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鄉村振興的章丘“三章”

2024年07月17日09:11 | 來源:大眾日報 01版
小字號

點上出彩,各級鄉村振興示范樣板村244個﹔線上成景,打造6個示范片區,串聯6條示范線路﹔面上開花,打破行政區劃界限,構建“四區聯動”泉韻章丘發展框架……點線面同步推進,濟南市章丘區打造全域鄉村振興省會樣板的輪廓清晰可見。

作為農業大區,章丘區系統推進鄉村“五個振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努力探索具有章丘特色的全域鄉村振興之路。

產業新章——

近9成村集體收入超50萬元

在章丘區文祖街道水河村,多年前搬到城裡的馮姍姍,去年又搬回了村裡。“村裡環境好了,人氣旺了,機會也多了。”她關掉在城裡開的花店,回村開了家農家樂。“忙時一天40多桌,去年半年營業額有四五十萬元。”馮姍姍說,店裡從附近村雇了4名員工。

曾經,村裡一年到頭見不到外人,年輕人都往外跑﹔如今,每天人來人往,今年以來已有2萬多人次來村裡研學、旅游。這得益於“三變”改革帶來的產業重塑。

水河村曾交通不便、環境閉塞、產業薄弱,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常住人口率不到三分之一。2021年黨組織換屆,1995年出生的馮光祿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成為章丘區最年輕的村支書。借章丘推進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之機,馮光祿帶領村民成立合作社,引進山東舜耕九州農業有限公司,打造紅色研學、勞動實踐、生態旅游三大產業。2023年村集體收入達到65萬元。產業興旺,也帶動了周邊群眾就業增收。

這是章丘區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章丘區委書記馬志勇介紹,章丘區黨建引領“三變”改革,在濟南率先實現村集體收入30萬元以上全覆蓋,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達89.14%,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市率先突破三萬元大關。

人才文章——

鄉村人才總量突破2.5萬

在章丘,鄉村成為新農人們創業的“藍海”。

走進相公庄街道石龍村欣農山谷,仿佛走進了庄園。然而住在這裡的是21萬隻蛋雞。雞舍裡,漸變的燈光模擬出太陽升落,溫度常年在26℃—28℃,剛產的蛋被傳送帶自動送到車間。3棟雞舍,隻需一人管理。

該項目落地4年,已成為濟南市現有養殖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蛋雞養殖項目。

2020年,正創業的淄博小伙張亮考察了許久,來到相公庄后,一個月項目便落地了。“手續是街道辦工作人員幫忙辦的。”張亮說,因基地在山裡,門口原是羊腸小道,區裡還修了1公裡“四好農村路”。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章丘優化招才引才政策,鄉村人才總量突破2.5萬人。為留住人才,章丘區搭建平台載體促進人才立業,構建最優環境實現拴心留人。

為解決項目初期資金問題,2021年,相公庄街道黨工委牽頭成立“欣農山谷”黨建聯合體,吸納6個村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和170戶家庭股金,注入項目。項目擴張也帶來了回報,已帶動村集體和群眾增收100多萬元。

“來之后,發現這裡有很多‘新農人’。”張亮說。如今,章丘區已形成章丘大蔥等“十大特色種植產業”,源虎黑豬等“六大特色養殖產業”,其中都活躍著新農人的身影。章丘打造三澗溪村青年創業黨支部、青石山黨建聯盟等平台,建設青年人才成長示范港、龍山味道眾創空間等,讓組織聯建、人才聯手、資源聯通。“現在大家都熟了,我們幾個新農人正盤算著在濟南開家實體店。”張亮說。

治理有章——

黨建工作區打通治理“梗阻”

環境美了,腰包鼓了,村民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章丘通過提升鄉村治理、培育鄉風文明,為和美鄉村塑形鑄魂。

“大娘,今天有啥需要干的麼?”在官庄街道台頭村景慎花家中,黨員張承和一進門就招呼上了。

台頭村所在的閆滿黨建工作區實施“黨建+微網格”黨員聯戶制度,把轄區9個行政村劃分為185個微網格,黨員和網格員每人聯系10—20戶,並將村民劃分為綠、黃、橙、紅四類,匹配不同服務。

景慎花老兩口年過8旬,作為獨居老人,被標記為“紅色”。這就意味著每天都有人上門看望或電話問候,交水電費、拿藥等瑣事都有人幫忙。

微網格還幫她解決了困擾多年的排水問題。景慎花家因地勢低窪,下大雨經常倒灌。雨季要來,張承和想到了家門口張貼的“您點單 我來辦”二維碼。這是閆滿黨建工作區為解決村民急難愁盼探索的服務新模式。他試著掃碼上傳了問題。

黨建工作區接單后,派人前往查看,並確定解決方案。村兩委發動黨員、網格員、公益崗人員義務出工40余小時解決了問題。

“農村工作末端的‘梗阻’逐步顯現,鎮村兩級‘雙向聯動’不夠順暢。面對新的矛盾和問題,2023年章丘區成立75個黨建工作區,下沉干部1200多人,破解黨建抓不實、治理有空當、服務不精細等問題。一年多來,超8萬名群眾接受過上門服務,化解矛盾240多件,解決問題900多件。”馬志勇介紹。

生活順心了,村民更多地投入到文化生活中。在三澗溪村,就活躍著合唱隊、庄戶劇團、鑼鼓隊、舞蹈隊等諸多隊伍,每月都有大戲上演。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馬志勇說,章丘區全面推進“文明有章”全域實踐行動,打造三澗溪鄉村振興展館、三德范村史館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廣泛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評選活動,持續完善村規民約,深化移風易俗,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申紅 段婷婷)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