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人民日報看山東

日照這家鄉村博物館,登上了今天的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李 蕊
2024年08月30日09:3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山東日照趙氏石磨博物館——

330件石磨,展示農耕文化

本報記者 李 蕊

圖為趙氏石磨博物館展廳展示的傳統石磨和石磨文創產品。受訪者供圖

圖為趙氏石磨博物館展廳展示的傳統石磨和石磨文創產品。受訪者供圖

“家家有石磨,村村有石碾。”在吃糧靠磨的年代,石磨是農家不可或缺的家什﹔隨著現代化工具出現,逐漸退出“時代舞台”的石磨,如今在哪裡?

  在山東日照五蓮縣於裡鎮趙家辛庄村,有一座鄉村博物館,在那裡,330件石磨成為展品,展示著悠久的農耕文化。

記  憶

石磨轉動的聲響宛如鄉間小曲

  雨后的山村,空氣裡飄著泥土香。沿著小道往村頭走,遇一院落,古朴而不失庄重﹔抬頭望,門上方,挂一牌匾,上書“趙氏石磨博物館”。

  展廳內,一件件、一排排石磨整齊置於架上,造型各異、大小不一,磨盤側身花紋,或畫紅梅、麥穗,或刻福字、姓氏,有的蒼勁有力,有的細膩入微。

  展廳一角,一組銅色雕塑引人注目,生動還原了推磨場景:父親兩手攥住磨杠,身體微前弓、邁出小碎步﹔母親端著簸箕,揚米去糠﹔及腰高的孩子,手握煤油燈,緊盯磨台。

  “這組雕塑有我童年時的影子。”趙氏石磨博物館館長趙洪祥輕撫磨盤紋絡,兒時記憶歷歷在目。

  五蓮多奇峰,石材資源豐富,與石磨淵源頗深。“我們縣石磨制作匠人輩出,石磨行銷各地。”趙洪祥介紹。

  在沒有現代工具的年代,糧食往往要經過石磨研磨,變成面粉、糝子后才可食用,因此石磨是百姓賴以生存的工具,制作技藝至關重要。

  趙洪祥的手藝歷經家族7代傳承。在趙洪祥看來,兒時記憶裡石磨“吱呀吱呀”轉動的聲響,是最動聽的鄉間小曲。他的祖上是五蓮縣七寶山的一名石匠,擅長刻碑、制石磨,並將技藝傳給后代。

  趙洪祥的父親是家族技藝第六代傳承人。石磨磨糧,費時耗力。以前,父親白天要下地勞動,隻能在晚上點燈推磨。

  “夜裡,磨盤咕嚕地轉著,中間的縫隙‘吐出’白花花的細糧。我在旁邊趴著等,時常聽著聲響、嗅著米香入睡。”趙洪祥回憶,“石磨轉起來,意味著庄稼人的日子有了奔頭。”

辦  館

330件石磨來之不易

  春夏秋冬,寒來暑往。趙洪祥漸漸長大成人,可父親的頭發白了,家裡的磨盤由厚變薄,磨齒變鈍變平,更好用的現代工具出現了,使用石磨的人越來越少了。

  “村裡經常看到被遺棄的石磨,有的當台階、墊井台,令人惋惜。”趙洪祥感到難過,在他看來,石磨不是一件簡單的器具,更是一種文化符號,“它伴隨著我們的祖輩度過了風風雨雨,珍藏著寶貴的農耕記憶。”

  作為家族技藝第七代傳承人,趙洪祥刻苦磨練技藝。2021年,他成為日照的五蓮石磨加工技藝項目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此時,他深感重任在肩:“不但要傳承非遺手藝,也要傳承石磨文化。”

  同年,山東成為全國鄉村博物館的試點省份,鼓勵各地深挖農耕文化、紅色文化、老字號等特色資源,因地制宜推動鄉村博物館建設。“石磨曾陪我們‘同甘共苦’,就算現在沒有了‘用武之地’,也不應該被隨意丟棄。”於是,趙洪祥決定將自家小院改造為博物館。

  在鄉間建博物館,資金有限,怎樣辦出特色?趙洪祥的定位是:不求“高大上”,但求小而精、有“土”味,扎根鄉土、浸潤人心。

  石磨從何而來?帶著辦館的心願,趙洪祥與父親騎車四處尋覓,把散落在鄉間的石磨一件件收集起來。“起初,收集范圍限於本鎮,再到本縣。可我們慢慢發現,收集的石磨種類、花樣單一,材質基本都是本土綠砂岩,花紋、造型也大同小異。”趙洪祥說。

  地域不同,風俗習慣多不相同,石磨風格也就迥異,例如有的地方好刻“福”字,寄托著對美好生活的希望﹔有的地方好刻畫,民間韻味十足。趙洪祥意識到,要想辦好博物館,呈現出不同民俗風情、鄉土味道,必須放遠目光,擴大收集范圍。

  幾年間,趙洪祥的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將一件件被遺忘在角落的石磨“請”進了博物館。“330件石磨來自不同年代,花紋是它們歷經變遷的‘年輪’。”趙洪祥說,“每一件石磨都‘會說話’。年代不同、地域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樣子,講述著不同的故事。在我眼裡,它們都是鄉村文化瑰寶。”

未  來

博物館要有自己的“生長力”

  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展品漸多,參觀的人也多了起來。然而,水電、保潔、維護等可是一筆不小的投入,這些費用全靠趙洪祥個人支出。

  “要想讓鄉村博物館持續辦下去,必須要有自己的‘生長力’,首先要具備‘造血’能力。”趙洪祥說。

  石磨取之於生活,現在能否繼續用之於生活?趙洪祥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

  一塊磨盤,輕則四五十斤,重則近百斤。趙洪祥記得,以前,父親能輕鬆搬起石磨,可上了年紀,就變得吃力了。有一次,父親想抬一塊磨盤時,不小心受了傷,整個指甲都被掀下來了。

  趙洪祥心疼父親,也隨之產生了一個靈感:“當下,國家正提倡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能不能制作文創產品,推出一款輕盈的石磨?”

  在此基礎上,趙洪祥開創趙老漢石磨品牌,保留手工錘鑿等關鍵工藝。近7年間,他獲得52項發明專利,成果轉化為一款輕盈石磨,直徑比巴掌略大,重約5千克,小巧輕便,輕搖手柄,即可磨出鮮香的豆漿﹔產品推向市場,游客參觀時即可選購。

  有了“造血”能力,博物館蓬勃發展。趙洪祥修繕展廳、完善設施,讓參觀效果更佳,同步推動鄉村博物館的內涵建設,著重講述石磨的歷史故事、文化常識、地域特色等。

  午后,展廳迎來一群研學的孩子。僅在書本上見到的老物件,而今就在眼前,他們好奇地在展品前駐足觀看,聆聽解說﹔有時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觸摸著一件件石磨,感受著石磨文化的獨特魅力。

  “博物館成了旅游、研學‘打卡點’,與周邊景點串聯成線,全程集研學游玩、農耕體驗、休閑採摘於一體,讓這條旅游線路更有文化味、鄉土味。”趙洪祥說,“在這裡,農耕文化可見可感,孩子們在觸摸和體驗中感受老一輩的艱苦奮斗,明白糧食來之不易,樹立勤儉節約意識。”

  歲月更迭,石磨是時代變遷的縮影,更是一代代農民奮斗的見証。推磨的年代已成過去,古老的石磨依舊存在,它們靜靜地躺在展架上,等待著前來探尋的人。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30日 11 版)

(責編:賈曉宇、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