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專題>>紅色印記

德州機床廠舊址:運河工業文化發展歷程的見証

2024年08月03日19:19 |
小字號

“德州機床廠舊址”隸屬於山東普利森集團有限公司,位於德州市德城區富源大街1489號,德州普利森高級技工學校院內,東鄰京滬鐵路,西鄰京杭大運河,馬路兩旁就是德州機床廠舊址建筑群的主要建筑物:原德州建華鐵工廠大禮堂(1952年)、原德州建華鐵工廠職工食堂(1957年)以及原德州機床廠辦公樓(1960年),另外還保存有20世紀60年代職工挖造的防空洞和毛主席紀念像等有重要意義的建筑和設施。

圖片1

建成於1960年的原德州機床廠辦公樓

(現為德州普利森機床博物館)

建於1952年的原德州鐵華建工廠大禮堂

建於1957年的原德州建華鐵工廠職工食堂

德州機床廠舊址始建於1951年,時為德州建華鐵工廠。山東普利森集團有限公司(原德州機床廠)前身在抗日戰爭時期為山東抗日根據地北海銀行清河分行印鈔廠修理部,1948年10月建華鐵工廠由東營利津縣遷至當時已解放兩年的德州市,正式落戶德州,這也標志著德州市從此有了自己的現代化企業。

20世紀六十年代末,德州機床廠廣大干部職工開挖了地下防空洞,位於三大建筑之間,南北走向,原挖造共計1.6華裡,現保存下來的有150米,由指揮部、醫療室、槍械室、發電室、救護室等組成,防空洞為磚砌拱券式結構,地面紅磚鋪砌,是那一段“激情燃燒歲月”的美好見証。

20世紀60代挖造的防空洞

為了更好地保護、傳承、利用好國家工業遺產和革命文物資源,2008年山東普利森集團將原德州機床廠辦公樓一樓策劃創建了德州普利森機床博物館,主要由山東普利森集團紅色發展史、世界及中國機床發展史以及機床實物展示等三部分組成。詳細展示了從1940年德州機床廠前身——北海銀行清河分行印鈔廠修理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誕生至今80余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和國內外機床的起源發展歷史。是全市唯一一所反映以民族工業在新舊社會沉浮為主題的革命歷史博物館。

德州普利森機床博物館第一展區按歷史沿革,以詳實的史料和實物展示,展現了山東普利森集團波瀾壯闊的發展歷史,設有“血肉長城”“戰火硝煙”“實業興國”“風起雲涌”和“改革發展”五個系列展廳。第二展區以機床的發展歷程為主線,詳細介紹了世界及中國機床的發展歷史,設有“機床起源”“世界機床發展史”和“中國機床發展史”等系列展廳。第三展區為機床實物展廳,擁有車、銑、刨、鑽、鏜、磨等各類機床實物,可供游客實地參觀、操作,近距離感受削鐵如泥的諸多景觀,普及科普知識。

博物館一角

博物館一角

2020年山東普利森集團對博物館二樓進行了全面擴展,主要展示:解放前德州工業的起源和發展、新中國70年德州工業發展歷程大事記、德州工業職業教育暨德州普利森高級技工學校簡史。依托山東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德州機床廠舊址,全面展示德州運河工業文明的起源、發展的脈搏和軌跡,見証了燦爛的運河工業文明,重點謳歌建國70多年來德州工業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見証一代又一代德州工業人前赴后繼,奮斗不止的腳步。

建國前德州工業發展概述展廳一角

建國70年德州工業發展大事記展廳一角

德州機床廠舊址建筑群經歷了七十多年的風雨變換、見証了新中國成立至今的發展過程,為研究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建筑史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實物資料。它還全面展示了德州市近現代工業特別是機床工業的發展歷史以及發展文化的變遷和文物建筑本身的文化內涵。在一定意義上,它們是德州近現代“歷史記憶的符號”和“文化發展的鏈條”。

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9年德州普利森機床博物館被公示為“德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5年德州機床廠舊址被公示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德州機床廠舊址入選“國家工業遺產”“山東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依托革命文物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場所名單”﹔2021年博物館入榜首批“德州市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和“山東省100家紅色研學基地名單”﹔2022年被公示為“德州市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德州機床廠舊址入選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物局)遴選並推出20條革命文化主題線路﹔2023年博物館被山東省教育廳和山東省文旅廳公布為“山東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專題實踐教學基地”。

圖片2

“德州機床廠舊址”——德州普利森機床博物館自面向全社會免費開放以來,已接待游客數十萬人,十余年來,始終堅持以弘揚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以振興民族工業發展為己任,傳播紅色正能量,賡續紅色血脈,科普文化知識,講好德州工業發展故事,為德州市的工業經濟的發展和文博事業的繁榮做出了積極貢獻。

“德州機床廠舊址”作為國家工業遺產和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很好地契合了以革命文物舊址帶動展覽,以展覽傳承保護革命文物舊址的功能,走出了一條保護利用革命文物建筑獨到的發展之路。

大運河悠悠千載,記述著德州這座古老城市的跌宕起伏。“德州機床廠舊址”作為德州運河工業文化發展歷程的見証者,正以其獨特的發展之路展示古今,貢獻著德州運河工業文化特有的文脈底色和不可磨滅的紅色歷史記憶。(白一峰)

來源:德州市委網信辦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