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印記·其時有我︱烽火海陽:地雷戰鑄就的紅色豐碑
在山東省煙台市的角落,有一片英雄輩出的紅色熱土——海陽市,這裡便是“地雷戰”的故鄉。
地雷戰紀念館內雕塑。人民網 鄭昕橋攝。
自革命烽火燃起之初,海陽便成為中國共產黨活動的早期地點之一。1926年9月,海陽第一個共產黨員孫杰三入黨,革命的種子在海陽西部生根發芽,中共海陽地方組織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逐步發展壯大。
海陽早期黨組織開展活動用過的油燈。人民網 鄭昕橋攝。
從1938年開始,日軍侵入海陽沿海,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面對強敵,海陽人民沒有屈服,而是在中共海陽縣委的領導下,積極開展抗日斗爭。地雷戰,作為一種獨特而有效的游擊戰術,在海陽民兵的手中發揮了巨大的威力。
隨著地雷戰的廣泛開展,民兵運用地雷的實戰經驗也日趨豐富。飽受地雷之苦的敵人為了擺脫挨炸,想方設法破壞地雷。敵變我變,為了沉重打擊侵略者,海陽民兵在上級兵工廠專家和海陽縣武委會的指導下,不斷改進埋雷方法,與敵人斗智斗勇,共研制出“腳踏雷”“絆雷”“子母雷”“天女散花雷”等30多種地雷,出神入化的新戰法炸得敵人寸步難行,真正做到了死雷“活用”,到處“開花”。
地雷戰紀念館內復原海陽民兵就地取材造雷的場景。人民網 鄭昕橋攝。
抗日戰爭時期海陽民兵用過的鐵雷、石雷、布雷用的鼠夾。人民網 鄭昕橋攝。
在抗戰的烽火歲月中,海陽民兵共作戰2000余次,斃傷俘敵1500余名,繳獲各種武器600余件。趙疃、文山后、小灘等村庄更是被譽為膠東特級模范爆炸村,涌現出了趙守福、於化虎、孫玉敏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如今,硝煙已散,地雷戰的精神內核卻永遠閃耀在齊魯大地上。敢於擔當、舍身報國的家國情懷,敢於斗爭、不畏強敵的英雄豪情,敢為人先、大膽創新的聰明智慧,敢於勝利、樂觀自信的堅定信念,作為不可復制的紅色文化資源,已經成為這片紅色熱土上的寶貴精神財富。
“我們依托地雷戰紅色資源,打造了一系列社交品牌,比如有‘紅領巾小小講解員’培訓營,‘我為家鄉代言’大學生志願者培訓營,革命文物映初心,地雷戰紅色故事會等一系列線下線上的社交品牌,引領年輕人走進地雷戰紅色場館,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海陽市地雷戰黨性教育中心主任陳同英表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新征程上,地雷戰紅色基因將激勵著齊魯兒女在不斷前行中踐行初心,在不斷拼搏中勇擔使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