心主編鄭澤龍說,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體平台,創作並發布了上百條富有文化底蘊的短視頻,同時成功引領了上百人次的網絡大V參與話題討論。令他振奮的是,這些話題在全網的傳播量已接近億次,極大促進了公眾對德州文化的深入了解與廣泛關注。

德城區政協委員、德州朔之鄉文化產業中心總監石萬照積極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進社區、進機關等公益活動,還通過在線視頻為國外大學生講授傳統文化課程。“近五年來,先后走進49所學校,60多個社區、單位,十幾家養老院,公益授課170多場次,為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貢獻了綿薄之力。”她說。

德城區政協委員劉宇是德州窯紅綠彩非遺傳承人。“依托紅綠彩博物館和研學館,今年已接待美國、越南、泰國、斯裡蘭卡等國青年、外國留學生、港澳台學生、省內外中學生等近萬名,通過參觀、體驗形式,讓更多人了解德州文化。”她說。

作為政協委員,劉宇提交了《關於傳承弘揚德州窯紅綠彩文化,推進魅力德城建設》的提案,積極參與“運河文華·界別同心匯”創建工作,團結帶動界別群眾參與非遺的傳承保護。

據了解,“運河文華·界別同心匯”共聯系德州市、區兩級政協委員15人,以主城區街心公園“繁露園”為載體、以大運河文化為依托、以非遺項目為核心、以界別群眾為受眾,廣泛開展聚識活動。

“我們在公園多處醒目位置設置了建言建議互動二維碼,界別群眾和周邊居民可以隨時掃碼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德州市政協委員、市曲藝家協會主席、“運河文華·界別同心匯”牽頭委員劉永濤表示,通過提高聯系界別群眾的廣度和深度,凝聚起推動“兩河牽手”工程的共識與合力。

“兩河牽手”,既是水網的連通、路網的連通,更是文化的連通、民心的連通。馬兆會對記者說,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在前期方案論証過程中會切實考慮群眾需求,哪裡需要建橋,哪裡需要修路,都會征求百姓意見。

在西高寨村潘庄引黃總干渠新溢流堰上,矗立著一座仿清代歇山、懸山組合的明月廊橋。午后,不少周邊居民在此乘涼休閑,談起這座橋,大家都交口稱贊,稱其為“幸福橋”。

平原縣水利局河長制辦公室主任吳衛說,“這座廊橋是‘兩河牽手’工程景觀廊道的一部分,不僅解決了兩岸通行問題,更體現了德州文化特色,受到不少年輕人喜愛,成為新晉的‘網紅橋’。”

游客心中的“網紅橋”,百姓口中的“幸福橋”,標注了“兩河牽手”工程的美好願景,也寄托著政協和委員的共同期望。“‘兩河牽手’惠生態,政協委員齊助力。深入調研獻良策,共護兩河展新姿。”鄭澤龍如是說。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