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專題>>紅色印記

故事裡的沂蒙丨生死與共——浴血淵子崖

2024年09月05日09:28 | 來源:齊魯壹點
小字號

淵子崖坐落在沭河東岸,是臨沂市莒南縣板泉鎮的一個村庄。抗日戰爭時期,這裡隸屬於中共山東濱海區抗日根據地沭水縣板泉區。這個村庄西臨沭河敵佔區,以東則是八路軍的抗日活動區域,處於敵我交錯的拉鋸地帶。

1940年1月,八路軍一部來到板泉區一帶開展游擊戰爭。10月,抗大一分校民運工作團二隊20余人進駐淵子崖及其附近村庄發展黨組織,開展抗日救亡活動。他們在淵子崖村發展了十幾名黨員,建立了黨支部,成立了村政權,農救會、婦救會、青年抗日先鋒隊等群眾組織也相繼建立起來,還建立了抗日自衛隊和游擊小組。從此,淵子崖村民在黨組織和抗日民主政權的領導下,把過去打土匪用的生鐵牛、五子炮、大刀、長矛、土槍等集中起來作為武器,同日偽軍展開了英勇的斗爭。

盤踞在沭河西岸的日偽軍對淵子崖村恨之入骨,一直盤算著早日拔掉這顆釘子。1941年12月中旬,在沭河西岸小梁家據點活動的偽軍,給淵子崖村送來一張條子,要村裡上交雞、肉、酒、白面等食品,還要大洋1000塊。村裡收到條子后,毫不客氣地給偽軍寫了回條:“酒、肉、雞、面、錢都准備好了,有本事就來拿吧!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偽軍隊長梁化軒接到回條后惱羞成怒,於12月18日帶領150名偽軍包圍了淵子崖村。面對偽軍的進犯,全村男女老少眾志成城,用土槍土炮將來犯之敵打得抱頭鼠竄、大敗而逃。

敗逃后的偽軍並未就此罷休。12月20日凌晨,梁化軒帶領日軍騎兵、步兵1000余人,攜帶4門大炮,對淵子崖村施行報復。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淵子崖村的群眾不分男女老幼,同仇敵愾,以土槍、土炮、大刀、長矛、鋤頭、菜刀、木棍等為武器,在村長林凡義的帶領下,以圍牆為依托,與敵人展開搏斗,連續打退敵方的6次沖鋒。激戰至午后,敵人集中炮火,將圍牆、炮樓轟倒,大批日偽軍攻進村內。自衛隊員和鄉親們與敵人展開了巷戰肉搏,村民的喊殺聲和敵人的嚎叫聲不絕於耳。戰斗中,村自衛隊隊員林九臣英勇犧牲,他的妻子手拿一把菜刀,仍奮力與敵人搏斗,在砍死一名日軍后被敵人刺死。窮凶極惡的敵人把俘獲的林慶會、林崇洲用繩子捆綁起來,扔進熊熊燃燒著的草垛中活活燒死。兩位烈士犧牲前,在身體劇痛的掙扎中還不斷呼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年逾花甲的林九星老人被敵人抓住,被刺刀穿十幾下,又被扔進糞坑。敵人撤出村子后,林九星老人被村民從尸體堆裡救出來,他躺在村長林凡義懷裡,氣若游絲地從嘴角擠出了最后一句話:“咱沒給淵子崖村丟臉!”

淵子崖村民與敵人激戰之時,八路軍山東縱隊二旅五團的一個連和沭水縣、區一部分武裝聞訊后飛兵救援,傍晚時分抵達村庄外,隨即向敵人發起猛烈攻擊。面對內外夾擊,敵人難以招架,最后不得不撤出村子。增援戰斗中,板泉區委書記劉新一、區長馮干三和40多名八路軍戰士、縣區中隊戰士壯烈犧牲,淵子崖村民以原始的、簡陋的武器同裝備精良的千余日偽軍血戰一整天,打死日軍官兵100余人,自衛團員和群眾147人在搏斗中壯烈犧牲。

淵子崖村自衛戰的英勇事跡傳開后,1942年,濱海專署授予淵子崖村“抗日楷模村”光榮稱號。1944年,濱海專署為了紀念在淵子崖保衛戰中犧牲的烈士,在村北小嶺上,用紫紅色的巨石建成了一座六角七級的紀念塔。塔的背面鐫刻著烈士的英名,塔的兩側是濱海主要領導人和沭水縣參議會的題詞。參議會的題詞是:雲山蒼蒼,沭水泱泱﹔烈士之風,山高水長。

青山無言,英靈長眠。如今,作為當年那場戰斗歷史見証的淵子崖抗日烈士紀念塔仍舊巍然聳立在淵子崖村北的蒼鬆翠柏中,它不僅銘記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誓死抗戰的決心,也記載著抗日根據地黨政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魚水深情。淵子崖保衛戰的故事也將一直流傳下去,激勵后人不斷奮進。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